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到灯塔去》中拉姆齐夫人和莉丽·布里斯库女性形象的对比和联系

2020-09-14赵雪倩

校园英语·月末 2020年6期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联系

【摘要】《到燈塔去》是弗吉尼亚·伍尔夫在1927年发表的一部意识流风格的田园小说。之前的部分女性主义研究将书中的拉姆齐夫人和莉丽·布瑞斯科两个女性形象置于对立面,将莉丽描绘为完全脱离传统女性的新女性形象,而本文通过研究二者的内在关系,试图说明在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中,新女性并非完全颠覆传统女性的形象,而是仍赞赏及保留了传统女性身上的部分特质,并在此基础上追求男性的独立自主。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理想女性;对比;联系

【作者简介】赵雪倩,航天工程大学士官学校。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写作技巧新颖,关心女性地位:她所开创的“意识流”小说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叙述风格;她着重刻画女性的生活和心理世界,鼓励女性追逐自己的真实生活,而不是被男性主宰。《一间自己的屋子》《达洛维夫人》等作品都反映出她对女性地位的思考。本文探讨的《到灯塔去》一书是伍尔夫的代表作,被视为一部自传体小说。伍尔夫出生于1882年,是维多利亚时期一位著名文学家的女儿。她13岁时,母亲去世了,她的父亲也因此一蹶不振,陷入忧郁与自怜。书中的主要人物拉姆齐夫妇的原型就是伍尔夫的父母。本书的情节非常简单,拉姆齐夫妇带着孩子和朋友们去海滨别墅度假,拉姆齐夫人答应小儿子詹姆斯可以去游览灯塔,但由于天气不佳,未能成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家故地重游,詹姆斯终于实现了到灯塔去的愿望。可惜物是人非,此时拉姆齐夫人已经与世长辞。

小说中的故事发生于1910至1920年间,正处于维多利亚时代结束和新时代开始的过渡期。在这一时期,关于女性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的争论不断。传统的中产阶级道德标准将女性视为丈夫的合法财产,要求女性做“家庭天使”(Patmore, 1854),待在家中,承担收拾家务、准备食物以及养育孩子的责任。这样的道德标准剥夺了女性的经济独立,使女性不得不依附男性生存。甚至有大量书籍文献出版,教导女性如何成为“完美妻子”。然而,维多利亚时代后期,女性主义思潮席卷了中产阶级受教育的女性。1857年《家庭事务法》颁布,确立了过错离婚制度,1918年妇女选举权运动,又使英国女性获得选举权,这些都极大提高了妇女地位。部分受教育的知识女性开始质疑之前温顺、柔弱,附属于男性的道德标准,呼吁自我权利。伍尔夫作为当时活跃的女权主义者,甚至声称要“杀死家庭天使”(伍尔夫,1996)。许多之前的研究因此片面地认为,伍尔夫完全反对女性特质,从而将本书中拉姆齐夫人和莉丽·布瑞斯科两个典型女性形象对立进行剖析。然而,本文试图分析莉丽的心理活动,着重描绘拉姆齐夫人和莉丽之间的联系,说明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更倾向于两性间的和谐共处,而莉丽作为雌雄同体的角色,是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最有力的体现。

一、拉姆齐夫人和莉丽·布里斯库的对比

本书中,拉姆齐夫人是典型的“家庭天使”:作为妻子,她将丈夫放在生活的中心,用自己的爱安慰和鼓励丈夫,把丈夫视为“无可比拟的更为重要的一个”;作为母亲,她节俭开支,精打细算,用哲学研究的微薄收入养育和教育8个孩子,孩子们对她满是依恋;作为家庭的女主人,她同情与爱护每一位到访的客人,关心他们的所思所想。总的来说,拉姆齐夫人拥有维多利亚时期典型理想女性的所有特质:注重家庭生活,关爱丈夫,爱护孩子,关心每一个身边人。

