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艺分级在打叶复烤企业均质化加工中的应用

2020-09-11丁俊芬盖小雷

云南科技管理 2020年4期
关键词:成品产地烟叶

丁俊芬,盖小雷

(云南省烟草烟叶公司,云南 昆明 650214)

0 引言

打叶复烤企业是烟草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是工商联结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卷烟工业企业的预备环节[1-2]。卷烟工业对打叶复烤产品,提出了均质稳定的质量要求。国家烟草专卖局在2016 颁布的《卷烟工艺规范》中,新增打叶复烤章节,这是国家烟草局首次面对新增打叶复烤提出“三化一保”( 即模块化、均质化、纯净化与保香) 的工艺要求。同年国家烟草局对打叶复烤加工的成品烟碱变异系数和水分变异系数两项关键指标提出更高的要求[3]。同时将打叶复烤的地位提升到新的位置。

为积极推进均质化复烤加工,云南省烟草烟叶公司提出了工艺分级的烟叶分选新模式。文章就工艺分级在复烤企业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阐述,为复烤企业的烟叶分选工作提供一条新思路。

1 工艺分级的提出

复烤企业是烟叶原料的加工单位,但是由于区域、等级、部位及烟叶的质量档次不同,导致了烟叶原料的内在质量和感官品质普遍存在差异[4]。烟叶分选作为打叶复烤企业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做实配方打叶前的烟叶挑选工作,其目的就是要把不同类型,不稳定的各种烟叶,通过统一的整体质量标准来重新归类、整理,剔出一切影响烟叶稳定性因素,达到统一外观,进而统一内在化学成分。最终实现通过分选后的烟叶,一是进一步提高选后烟叶纯度,保证配方需求,确保配打模块年度间质量相对稳定;二是缓解上等烟叶需求量和农业产出量不匹配的结构矛盾,提高原料利用率,拓宽原料使用范围。

调入云南省烟草烟叶公司的原料具有产地多、类型多、等级结构复杂等特点。由于烟叶属于农副产品,受气候、产情、收购计划等烟叶质量之外的因素影响,造成了每个产区的烟叶质量的不稳定。如同一批次或不同批次之间烟叶质量均匀性差,收购前期和后期质量均匀性和稳定性差等现象。

为解决原料混级、混杂以及分选后原料均匀性、稳定性差的情况,云南省烟草烟叶公司提出了“工艺分级”的烟叶分选新模式。工艺分级是在国标的基础上再结合颜色,部位,化学指标,类型,成熟度,可用性等因素再进行划分。早在2010 年试行过,但由于当时的种种原因,没能将它推行下去。2019年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作为“配方打叶标志性企业”的分选环节,重新把工艺分级提上日程。工艺分级的实施对烟叶分选来讲是挑选模式的升级,它要求将原料进一步分精、分细,进一步提高分选后烟叶等级纯度、对样合格率。

2 工艺分级的应用

2.1 代码的确立

一套稳定的内部分级系统是分级质量的保障,稳定的分级质量是实现打叶复烤均质化加工的基础。首先是代码的引用,根据配方需求,结合烟叶产地实际情况和特殊需求,以及充分提高烟叶可用率,采用新代码。新代码摒弃了原来用“产地+等级”的字母代码,采用香型风格、风格显著性、地区、外观质量、颜色及使用质量组成字母+数字的全新6 位代码。

2.1.1 产地

目前,云南省烟草烟叶公司的原料来自昆明、玉溪等13 个地区(迪庆、怒江、版纳等地区暂无原料使用),其中曲靖地区又分为9 个产地,一共21个产地的烟叶原料。各个产地的地区标识由不同英文字母表示。云南省烟草烟叶公司原料地区分布如下图1 所示。

图1 云南省烟草烟叶公司原料产地

2.1.2 香型风格及风格显著性

根据云南省各个州、市气候及土壤条件的不同,将生产出的烟叶在烟质特性上的不同分为清甜香(T)、清雅香(Y)、清浓香(N)、非清香(F)4 种香型风格。并且根据各个产地烟叶香型风格的显著性划分不同的等级。云南省各个烟叶产地香型风格及其风格显著性见表1.

