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字辈——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020-09-10吴春莲

阅读时代 2020年10期
关键词:辈分朱元璋家族

吴春莲

说起我们中国人起名,就不得不提其中的辈分。为了突出尊卑有序、长幼有别,更好地传承和区分同宗族之间的世系次第,古人发明了以“姓+族辈+名”为主的家族式起名方式。

最早使用这种起名方式的,大概是明太祖朱元璋。因为在家排名老八,所以他原本叫朱重八。那为什么改名朱元璋了呢?其实他是个很有理想、有个性的人,他认为朱重八这名字不好听,俗!于是改成朱元璋。这名字有深意,意为诛灭元廷。后来朱元璋不负众望,果然赶走了蒙古人。

当上皇帝后,朱元璋觉得世世代代都該有个好名字,于是发明了影响几百年的取名方法。他规定后代名取两个字,第一个字是辈分,第二个字可以较为随意。如果把姓放在前面的话,相当于中间那个字是辈分,这样以后大家的辈分就有规律可循了。

朱元璋特意为后人列举一列辈字:“允文遵祖训,饮武大君胜……”。朱允炆就是“允”字辈的,可惜他那强势的叔叔篡了位。

朱棣也为后代列举出一列辈字:“高瞻祁见,厚载翊常由……”。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等人就是按这列辈字起名字的。

这样做显然是有好处的。大家的名字有区别了:儿子不可能与爹同名,几代后的某个孙子不会与爷爷或者爷爷的爷爷重名。后人一提起名字就知道这个人是哪一代的。这种方法一直影响至今,可见朱元璋的这套发明影响深远,堪称“第五大发明”!

那么,具体的,古人是如何给自己家族取辈分的呢?

辈分,作为族谱上的约定俗成,有史以来不可轻改。归结起来大致有五种:

第一种辈分可以看作是家训,由本族中德高望重的人撰写,用来勉励后辈德行,比如使用忠、孝、礼、义、信、仁等。从字面也能看出是希望家族后世能够言行一致,行君子之道。一般古代官宦世家钟意用这种取辈分方式。

第二种是对家族万事昌隆,传承不衰的一种希望。这种取辈分的方式非常普遍,毕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家族香火旺盛。这类辈分会用:永、传、昌、盛、兴、延、继、承等。祖上是书香门第的大多会采用此种辈分。

第三种辈分取法多使用代表美好长寿、吉祥富贵含义的词语。比如:福、禄、寿、吉、祥、庆、贤等。祖辈经商的家族大多会采用这种取辈分方式。

第四种用的多是一些感恩先祖和歌颂皇恩浩荡的字。比如:泽、祖、显、荣、恩、锡、启、先等。这种取法大多是祖上对国家有功被封赏,或是对本朝有重大贡献的家族。

第五种是很多文人墨客爱用的辈分,希望子孙后代能够饱读诗书,才华横溢。有的会写成对联或诗词,又或者吉祥的话。比如湖北《汪氏宗谱》的辈分就是用:“正大光明,成先于后,世泽延长,齐家有猷。”

辈分至今已经用了上千年,之所以能在中国扎根,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中国人的祖先崇拜文化。中国人自古不信神,不信鬼,只信老祖宗。一定程度上,这才是中华文明能够成为唯一传承至今的原因。

不过,随着辈分的传递,也会出现一些在我们现在看来很奇怪的现象。在清末小说《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五回就有:“你父亲叫我大叔,你是他的儿子,怎么也叫我大叔,只怕辈分有点不对吧?”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按辈分,很多年龄大的人却得称呼年龄小的人为叔叔或姑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其辈分大。

所以,随着社会现代化文明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排斥辈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大量如“建国”“建设”等包含政治意味的新名字,中国人开始一改传统家族辈分式起名法。

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代新人开始选择言简而意深的两字姓名,如韩雨、吕天等。

90年代至今,姓名越发彰显个性,不少家庭在给孩子取名时,还动用了父母双方的姓氏,有的则融入更多现代元素,甚至略显西化,如取双姓+贝克汉姆的,还有叫杨二车娜姆的(我国最长姓名可取6字)。

环顾四周,在我们上世纪90年代前生的人当中,还是有很多在名字中加辈分的;而90后出生的人大多都没再用辈分了,有些甚至家族辈分不再往下续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受字辈观念的束缚,对于名字便没了那么多讲究。与古时的郑重其事相比,现代人取名字更凸显了自主意识。

责编:岳文

猜你喜欢

辈分朱元璋家族
最含蓄的画谏
画谏
朱元璋为何放过了汤和
愚公移山
奇怪的辈分
辈分
皿字家族
兄弟缘分
走进植物家族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