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SCT结合多平面重组技术诊断磨玻璃密度结节样肺癌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2020-09-15贺映波张红菊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17期
关键词:浸润性腺癌良性

贺映波,张红菊

1.陕西省渭南市第一医院影像科,陕西渭南 714000;2.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人民医院CT室,陕西延安 717500

在胸部影像学检查中,部分患者肺窗可见磨玻璃密度结节,主要为肺腺癌、炎性病灶、局灶性纤维化和局部出血引起[1-2]。不同原因所致磨玻璃密度结节的患者治疗方法及预后不同,早期鉴别磨玻璃密度结节病灶对指导临床医生制订治疗方案和评估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3]。随着CT技术的发展,其在临床多种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多层螺旋CT(MSCT),加之各种后处理技术,在肺部疾病诊断中已获得认可[4]。本次研究以7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MSCT结合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在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样的影像学表现,以期为临床诊治磨玻璃密度结节样肺癌和患者预后评估提供指导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4月陕西省渭南市第一医院70例有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样患者的MSCT影像资料,患者中男46例,女24例;年龄40~78岁,平均(60.29±7.45)岁。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MSCT肺窗显示病灶直径均不超过2 cm;(2)MSCT检查显示磨玻璃部分占比超过50%,且在MSCT检查后均进行病理检查;(3)临床资料齐全。排除标准:(1)年龄<18岁;(2)合并急性肺部感染;(3)临床资料不全。

1.3MSCT检测方法 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生产的Light Speed 64层螺旋CT机,患者取平卧位,扫描范围由肺尖至膈顶。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使用自动(智能)管电流调制技术(50~350 mA),噪声指数(NI)设置为23~25,球管转速0.4~0.5 s/r,螺距1.375,层厚/层间距5.0 mm/5.0 mm,视野350~400 mm,矩阵512×512。平扫后行增强扫描,向患者肘静脉以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射碘海醇80 mL,速率为3 mL/s。动脉期扫描延迟时间20 s,静脉期65 s,重建层厚3.8 mm。

1.4图像处理 所获图像使用GE ADW 4.0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划分感兴趣区域(ROI),标准算法,采用MPR后处理技术。将病灶中心作为固定点,绕X、Y、Z轴转动,确认最佳显示层面和方位,对内部情况进行观察,分析ROI,观察病灶大小、形态、类型(单纯性、混合性)、内部(空泡征)、边缘(光整、毛刺、分叶)、周围及邻近组织结构(胸膜凹陷征、血管纠集征)、病灶与支气管的关系。根据相关文献,将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与支气管关系分型[5]:Ⅰ型为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截断支气管;Ⅱ型为支气管进入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后呈锥形狭窄;Ⅲ型为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内走行的支气管管腔通畅;Ⅳ型为支气管紧贴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边缘走行。所有图像分别由2名高年资(从事影像学诊断时间超过10年)、具有丰富肺部疾病诊断经验的放射科医生独立阅片,若结果有分歧则进行讨论,最终以统一意见为准。

2 结 果

2.1病理检查结果 病理学检查显示,浸润性腺癌(包括微浸润腺癌)26例,浸润前病变21例(原位腺癌15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6例),良性病变23例(炎性病灶8例、局灶性纤维化8例、错构瘤2例、局部出血2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肺腺瘤1例)。

2.2浸润性腺癌、浸润前病变和良性病变的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影像学特征比较 MSCT结合MPR技术的影像学结果显示,浸润性腺癌、浸润前病变和良性病变的病灶类型、病灶位置、病灶形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直径、病灶边缘、空泡征、胸膜凹陷征、血管纠集征和支气管类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浸润性腺癌、浸润前病变和良性病变的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影像学特征比较

续表1 浸润性腺癌、浸润前病变和良性病变的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影像学特征比较

2.3MSCT结合MPR技术诊断浸润性腺癌和浸润前病变的准确率 以病理结果为准,MSCT结合MPR技术诊断浸润性腺癌的准确率为96.15%,诊断浸润前病变的准确率为90.48%。

3 讨 论

一般情况下,机体正常吸气、呼气时,经过呼吸肌运动和肺泡壁弹性回缩完成呼吸过程,CT值约为-800 HU。当肺部发生病理改变,如肺泡出血、局灶性炎性浸润、肿瘤浸润,单位像素内气体水平较正常生理状态会明显减少,局部密度增大,进而CT值升高,可见磨玻璃密度结节,即肺局灶性密度增高,但不掩盖经过的支气管血管束[6-7]。磨玻璃密度结节并非是某一种肺部疾病的特异性影像表现,而是多种病变都可出现的影像表现。本研究70例有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样患者中,浸润性腺癌26例,浸润前病变21例,良性病变23例。针对不同性质的病灶,其治疗方法和预后存在差异,因此,区分磨玻璃密度结节病灶性质非常重要。

胸部CT已成为肺部疾病诊断常用影像学方法,相较于单层螺旋CT,MSCT扫描速度更快,可不间断采集投影数据,同时获取多个层面图像数据,且扫描时间较短,密度分辨率高,而且能通过相关技术重建高质量图像,其中MPR技术使用较广[8-9]。MPR是一种基于体素的表面模拟三维重组技术,能够突破扫描角度与体位的限制,通过X、Y、Z轴旋转显示不同平面图像,多方位展示肺部病灶情况,所获信息较常规MSCT扫描更为全面,可指导医生进行临床诊断[10]。本研究结果显示,浸润性腺癌、浸润前病变和良性病变的病灶类型、病灶位置、病灶形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灶直径、病灶边缘、空泡征、胸膜凹陷征、血管纠集征和支气管类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病灶直径、病灶边缘、空泡征、胸膜凹陷征、血管纠集征和支气管类型可作为不同性质磨玻璃密度结节病灶鉴别指标。李红伟等[11]的研究结果也显示,不同性质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病变的MSCT表现存在差异,恶性病灶直径明显大于良性病灶,胸膜凹陷征、血管纠集征发生率也较良性病灶高。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以病理结果为准,MSCT结合MPR技术诊断浸润性腺癌的准确率为96.15%,诊断浸润前病变的准确率为90.48%。朱甲鹤等[12]研究表示,MSCT经MPR技术处理后较常规轴位MSCT对磨玻璃密度结节样肺癌诊断的准确率更高,在空泡征显示方面优势更大。

综上所述,MSCT结合MPR技术能够较好显示不同性质磨玻璃密度结节病灶的影像学表现,在诊断浸润性腺癌、浸润前病变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浸润性腺癌良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益肺解毒方联合顺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影响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观察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小鼠早期肺腺癌模型的建立
结直肠黏膜下浸润性腺癌活检病理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