APP下载

城市河道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研究

2020-09-16肖凤梅深圳市坪山区住房保障中心

珠江水运 2020年16期
关键词:坪山纵坡干流

肖凤梅 深圳市坪山区住房保障中心

1.对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内涵的认识

城市河道水环境包含如下内容:其一,水体环境;其二,岸坡环境,河道宽度、驳岸建筑、绿色景观;其三,河道周边环境,要考虑到当地的交通、跨河设施,要做好人性化的设计和应用,丰富旅游环境,给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休闲的环境,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水平。

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具备较高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从如下几点出发进行:一是以城市的长远发展战略作为出发点,要符合城市水环境的建设和管理要求;二是要突出城市的特色,要建立更具特色的城市水文化;三是要满足城市发展中的抗洪涝的管理,能够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四是要更好的展现出城市水环境的特色,应该确保水质符合要求;五是要满足个性化发展的要求,能够实现当地的水环境总体改善。进行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使得当前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对于城市的全面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2.工程任务

汤坑水是坪山河的一级支流水系,对于周边区域内4000万居民的(数据是根据坪山河周边村民统计,网上查资料查出来的)用水安全存在直接的影响,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和长远发展。从过去的十几年的发展实际情况分析,城市发展速度非常快,坪山河流域周边的居住人口数量迅猛增长,极大的导致了河流的污染变得更加的严重,人文、地理等方面的影响造成其自净能力无法满足要求,水质严重下降,生态环境质量存在严重的影响,极大的威胁当地人民生命健康,影响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东江水源保护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刻不容缓。该项目通过防洪工程、水质改善工程和河道堤岸复绿工程等三大部分,对汤坑水进行综合整治,确保水清岸绿、生态优美,宜居宜住。

2.1 防洪工程

2.1.1 河道防洪工程

汤坑水是坪山河干流的一级支流。目前汤坑水流域内的主要防洪工程有:

(1)该段河道整治标准为50年一遇,但此段河道整治的时候把河道堤防建设的非常低,要靠建设防洪墙才能基本满足设计防洪标准,而两岸地势又比较高,因此此段河道整治需统一考虑堤顶及巡河路与市政道路的衔接问题。

(2)为有效减轻区域内内涝灾害,坪山新区加大对原村镇区域内涝的工程整治力度,全区共完成排涝工程5项(仅指已完成的项目),通过以对汤坑水河口段整治工程基本解决了锦龙大道下游段城市防洪;新区内涝整治亦解决了汤坑水流域范围城市排涝内涝等问题。

2.1.2 防洪工程整治方案

(1)与干流整治方案的衔接。本工程将拓宽段的干流截污箱涵预先埋设好。根据《市规划国土委坪山管理局关于坪山河流域干流综合整治工程方案设计审批事宜的函》的批复内容,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坪山管理局已同意此分流方案。经过业主单位协调,决定本次汤坑水综合整治工程不拓宽汤坑水河口段河道,只埋设干流截污箱涵。

(2)河道平面布置及堤距选择。汤坑水河口段1.4km河道,现状河道度为 20~30m,纵坡2‰;中上游游段未整治,保持自然形态。本次平面设计基本维持现有的平面,对下游河段,结合干流分洪方案、堤岸覆绿设计、水质改善、生态修复等工程,对河口段局部进行拓宽,并进行岸坡调整。对中上游未整治段,提出防洪达标方案。

(3)河道纵坡设计。根据现状河道存在问题分析以及防洪达标整治和护坡、堤防整治工程方案,在河口段(桩号 0+000~0+410)段河道,须要通过调整河道纵坡来解决干流分洪导致上游顶托影响,其余河段不需要通过纵坡调整解决防洪问题;同时为保留山区雨源性河流河道特征,并且考虑河内水生物种类不同,其生活空间需求亦各异的特点,不改变现状纵坡自上而下逐步减小的特征,基本维持现有河床纵坡不变。

