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言民歌进课堂教学案例

2020-09-10谭莹韩玮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壮乡小节民族音乐

谭莹?韩玮

现如今历史已经进入21世纪,中国的学校教育从学堂乐歌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约百年的时间。在20世纪末的时候,音乐界对中国音乐开始展开激烈讨论,有许多学者对中国音乐发展中“重西方音乐、轻中国音乐”的现象提出了批判。的確,现如今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知之甚少,民族音乐具有“沙漠化”的特点日益突出。

中职音乐教育兼有智育、美育、德育等多重功能,既肩负着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重任,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民族音乐文化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渗透可以为学生的音乐学习、音乐体验注入更多的内容,对其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有提升与帮助。所以学校中职音乐教育是当代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行为方式,更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发展程度的标志。

一、民族音乐在中职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中职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首先,音乐教育要紧跟时代发展,尤其是民族音乐。要了解和掌握中职学生的喜好和需求,要主动占领音乐阵地,要用健康的、好的音乐文化影响学生、覆盖学生。当今社会,音乐文化传播迅猛。青少年们对流行音乐的欣赏和热爱程度大大超越了学校教育的范围。对于不同音乐的价值判断,老师和学生间还存在着差异甚至是对立。很多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在老师眼里就统统变成了缺乏“内涵”的粗俗音乐,也就不可能作为学校音乐教学的内容;而老师认为的有“内涵”的音乐在学生们看来又是那么的无趣和死板。与此同时,伴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学生有太多的条件和机会去寻找和获得自己喜欢的音乐,尤其是近几年网络歌曲和一些选秀节目的盛行,对中职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其次,现如今《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作为音乐课本编写的依据以及是进行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指南。与以往不同的是,过去多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体系化的学科知识传授为贯穿线,而现如今着眼于促进青少年素质全面发展中。《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审美体验、创造性发展、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承四个方面,比过去教学大纲侧重强调德育、智育方面更具有时效性、针对性,也更加全面、科学。如果音乐课视为单纯的唱歌课或是唱歌加乐理、视唱,就会削弱音乐教育应该有的内涵。在它的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弘扬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中,都体现着时代发展的要求,使得音乐与社会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具有指导性,扩大了音乐的内涵,这正是对时代发展要求的体现。

(二)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民族意识

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历史与文化。所谓的提高民族意识,也就是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个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其中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上的交流交融,是培育这种民族意识的基础。

因此,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是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的有效途径。在学习、欣赏各种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可以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吸收接受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和神韵,达到强化民族意识的目的。

二、广西民歌《壮乡三月天》的音乐特点

广西民歌《壮乡三月天》的歌曲旋律来自靖西的民间音调“蜻蜓调”,具有节奏欢快、活泼跳跃的特点。在引子、主体部分、尾部,通过双语切换、强弱对比形成不同的旋律变化。要明确该作品的演唱技巧,首先需要掌握该作品的特点与规律,具体分析如下。

(一)引子——宽广自由,动静相宜

《壮乡三月天》属于散板结构,为器乐型引子,具有宽广、绵长、自由的特点,有着浓郁的民歌、山歌气息,与壮乡淳朴乡土气息相适宜,让人通过引子旋律仿佛进入到山花烂漫的乡间路上,感受着壮乡人民的日常生活。在音调方面从大跳到级进,就像是山歌跟着青年男女们从远处逐渐走近。引子部分的节奏特点为“两长+五短+两长”,形成一种由慢到快、从快再到慢的节奏,尽显壮族山歌的风格与特点,与簧管乐器芦笙发出的四音音调类似,都是具有浓郁民族特色风格,奠定全曲的基调。

(二)主歌——欢快热烈,强弱鲜明

《壮乡三月天》的主题部分是分节歌形式,以跳跃的旋律作为基础,加上长线条的抒情,将歌曲推至高潮,展现壮乡歌圩节热闹、山歌成海、人潮涌动的热烈景象。

谱例:

A段第1-12小节(见前文图1谱例):这一段是基于广西靖西蜻蜓调构成,在延续引子四音音调基础上,预示三部性结构特点,动静相宜。根据A段旋律与音调特点,分为三个不等:第一句为4小节(1-4)、三拍子与二拍子,其中第1和第2小节为元素a,顺序是向上跳进——向下级进,为音区较高的扬起音调;第3和第4小节音区有所回落。第2句为3小节(5-7)、二拍子,从级进,再向下跳进,完整陈述了元素b,音调具有平稳的特点。第3句为5小节(8-12)、二拍子、三拍子,综合了a与b元素,第8-9小节虽然重复但节奏略有变化,为衬腔手法,第10-12小节是元素b的级进结构,最后延长宫音营造热烈而欢快的旋律,与壮乡歌圩节开始的热闹景象相呼应。

