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摊经济:宁波如何规范发展

2020-09-14江怡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20年9期
关键词:宁波经济发展

■本刊特约撰稿人 江怡

宁波港港通天下,民营企业誉响中外。千百年来,宁波商贸流通业活跃,广大的个体工商业者依托襟江连海的优势,以港口为要素集散地,从摆地摊开始,从贩卖鱼盐起步,逐渐把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发展壮大,使宁波港和民营经济已然成为宁波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两大“名片”。

地摊经济是摆摊者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的一种经济形式。虽历来是非正规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地摊经济迎合了低收入群体的就业需要和普通市民的消费需求,能够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可以成为当前宁波经济复苏的新动力之一。

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已成定局,经济全球化正遭遇逆流,其对宁波实现充分就业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因此,在后疫情时期,宁波发展地摊经济,有利于实现充分就业,有利于推动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

地摊经济的特点与作用

地摊经济具有创业门槛低、失败风险低、商品价格低的特点,可拓宽就业渠道,使作为弱势群体的小摊贩以极低的成本维持生存。同时,能够满足普通百姓的生活需要,促进消费。摆地摊门槛低、资金流动性强、回款快,拓宽了弱势群体的生存之路,对城市低收入者、有稳定职业而欲做兼职者有着较强的吸引力。

地摊经济是自发的市场行为,特别在“后疫情+后城市化”时代,它构建起了一个底层社会生活生存的空间闭环,本质上属于“穷人生意”,其商业行为显现出“后城市化”的多功能性。虽然地摊货仅限于个人用品、家庭用品、早晚餐饮服务和农副产品等较窄的领域,但使市民生活便利化,提升了民生福祉。在后疫情时期,农民进城售卖应季果蔬,摆摊者进行理发、补鞋等城市基本服务业,做的是小本生意,但聚集的是城市生气。

党中央非常重视就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实施就业优先的政策。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重申“六稳”的同时,提出“六保”目标,将稳就业排在“六稳”和“六保”首位,由此凸显后疫情时期民生第一的重要性。李克强总理指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因此,发展地摊经济有利于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经济增长,在后疫情时期已经成为当下城市就业新形态,其作用不容忽视。

事实上,地摊更是现在很多商界领袖事业开始的地方、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他们靠地摊生意赚得人生第一桶金,后来经过奋力拼搏而成为商界翘楚,其发展成就很好地诠释了地摊经济对个人追逐资本、不断增加社会财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部分城市发展地摊经济的相关政策及效果

截止目前为止,全国至少有27 个地方明确鼓励发展地摊经济。其中,上海允许店外摆摊,而以成都为代表的部分城市全面放开发展地摊经济。据网络资讯,省内杭州目前正在积极谋划并即将出台放开发展地摊经济的相应政策。

部分城市发展地摊经济成效较为明显。以成都市为例。截至5月28日,成都市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2230个,允许临时越门经营点位17147 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20130 个,增加就业人数10 万人以上,中心城区餐饮店铺复工率超过98%,成都在全国城市中率先放宽占道经营管制,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十多万人通过地摊经济实现了就业,成为获得可支配收入、提振消费的一大增量。

国外一些城市发展地摊经济的做法

也值得借鉴。英国是西方发达国家之一,集市众多。根据英国市场管理局全国协会(NABMA)、英国市场交易商联合会(NMTF)等组织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仅是伦敦就约有280 个市集,这些市集提供了13250 个就业岗位,为伦敦经济贡献了2.476 亿英镑,占比伦敦零售业的1.3%。伦敦的地摊不仅体量大而且历史悠久,其中最为知名的之一Borough Market 诞生于11世纪初,有超过1000年的历史。去年,伦敦还成功举办“全球地摊大会”——第十届国际公共市集会议,向世界展示了城市市集的巨大潜力。在后疫情时期,英国政府更是放出大招,计划改建商圈、封锁道路,鼓励扩建街头地摊经济。

