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土地集约化发展制约因素及法治措施

2020-09-15张德清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16期
关键词:农村土地制约因素

张德清

摘要    本文阐述了农村土地集约化发展的意义,对制约农村土地集约化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与实现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化发展的法治措施,以期为促进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土地;集约化发展;制约因素;法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6-0261-01

随着现代化建设以及市场变化,农村土地的发展模式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些客观问题的存在对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以及农产品生产都不利,因而应充分做好有关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工作。

1    农村土地集约化发展的意义

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对于提高農民生活质量水平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随着科技手段的提高以及分散化农业生产带来的种种弊端,最终导致农业发展在规模、产量、农产品质量等方面都产生了明显的负面效应。然而,现代化农业生产面临更大的产量和质量压力,各种外来市场的压力不断导致国内分散化的农村土地生产模式不能充分应对国际竞争的高效化以及低成本化[1-2]。同时,随着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分散农业导致农民低收入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务工,导致更多农村土地被闲置,极大地浪费了我国土地资源,长此以往,对我国粮食安全十分不利。通过实行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能够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统筹管理,能够充分借助大型机械等农业生产现代化设备,通过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配合科学的农业管理手段,以最低的农业投入成本获得最大的农业生产回报,充分提高我国农业作物产量,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同时,能够通过统一管理的良好管理模式,充分保障农产品质量,提高我国农产品在世界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提升我国农村土地的生产价值。

2    制约农村土地集约化发展的因素

2.1    土地撂荒严重

随着城市建设对各种人力资源需求量的增加以及较高的薪资待遇吸引力,导致农民放下手中的农业生产工具,投入城市建设发展中,对于城市现代化建设以及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正面的促进作用。随之而来的负面问题就是大量农村土地撂荒,农村土地不能有效发挥出农业生产价值,土地资源无法得到应用。即使没有出现撂荒的地区,其进行粗放化生产的现象也十分严重,土地产能逐年下降。

2.2    土地细碎化

在长期联产承包的发展历史进程中,农民私下的土地交换以及当地土地划分的不合理性,导致农民拥有的土地呈现出细碎化特点,一个农民家庭通常拥有5~6块土地,加上这些土地所处的位置不连续、大小不一,给农民的农业生产造成了诸多不便,不能有效使用现代化设备,使农民付出了较多的劳动力投入,但却不能获取足够的投入回报[3]。

3    促进与实现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化发展的法治措施

针对农村土地分散化的诸多问题,进行农村土体集约化发展成为最迫切的现状改善措施。但是其长期受历史遗留的各种阻碍土体集约化发展因素的干扰,因而应建设科学的法律制度,为土体集约化发展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保障有关的政策和方案能够充分落实,促进农业土地制度的有效完善和发展。

3.1    法律明确化

农村土地集约化发展并不是将农村的土地收归国家所有,农民依然具备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利,通过法律的形式,将这种发展行为明确地表述清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以任何非法的名义侵占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利,能够有效获取农民的支持,从而有利于措施方案的良好实施和开展。比如,为了提高农村土地集约化建设,可能会对部分土地的地貌进行改变,要针对农民土地的侵占行为进行明确的法律规定性补偿,以更加透明化的补偿方案充分保障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4]。同时要保留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如对经营土地的转让、承包、抵押等。

3.2    对于失去农村土地的农民进行合法补偿

在农村土地集约化进程中,必然会使较多的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对于这部分农民,应该进行科学补偿,以完善的法律保障农民能获取良好的生活生存保障。比如,在农民的各个生活领域都应给予充分的法律保障,包括保险、补偿款、住房以及社会各项福利待遇等。

3.3    确立科学的农地集约化经营引导机制

国家在推进农地集约化模式之后,要持续跟进后期经营指导管理,保证农地集约化模式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比如国家可以通过提供必要的技术管理手段指导,保障农民进入高效化、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中[5]。国家财政承担并提供如生态林网、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良种和化肥、防治病虫害、科学管理、农用电网和道路设施等公共产品的职责,再结合一部分农业专业协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程度,通过对这些专业化组织提供资金支持解决公共产品的问题。

4    结语

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能够有效改善目前农村土地经营的诸多不良现状,但是同时也需要注重有关政策的开展方式,充分做好法律层面的保障工作[6-7]。

5    参考文献

[1] 秦剑军.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嬗变[J].经济问题探索,2011(2):24-27.

[2] 道格拉斯·诺斯、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3] 吴太轩.我国农地流转的法律障碍及其对策研究[J].经济法论坛,2012(9):374-382.

[4] 王冬.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的现实困境及其法治进路[J].改革与战略,2013,29(9):46-49.

[5] 谷中山.河南省农村土地集约化发展研究[J].北方经济,2014(6):67-68.

[6] 刘云玲.农村土地走向集约化经营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8(6):11-12.

[7] 王美.关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探讨[J].山西农经,2014(6):64-65.

猜你喜欢

农村土地制约因素
推动我国农村土地开发利用法治化
新形势下农村土地确权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
论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制度设计与实现路径
完善农地“三权分置”办法出台
我国乒乓球运动消费的制约因素探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制约阜阳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