图1 上游生态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区

2.2 水质改善工程

2.2.1 水质改善总体思路

按照流域综合治理、“防洪排涝、水质改善、生态修复”三位一体的原则,加快推进汤坑水治理工程,减少洪涝灾害,控制入河污染,增加城市绿带,提升民生环境。

通过坪山新区支管网改造工程、上洋污水厂配套管网接驳完善工程及城市更新改造项目等,并结合本工程的漏排污水口接驳完善系统建设可以确保汤坑水及坪山河干流旱季水质达标,进而保障深惠两市河流交接断面旱季水质达标。通过雨污分流改造、城市更新改造及解放基流、利用清洁雨水补给河道等,可以较大程度的削减雨季入河污染负荷。同时通过在汤坑水右岸下游的坪山河干流截污箱涵布设截排口,并设置闸门,将汤坑水流域建成区范围内的重污染水截流至坪山河干流截污箱涵排除,进而保障坪山河干流的水体水质,将汤坑水流域生态控制范围内的基流及干净雨水收集入上游湖泊作为旱季河道补水水源。

2.3 河道堤岸覆绿工程

结合坪山新区城市规划总体思路以及坪山河流域概念规划的指导思想,本次对汤坑水综合整治工程在堤岸覆绿设计方面总体考虑,形成“一轴、两带、四区”的河道整体框架。“一轴” 指汤坑河水生态轴,是河道多形态的水流集合体。“两带”指河道两岸滨水生态绿化空间,依据城市建设规划空间的格局,河岸绿化带或宽或窄,一方面能为城市创造更多开放休闲空间,一方面又能满足河道生态廊道联通性。“四区”指河道从上游往下游流经所处城市规划和建设区位,将河道分为四个功能区:生态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区、生态水源净化区、生态植被重塑区、生态护岸修复区。

汤坑水堤岸覆绿设计以人为本,依托坪山新区城市绿地系统脉络,紧扣河道滨水生态主题,从水脉、绿脉、文脉三大脉络挖掘景观因素,以达到城市与河流的共赢,人文与生态的和谐。

水脉:通过对现有水系的梳理和清淤,对驳岸形式的改造,时宽时窄、时缓时急,时而潺潺溪流、时而形成宽阔的湖面,营造多样的水流形态,与周边的沼泽地、浅滩、壅水湖等构成了一条从马峦山至坪山中心的生态自然滨水廊道。

绿脉:河道总体以“绿”为基调,打造整体的绿色廊道。沿河结合周边不同特色营造不同的绿化氛围,并将沿河的植物绿化与周边城市用地、场地内的园路系统、慢步系统结合起来,串联河道周边的公园绿斑、街角绿地,营造出河道绿化层次丰富的滨水绿化空间。

文脉:一个城市,特别是城市中的水系,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外在表现形式,更重要地要体现地方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汤坑水河流域内有大量的客家建筑群,是当地的城市文脉,并将客家的人文文化、习俗文化融入其中,让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传承和延续下去,成为这个时代人们的精神财富,使市民在游玩、娱乐、休闲的同时可以得到精神的陶冶和艺术的升华。

水脉、绿脉、文脉成为汤坑水河的三大设计脉络,通过三大设计脉络将汤坑水河完整地连接着山脉和城区,不论是水系统、绿地系统还是人文系统,汤坑水河都处于坪山新区重要位置并将扮演了不可缺少的角色,成为坪山新区具有特色的重要绿化带。

3.结语

城市河道对于城市生态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而河道治理能够有效的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提升。当前的河道治理工作应该融入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要积极的开展生态修复处理工作,提高河道自净能力,有效的促进河道功能的恢复。进过有效的治理后,能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水平,逐步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坪山纵坡干流
深圳坪山雕塑艺术创意园改造设计
基于交通事故多发位置的区间平均纵坡控制指标研究
松花江干流哈尔滨江段封冻
坪山阳台——深圳坪山河南布净水站上部建筑设计
半柔性复合路面在重交通长大纵坡路段的应用
道路最小设计纵坡探讨
坪山柚复兴指日可待
揭示车路协同矛盾 破解长大纵坡难题
福建:华安举办坪山柚优良单株果实鉴评会
新疆额敏河干流防洪工程施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