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常用解题技巧分析

2020-09-10汤玉明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解题思维解题技巧高中物理

摘 要:对于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来讲,需要让学生掌握的是对于物理题有一套自己的解题技巧,不管题目怎么变化,同一类型的题目的解题方法都是固定的.所以当学生进行解答物理题的时候,要先观察拆分题目条件,对应掌握的方法和规律,运用相关的物理基本知识,这样就可以用较短的时间正确解答题目.

关键词:高中物理;解题技巧;解题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0)34-0079-02

收稿日期:2020-09-05

作者简介:汤玉明(1981.1-),女,广东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物理教学研究.

虽然物理这门学科在高考的等试中所占的分值不是很高,但是这门学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因为所有学科都是相互关联的,假如学生可以对物理题目掌握一套解答技巧,那么在拿到试题后便会轻松找到切入点,顺利作答,从而可以取得比较优异的成绩,为高考的总成绩添砖加瓦.

一、拿到题目后仔细观察题目要求

要想正确的解答物理题,必须做到对题目仔细思考,弄清题目的考察点,而且还要能够从题目中获取解答题目需要的内容,找到需要的内容之后把这些标记出来.在日常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发现学生在进行物理题解答的时候,对于题目往往不能够仔细阅读,甚至有的学生跳过题目直接去看问题,这样就会错过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无法找到解题的正确方向,既浪费时间还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让学生对于物理题产生惧怕心理.比如在力学这个地方,常见的题目涉及到的单个物体居多,部分题目也会用两个以及多个物体来考察;而且有的题目会展示部分过程,有的题目则展示全部过程.所以,这就要求学生在做题之前能够全面的审题,仔细筛选题目的关键信息.

有这样一个题目:在光滑的平面上放置一块木块,这块木块的质量为M,这时,有一颗质量为m的子弹,匀速射向木块,这颗子弹的速度是V1,如果子弹射中木块以后没有穿过木块,请算一下子弹射进木块之后,子弹和木块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看到题目后,要找出题目的关键信息:木块是放在光滑的平面上,所以不需要考虑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还有子弹射进木块但是没有射出,那么可以把木块和子弹当做一个整体,这样就可以运用“动量守恒定律”,由于子弹没有穿出木块,所以子弹和木块具有同样的速度.对于这道题,得出以上关键信息后,就可以进行解答,先假设子弹和木块的速度是V,可以得到:mV1=(M+m)V,这样就可以得到答案.

对于这个题目,如果学生在审题的时候,忽略光滑的平面这一条件,那么学生在解答的时候还可能去考虑两个物体之间的摩擦力,这样就会增加这个题目的复杂性,从而无法得到正确答案.所以教师在平常的课堂以及练习题中要让学生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还有,在力学这个知识点上,涉及到考察力学的题目时,学生要清楚物体的状态和所受的力的情况.在高中阶段的力学方面,物体有两种运动状态——平衡状态和非平衡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物体受到的合力的情况,只有掌握了这两种情况,对于力学的题目就会迎刃而解.

二、教师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

1.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全面看待题目

物理题目的解答方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固定的,教师在教授学生解题的时候要注意让学生养成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不能仅看到眼前的问题;要让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并且能够选取一种最简便的方式解答.

例题:竖直向上抛起一个物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已知这个物体升至0.4米的时候,对应的运动速度是5米每秒,请求出物体降落到距离起抛点0.4米的高度时,这个物体的速度是多少?(g=10m/s2)

对于这个题目,从多个角度进行解答的话,有多种计算方法,教师要让学生采用最简便的一种方法进行作答,采用最简便的方法可以避免占用比较多的时间,节省时间,对于正确率也有帮助.所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系统的掌握物理知识,让学生在思维能力上有明显的提高.

2.培养学生运用倒推能力进行解题

有些题目采用正常的逻辑无法找到切入点,这时就要结合倒推逻辑进行条件的分析,找到解题的关键,这种思维方式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图1例题,在图1中,有A、B两个物体在一个斜面上,A和B两个物体互相挨着,这两个物体用同样的加速度下滑,而且A、B两个物体和斜面的动摩擦因素均为μ(μ<tanθ),根据这些条件来证明A和B之间没有弹力.

看完题目之后无法找到解题的切入点,这个时候可以尝试从问题入手,反过来思考——采用逆向思维解答.可以把问题当做是不成立的图2来进行分析,那就可以假设A和B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的弹力为F,先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如图2.物体A在平行斜面上受到的力有弹力、摩擦力、重力及沿斜面向下的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经过比较得到的aA和aB,发现这2个不相等,与题意不符合,所以验证物体A和物体B之间没有弹力.

3.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整体思考的方法进行解答

这种解答方法要求学生在进行做题的时候能够把题目中有关联的物体当做一个,这样把零散的个体整合成一个大的整体,便于学生进行分析,可以减少干扰信息,便于学生理清做答思路.

比如,把A和B一起放在光滑的平面上,A的质量是4kg,B的质量是1kg,A和B用固定长度的绳子连接,(绳子的质量可以忽略),在水平面上A和B收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1=20N,水平向右的拉力F2=30N,请计算A和B之间绳子的拉力.

因为题目说明绳子是固定长度,所以A和B具有同样的加速度.那么就可以把物体A和物体B以及绳子当做一个整体,来对这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

假设A和B同样的加速度为a,那么

再对物体A单独进行分析,把物体A受到的绳子向右的拉力记为F,能够算出:

a=(F2-F1)÷(m1+m2)=(30-20)÷(1+4)=2m/s2

能够计算F=F1+m1a=20+4×2=28N

二、全方位的對学生的反思能力进行锻炼

对于出现错误的题目,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原因分析,从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进行反思.题目做错了,不能简单的归集为不会,粗心,要让学生能够进行深入的检讨,从而发现做错的根本原因.在学生进行反思的过程中,学生对于遗漏的知识点可以重新梳理,而且对于这个知识的考察形式也可以进行总结,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通常,在高中阶段,物理习题会存在可以用不同方法进行解答,如果学生想要熟练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就要在平时肯下功夫多练习,多总结,有目的的去提升自己.教师也要及时的引导学生,从而让学生可以少走弯路.

物理这门学科在高考的时候也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学生要在平常多练习,掌握更多的解答方法,熟练运用积累的解题技巧,为物理成绩的提升做好铺垫,尽量让物理这一科为高考总成绩的提升发挥作用.同时物理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耐心引导学生,对于学生存在的盲区进行巩固、点评;要让学生通过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刻的掌握这些知识,从而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陈立峰.高中生物理解题能力的提高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8):68-69.

[2]赵承宪.高中物理解题思维及方法研究[J].科技风,2019(07):35.

[3]赵邦原.高中物理力学学习策略及解题技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1):57.

[责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解题思维解题技巧高中物理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浅谈高中数学线性代数解题技巧与例解
高中物理实验
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题后的反思能力
分部积分公式的解题技巧
妙用数形结合思想优化中职数学解题思维探讨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几类典型题的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