表1:部分摆过地摊的商界领袖

表2:国内部分城市放开发展地摊经济的相关政策举措

宁波地摊经济如何规范发展

宁波发展地摊经济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发展地摊经济历史悠久。远至春秋时期,宁波的先民们在古鄮县(今鄞州)摆地摊售卖鱼盐,当时咸祥、大嵩一带的象山湾北岸是近海贸易中心。广大个体摆摊者作为经济社会最有活力的细胞组织之一,极具开拓精神,他们是宁波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千百年来,宁波商贸流通业活跃,重商文化基因一直在传承。唐宋时期,三江帆樯云集,六岸店铺林立,沿街摊贩叫卖之声喧嚣天外。明清时期心学大师王阳明提出“工以利器、商以通货”的思想,成为个体民营商人知行合一的价值取向,使宁波从一个边陲商埠、明末后兴起延至民国而成为今天的港航物流与枢纽中心与国际化港城,其营商之风延续至今。

在后疫情时期,宁波发展地摊经济能够进一步形成促进充分就业的合力,既彰显宁波的现代商业文明和时尚潮流,又能对实现充分就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宁波要推动地摊经济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关键在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如何采取切实有效且灵活的管理措施来进行规范地摊。

一要制定相关政策。面对经济生活中的“风口”现实,结合宁波实际,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和群众购物消费需求,及时制订出台关于全面放开发展地摊经济促进宁波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在《关于开展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城市创建工作的通知》的基础上,将夜间经济与地摊经济的实施政策合并,通过日间地摊和夜间消费的有机结合,使地摊形态的日市和夜市充满市井的韵味而使人流连忘返。

二要加强组织协调。建议由政府统一协调,市本级和各县(市)区的两级发改、经信、城管、公安交警、城市交通、市政园林、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要根据实际需要提供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商贸整体服务功能,便利摆摊者和消费者,让“市场的选择”能够满足人们旺盛的购物和消费需求,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加快推进宁波创建国际消费城市的步伐。

三要优化空间布局。以服务民生、惠及民生、扩大消费为导向,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通过择优选择,打造特色化区域的地摊商业街区。要充分利用宁波老外滩、城隍庙、天一广场等都市生活的公共空间,以及达蓬山、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溪口景区、达人村夜市、象山大目湾的海水乐园、杭州湾的海皮岛、罗蒙环球乐园、江北达人村等休闲游乐场地,划出特定空间,准许摆摊经营;要在人口居住集中的社区路口、或者城区人口密集且商业店铺集中的地方设置若干个临时市场,以搞活流通,释放个体经济的活力,促进民众实现充分就业和消费,推动宁波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四要强化城市管理。城市管理首先要更新发展思维,转变管理职能,使其体现“三个更加”,即更加顺应生活、更加人性化、更加服务于经济增长。因此,应从长远的角度,破除放开地摊经济与宁波国际化大都市景观相悖,摆地摊有碍观瞻、噪声扰民、占道经营、影响交通、垃圾满地、污水横流、不好管理等偏见,放松不等于放任,城管部门要在促就业、拓岗位的基础上加强管理,以“人情味”和“烟火味”相伴,增加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五要优化营商环境。发展地摊经济是政府提升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需要政府交替使用“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释放改革红利,放松管制,促就业、拓岗位,着力培育经济新增长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不断构建规划合理、设施完善、业态多元、管理规范的地摊经济发展新格局,使宁波经济发展形式展现结构性、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特点。

发展地摊经济,让小贩选择街边摆摊,就是激发民间创造活力,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把民众的重商积极性更大地释放出来。同时,在年青一代人身上唤醒勤奋、坚韧的“宁波帮”精神,展现宁波自古至今开发开放、勤奋有为、勇往直前的海洋文化特质,使“宁波帮”精神能够代代相传,为宁波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提供精神支撑。■

猜你喜欢

宁波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