而书中作为新女性出现的莉丽·布里斯库,从表面上看,与拉姆齐夫人截然相反:首先,在外貌上,莉丽“有中国人一般的小眼睛,而且满脸皱纹”(p. 15),而拉姆齐夫人“像希腊雕塑一样体态优美、身材挺直,眼珠碧蓝”,“希腊神话中赐人以美丽和欢乐的三位格雷丝女神,似乎在绿草如茵、长满了长春花的园地里携手合作,才塑造出那张脸庞”(p. 26-27)。强烈的外貌对比,直观地将莉丽与温柔美丽的拉姆齐夫人区分开。其次,对于拉姆齐夫人最热衷的婚姻一事,她感到困惑,觉得自己不会结婚。她认为,妇女由于献身丈夫和孩子而没有自我意识,也找不到自我认同,这种“美德”使她们无法追求自由,受到束缚。她害怕结婚。再次,与拉姆齐夫人献身于家庭琐事,乐意成为家庭妇女不同,莉丽有自己的梦想与追求,她渴望成为一位优秀的画家。虽然在维多利亚时期,艺术是由男性主导的,她的画作经常受到塔斯莱先生甚至拉姆齐夫人的嘲笑,但是既然选择了艺术职业,她勇敢地将自己置于强大的男权社会中。最后,与拉姆齐夫人关心他人、悉心照顾身边每一个人不同,莉丽对于与男性交流和照顾他们毫无兴趣,这一点也打破了传统女性柔顺的道德标准要求。拉姆齐夫人一直在给予爱与关怀,将她的同情给每一位人。而在莉丽看来,女性和男性是两个平等的性别,女性没有义务去安抚男性。

二、拉姆齐夫人和莉丽·布里斯库的联系

深入分析莉丽的形象及其心理变化过程可以发现,虽然莉丽看出了拉姆齐夫人在婚姻、自身追求等方面的局限性,但是莉丽并不完全反对拉姆齐夫人身上某些传统女性特质,甚至逐步将这些特质融入自己身上。首先,莉丽一直对拉姆齐夫人怀有崇敬和喜爱的心情,欣赏她对每个人以礼相待、与他人亲密无间的感情,认为“知识和智慧就埋藏在拉姆齐夫人心中”,觉得拉姆齐夫人“把一切事情都由矛盾复杂转化为单纯和谐;她使愤怒、烦躁的心情焕然冰释”,并且愿意为了拉姆齐夫人转变自己的许多非传统女性的行为。例如,晚餐桌上,看出了拉姆齐夫人向她求助的眼神,莉丽虽然想试验一下对塔斯莱先生不客气会产生什么后果,但是也转而匆忙而客气地为塔斯莱先生解了围。最后,虽然拉姆齐夫人病逝了,但是莉丽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她悉心照顾他人的女性特质。莉丽曾自我嘲讽道“我可不是个女人,我不过是个暴躁易怒、干巴巴的老处女罢了”,然而虽然她没能像传统女性一样用温柔的话语来安慰男性,但是她找到了自己的方式。在第三部中,虽然没有拉姆齐夫人在身边引导,但她用“皮鞋”这一话题成功转移了拉姆齐先生的注意力,驱除了他的阴霾。最后,在最重要的绘画问题上,虽然拉姆齐夫人瞧不起莉丽的画作,但是在拉姆齐夫人逝世后,莉丽通过安慰塔斯莱先生和拉姆齐先生,通过对拉姆齐夫人的回忆,渐渐理解拉姆齐夫人在生活中创造“友谊、信任和团结”的女性艺术,通过回忆拉姆齐夫人的精神世界,将男性特质与女性特质合为一体,才得以成功找到自我认同和艺术的真正价值,最后达到了自我成就。

三、结语

伍尔夫认为:“任何纯粹的、单一的男性或女性都是致命的;你必须成为男性化的女人或女性化的男人。……任何创造性行为,都必须有男性与女性之间心灵的某种协同。”虽然说“要杀死家中天使”,然而莉丽由开始时单一的男性特质,到最终理解并接受拉姆齐夫人的传统女性特质,将二者合二为一,最终达到了自我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弗吉尼亚·伍尔夫,贾辉丰译.一间自己的房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弗吉尼亚·伍尔夫,翟世镜译.到灯塔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9.

[3]Patmore, Coventry Kelsey Dighton[J]. The Angel in the House. Project Gutenberg, 2011.

[4]Virginia Woolf, Gilbert, Sandra and Susan Gubar, The Professions of Women. Norton Anthology of Literature by Women[M]. W. W. Norton & Company, 1996.

[5]Virginia Woolf, To the Lighthouse (1927), introduction and notes by Nicola Bradbury, Wordsworth Classics[J]. 1994.

[6]Zeng Yan. New Women and Ideal Women: A Brief Interpretation of Feminism in To the Lighthouse[J]. CNKI, 2012.

猜你喜欢

弗吉尼亚伍尔夫联系
美国“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
To the Light House—A Journey of Life from Moments to Eternity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美国海军第13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提前交付
与伍尔夫相遇
弗吉尼亚就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