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说发行方式的变迁(上)

2020-09-12韩小凌

综艺报 2020年16期
关键词:制片厂拷贝国产片

韩小凌

任何一种发行方式的产生和应用,都有其原因和目的,不能简单定性。

8月14日,管虎导演的《八佰》开始点映,令疫情之后许久没进电影院的观众不禁想要一探究竟。同时,《八佰》在部分影院实行买断发行的方式,引起争议。我不禁回忆起在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发行专业就读期间,学习计划经济时期的发行方式;以及毕业后进入中影发行公司,亲历发行方式的演进过程。任何一种发行方式的产生和应用,都有其原因和目的,不能简单定性。

一、单拷贝发行——计划经济时期国产片发行方式

文革结束后,中国电影从八部样板戏逐步走向创作的多样化,當时的发行结算方式是单拷贝定价——在1993年之前相当长的时间里,一个拷贝定价10500元。这并非只是拷贝的洗印制作费,而是含有一定的版权费。一部电影被订购的拷贝数量越大,意味着制片厂收入越高。因此,历次订购拷贝数量多的省份,如江苏、山东等,被各制片厂视为“金主”,礼遇有加。

与这种定价方式配套的是计划经济式的统购统销,结算不能签约即付,制片厂的片款收入先由中影公司垫付,再按实际订购量结算。当时,中影公司每部影片垫付一百万元;换言之,如果一部影片订购的拷贝少于95个,需退款给中影。这种奇特的三角利益关系,也为后来的款项拖欠埋下了隐患,进而萌发变革的种子。

现在观众习以为常的引进大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变革之举。中影一方面同意国营制片厂出品的电影,由各厂自办发行;一方面着手引进海外电影发行;同时清理之前的三角债难题。

二、地区版权卖断——分账发行之前的进口片发行

计划经济时期,中影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进口影片的引进译制和发行。《望乡》《生死恋》《佐罗》等是那一时期的代表作。由于当时购买进口片版权的资金有限,引进的进口影片总体较旧、价格低,当年的新片大片几乎不可能被引进。不过,刚刚能看到进口影片的中国观众,仍然对这些影片喜爱有加,大家往往看一遍还不够,会收听广播电台播放的“电影录音剪辑”,甚至阅读小人书。

经过翻译配音,这些影片通过各省公司订购的方式,进行区域发行。和国产片发行不同,中影和各省公司之间,有一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地区版权价格。具体拷贝数由各省自行申报,并支付拷贝洗印费。

2000年之前,这种方式是进口片发行的主要方式之一。一年四次的看片会,对影片版权价格的商议成为矛盾集中点,卖方不想降价、买方千方百计压价的情景,一年上演四轮,一演多年。

上述两种发行方式应用了较长一段时间,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比如单拷贝销售方式的前提,是计划经济模式下全国统购包销,单拷贝的一刀切定价方式,是基于片方的成本核算,更多强调胶片拷贝的物理存在和使用价值,忽略了影片内容差异性的特质。当然,由于各地经济差异、欣赏习惯差异等,拷贝数量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市场的选择。但胶片拷贝存在跑片、物流等难题,同一个拷贝产出的价值差距极大,比如在上海,可能由3家影院公用、一天排片18场;在内陆地广人稀的省份,可能先在省会城市放一周、一天4场,再耗时3—5天运输至二轮地区……这两种发行方式还有一个共同的风险,预定拷贝数量由电影公司的看片代表决定,存在个人误判的可能,或导致成本浪费,或供应不足、错失良机。

上述发行方式都以区域版权为基础,任何超出行政区划地域的放映,都会构成侵权。围绕这一问题的清查和处置,也成为发行公司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题。

猜你喜欢

制片厂拷贝国产片
调查
《我为歌狂》将拍真人版电视剧
文化拷贝应该如何“拷”
调查
落寞或重生
国产电影能否突围?
影子与我
2013年前三季度国产片票房增九成 西游登榜首
漫话拷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