B段第13-35小节(见前文图1谱例):在B段中的第13-16小节部分,为主体歌的演唱奠定基础、酝酿情绪,链接上板变速节奏;第17-35小节是歌曲演唱的主体部分,从起承转合的四句开始,前3句都是四小节,最后一句运用衬腔手段形成合句造就歌曲的高潮部分。与之前的速度相比较,该段落速度相对欢快很多,且联系紧密。一是因为该段落中明显的融合两种民歌元素,靖西蜻蜓调和下甲民歌均有体现;二是与前段相同的四音音调仍然在此段落延续,虽然第三句有短暂加入角音D,但没有破坏四音音调的延续效果。通过“总—分—总”的分析,可以更为全面的了解《壮乡三月天》歌曲主体特点。整个段落展现热烈、激情、欢快、高亢的情绪,这正是壮乡三月歌圩节的热闹景象,也是壮族青年在对歌过程中所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向往、对幸福生活的盼望,达到很好的“歌展现景、景融入歌”的效果。

(三)歌尾——再现引子,婉转悠扬

歌尾部分表达的是歌序结束大家散去的景象,这部分的歌词是对A段音乐的重复,但音乐情绪却有所不同,是歌圩节结束之后,大家完成内心情感的抒发,青年那女成双成对牵着自己心仪的对象离开歌墟。歌曲悠扬婉转,表达绵绵情意。因此,该段的速度相比起A段要快一些。在乐曲最后接上一个三拍子、两小节尾声,为上行跳进,运用元素a的开头音调,起到首尾呼应的效果。表达的是青年男女逐一返回,歌声也从近慢慢变远,婉转而悠长的歌声,让人意犹未尽,也表达对来年歌圩节的期盼。

三、广西民歌《壮乡三月天》的演唱技巧

结合前文分析对广西民歌《壮乡三月天》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分析作品的演唱技巧,把握该作品演唱过程中的艺术处理方法及重难点,具体分析如下。

《壮乡三月天》演唱中,从“嘟嘟嘟哎……”部分,表达的是壮乡三月歌圩的开场部分,场面热闹,这对于壮族人民而言是一年一度的歌唱盛会,能歌善舞的壮族人民聚集在一起献歌、赛歌、学歌、和歌,大家身着盛装、三五成群,以歌会友、以歌传情,可谓是欢歌笑语。开场演唱需要起到吸引广大群众注意力的作用,作为演唱者要将这些情景表现出来,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因此,演唱者声音要足够明亮、清脆,同时又要与民间歌手的“直”“白”“尖”区别开来,保持气息通畅,通过歌声表达壮乡人民的亲切感,使得歌曲更加生动、贴近乡土气息。

从“兰花开……子香跳咔咧部分”,完全使用的是壮语进行演唱,演唱者事先要理解这些壮语的字面意思,反复听、练,确保壮语吐字准确、语气与字意相符、演唱表情与歌词表达情感相符。这句歌词壮语翻译成普通话,表达的是壮乡歌圩节即将开始,广大群众正在赶往野外坡地的集会,相互呼唤邀请。因此,演唱时候注意咬字技巧,在稳定气息支持下延长音应该往远处发出,就像是要呼唤、吆喝乡里邻里一起赶赴歌圩节。部分,高音延长、音域跨度较大,特点在于运用壮族高腔的发声方式,唱腔浑厚嘹亮,即使是在山的这头歌唱,在山那头的群众也能够感受到山歌的声音。壮族高腔的特点在于,以衬词、衬字作为起音,衬词可长可短,为后续高音的发生做好铺垫。结合对该作品演唱相关视频观察发现,靖西民间歌手演唱A段的时候多用假声,真假声结合自然产生局部共鸣;而专业歌手在演唱A段部分时候(如壮族歌手黄春艳),以真声为主配以混声完成歌唱,通过头腔、鼻腔、咽腔组合,产生局部共鸣,一方面可以避免真假声脱节,另一方面也能够充分展现壮族高腔山歌的奔放、高亢、悠扬的韵味。为了保持声音的连续性,需要有气息的支持,但不是靠嗓子直白的喊叫发声,而是在甩腔的时候喉位乡下调整,气息也随之下叹,保持低氣息、高共鸣。