表1 云南省各个烟叶产地香型风格及其风格显著性

2.1.3 外观质量

烟叶的外观质量,主要包括颜色、部位、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油分、色度、长度、宽度、残伤和破损等。根据烟叶的外观质量确定烟叶的等级,将烟叶等级用固定的英文字母表示。

2.1.4 颜色

烤后烟叶颜色是评价烟叶外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烟叶的内在质量。工艺分级在国标颜色的基础上对颜色进行了细化,根据云南省各个地区的烟叶特征,滇北地区包括曲靖、昆明、大理北部的一些区域、昭通、丽江较高海拔区域,烟叶颜色相对偏浅。滇东南地区包括红河、文山中北部、曲靖东南的部分区域,烟叶颜色稍深,有的略带红色。滇南地区包括普洱、临沧、文山南部、保山南部,烟叶颜色偏深。为提高分选后烟叶外观质量的一致性,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工艺分级将橘色分为深橘色(E)、橘色(F)和浅橘色(O),避免了不同地区分选出的相同颜色的烟叶存在较大色差的情况。

2.1.5 使用质量

随着国内外烟草市场的变化和低焦油卷烟的发展,工业上需求量大的上等烟、中等烟供不应求,而下底等烟叶、上部可用性差的烟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卷烟质量的稳定[5]。为提高烟叶原料的可用性,在工艺分级过程中,下部烟里根据油分、身份等质量符合中部烟质量特征的,尼古丁含量>2%的烟叶分选出来,用D 标识,正常中部烟叶用Z 标识,以及上部烟里油分、身份等质量符合中部烟质量特征,尼古丁含量<3%的烟叶分选出来,用U 标识。在配方模块中,根据配方的需求以及原料的状况,合理的掺配使用,以此提高配方模块内在质量的稳定性。

新代码的应用,从分选环节就把分选后的烟叶质量进行细分,代码的不同,可以将分选后的烟叶清楚的分开,实现了外观质量的一致性,为配方打叶均质化加工提供了原料支撑。

2.2 工艺分级的实施

2019 烤季,工艺分级在烟叶分选中正式使用,分选前制作工艺分级生产样品,统一眼光,避免加工过程中无法控制。生产中依据“对样分选、对样验收”的原则,结合颜色,部位,成熟度等因素来进行外观质量判定。为保障机台分选烟叶的延续性及持续性,接到企管科下达的投料计划。先看地区,尽量安排同一机台分选同一地区的烟叶,从而稳定挑选眼光,确保分选后烟叶质量的稳定。在挑选过程中必须做到全程监控、定时抽检,实时参照生产样品标准,进行烟叶质量及非烟物质的管控。根据抽查结果,对照框样灵活调整挑选等级质量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目的性的挑选分类,确保产出符合生产加工配方原料。

2.3 工艺分级的效果

2.3.1 选后烟叶质量

2019 烤季工艺分级实施后,与2018 烤季相比,选后烟叶整个烤季平均对样合格率由84.46%提高到85.81%,选后烟叶烤季平均综合纯度由96.14%提高到98.4%,2019 烤季每月的选后烟叶平均对样合格率和平均综合纯度都有提升。通过工艺分级对产出等级进行细化,烟叶分选更加精细,使选后烟叶在外观质量的均匀性上进一步提高。2018 烤季-2019 烤季每月选后烟叶平均对样合格率和平均综合纯度如图2、图3 所示。

图2 2018烤季-2019烤季选后烟叶对样合格率对比

图3 2018烤季-2019烤季选后烟叶综合纯度对比

2.3.2 成品片烟质量

为研究工艺分级对打叶复烤后成品片烟质量的影响,我们对烟叶复烤加工均质化控制的成品片烟烟碱变异系数和水分变异系数两项关键指标进行了分析。2019 烤季工艺分级实施后,与2018 烤季相比,整个烤季成品片烟的平均水分变异系数由2.27%下降到2%,成品片烟的烟碱变异系数由3.51%下降到3.24%。工艺分级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分变异系数和烟碱变异系数,提高了成品片烟质量的稳定性。2018-2019 烤季每月成品片烟平均水分变异系数和平均烟碱变异系数如图4、图5 所示。

图4 2018烤季-2019烤季每月成品片烟平均水分变异系数对比

图5 2018烤季-2019烤季每月成品片烟平均烟碱变异系数对比

3 工艺分级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卷烟市场的发展,行业卷烟上水平的推进,卷烟品牌结构得到大幅度提升,工业企业对烟叶原料质量要求越来越高[6],这对复烤企业的生产加工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艺分级的提出为复烤企业烟叶分选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不仅提高了选后烟叶的综合纯度,保障了烟叶原料的稳定性和均衡性。同时提高了原料的使用效率,也进一步满足了品牌发展对原料精细化的需求。可见打叶复烤加工前工艺分级进行分选,在稳定卷烟产品质量方面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成品产地烟叶
关于新形势下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警惕“洗产地”暗礁
食物离产地越远越好
测定不同产地宽筋藤中5种重金属
烟叶主要真菌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2017年1—4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
2017年1—3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
2017年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2017年1—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RP-HPLC法同时测定7个产地天麻中5种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