从“三月哎……到山外天咧”部分,这部分的韵律感比较强,而且节奏较为轻快,演唱过程中除了注意声音清脆之外,跳音部分的处理技巧在于灵活表现、线条清晰。注重通过声音表达壮乡歌圩节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悦之情,因此在演唱的过程中,气息要稳、声音位置要高,这样发声才能更加明亮、清澈。作为演唱者,在演唱《壮乡三月天》之前,需要准确把握该作品的内在情感及其文化内涵,从而在演唱的时候调动自身情感来诠释作品。另一方面,遵循壮族民歌审美习惯,奠定情感基调。想象自己就是热情淳朴的壮乡人民,尊重壮族民歌音乐风格。壮乡人生于深山之中,演唱者就假想自己在山水相连的环境中歌唱,与歌友们相互吆喝、呼唤,让自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把感情通过歌声唱出来。例如:唱到“铺给”(意指“老人”)的时候,想象老人们耕得几十亩地时候笑得合不拢嘴的样子,自己也忍不住欢快的歌唱起来。

从“壮乡哎……在人间咧”部分演唱处理也有一定的技巧,这段演唱内容所描绘的是歌圩进行到最热闹的高潮场面,因此演唱的时候每一句字头演唱时候要有“并喷口出”的气势,如“山”“歌”“长”等,这是壮语方言发音的特点,也是突出演唱时候的方言韵味技巧。关于衬词的咬字,应该按照壮语咬字习惯,如“哎”“咧”字,尽可能靠前咬字,并且一带而过,不用咬字太重。在“歌声唱得千山美,铜鼓敲出山外天”这句,咬字的时候注意突出跳跃性,表达赶圩人的喜悦之情,咬字位置高,连贯并重地唱出强调感。歌手在“咧……”的延长的时候,呼吸要平稳、保持气息通畅,采用以头腔为主的高位置,提高声音的立体感、圆润感,形成明亮而清脆的音色,满足听者的听觉需要。

在歌曲尾部,从“嘟嘟嘟哎……嘟嘟嘟哎”部分,描绘的是歌序结束后大伙散去的情形,歌圩集会之地又恢复原有的空谷悠远的景象。刚刚结束的精彩会歌,依旧让人流连忘返。因此,歌唱者在演唱最后尾声的时候,声音尽可能地向外延伸,句子之间换气幅度小、紧凑。民歌作品的艺术表达效果,与演唱者的情感处理有直接的关系,情感把握准确也能够拉近歌者与听众之间的关系。

四、中职实施民族音乐教育的途径及建议

(一)树立多元民族音乐文化的观念

我们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理解多元文化。正确地对待世界各国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和态度,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是很重要的。

(二)树立本民族音乐文化的自尊观念

对于我们的民族音乐,我们应本着尊重、保持发展弘扬的原则。在世界多民族的音乐文化格局中,自尊是指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自重意识。就中华民族大家庭来说,各地区各民族都应尊重自己的有乡土特色的音乐文化。具有特色的乡土音乐虽然被当代许多人瞧不起,认为乡土音乐“太土”,不愿意去了解,也不想去接触,更不想接纳它。但是,就是这“太土”的乡土音乐,才使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丰富多彩,使我们的中华民族音乐显露出它独特的民族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教学中我们应树立一种本民族音乐文化的自尊观念,教育学生要尊重民族音乐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三)确立民族音乐文化在中职音乐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我们要充分利用民族音乐文化资源,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从小就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民主合作,认知、情感、价值观相互感染,体现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总之,我们必须要引进、挖掘、合理利用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建立相应的民族音乐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立民族音乐教育在中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潘永华.广西多声部原生民歌教学与实践研究——以“僚哥”组合为例[J].通俗歌曲,2016(6X):151-153.

[2]刘思蔓.民歌在城市社区青少年音乐教育中的传播——以广西民歌为例[J].音乐传播,2017(01):33-35.

猜你喜欢

壮乡小节民族音乐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幸福吉祥伴壮乡
壮乡颂歌
快把我哥带走
梦飞壮乡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重构研究
壮乡三月赶歌圩传歌传情传知音
中西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探析
节节草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