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流域中俄跨界音乐特征研究

2020-09-10徐族屏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0年12期

摘 要:中俄民族作为因传统居住地被现代政治疆界分割而居住于中国和俄罗斯的民族,其音乐有其复杂而多样现象,承载着族群文化与风格特质。文章基于中俄民族音乐整体研究视野,以中俄实地调研为本,试图对现代跨境文化通道中的音乐宏观叙事、中俄民族音乐的对话共通,以及中俄音乐民族志的多样表述等系统化关照,勾勒中俄民族音乐研究中的有序互镜,探索后现代视域下中俄民族音乐特征中的文化内涵和理论构建。

关键词: 中俄民族;族群音乐;宏观叙事;对话特征

基金课题:黑龙江省教育厅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黑龙江流域中俄跨界音乐交流基地》(项目编号:2018-KYYWF-1255)阶段性研究成果,黑河学院专业带头人:徐族屏。

伴随着后现代主义大潮的冲击与衰际,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实践真正进入了一个全球化多元共生的时代。这是一个没有主流、多种话语相竞对话并显示出某种“杂糅共生”之特征的时代。全球化移民潮的愈演愈烈,使得学者们逐渐将文化身份、种族问题、流散现象以及全球化问题融为一体。当下不断加强的跨文化交流,也使得我们面对新世纪的紧迫要求,更加深入理解音乐文化的趋同性、差异性与特殊性,对中俄民族音乐的关注也在所其中。

一、宏观叙事: 现代跨境文化的表象性特征

通道中的历史经纬全球化现象对中俄民族音乐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当我们在考察和研究中俄民族音乐文化现象时,自觉地将其置于一个广阔而恢弘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加以整体性考量和跨域比较。毫无疑问,在今天全球化和后现代语境下重温中俄民族音乐这一理论概念,应当同时考虑到音乐的共性、个性与多样性的并存。中俄民族因其语言、疆域的不同,既带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认同,也有其族群的固有特征和特定时代印痕。因此,对中俄民族音乐的历史文化有着特殊的时空背景。对中俄民族音乐文化的探讨,普遍带有系统论的倾向。如果将中俄民族音乐视作世界上不同音乐体系,那么舍弃唯一中心的假设,音乐宏观系统化的多样化重构则显得愈加必要。其中,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依然是这一新研究范式中的学术焦点,把握中俄民族音乐的整体系统性,探寻其音乐内部系统、价值及其意义,如何认知过去,理解现在,展望未来,重构秩序,从而为后现代音乐比较注入了新的学术动力。

二、对话共通: 中俄民族音乐的当代互融特征

民族一词曾经是“部落”或“族群”的同义词,今天常称之为文化共同体,均用来指代单独的族群单位,或共同生活或处于分离状态,或许共有相同的语言、宗教、历史、领地、祖先或者遗传基因。民族通常与国家相组合,称为民族国家,表示一种自制的政治实体。但国家通常指一个人群,他们分享一种共同的文化背景,并由他们都认为合法的政治结构所统一。它在文化上可以是异质的,可包括不同文化或族群成员。作为文化群体的族群与作为政治群体的民族之界定,已被文化人类学家所熟悉。族群是一种内核稳定,边界流动的人们共同体,它同文同种,血脉相连,命运相关,渗透到国民国家到地方团体,为多种社会结构提供了象征力量。瑏瑡族群兼涉理论、历史、信仰、情感、认知、实践、现状和文化结构等问题,它有不确定性,具有“流动”的边界,并且不断在本土化、现代化以及多种力量的互动中,得到新的解释。中国的诸多“跨界民族”,历史上他们虽然曾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属于同一群体,但在民族、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中,逐渐被政治疆界分离,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也产生差异,其认同上也有复杂的变化。因此,族群可以用来区分民族内部的不同支系,但却很难用民族来概称或区分族群。

三、文本互镜:中俄音乐民族志的多样表述特征

在现代符号学中,文本被看作是任何能够用来表达意义的可感知形式,既需要表现意义,也要寻求解译或解码的知识和能力。任何文本都不是单一独立的,而是一系列互为关联整体中的一环,对这一环环相扣的解读过程永无终结,这就是“互文本性”的后现代内涵。瑐瑢后现代民族志常把文本、作者、被书写者与读者等诸多因素合为一体,崇尚“话语”高于“文本”的特权,是一种合作发展的综合文本,是多样话语和语境的协作整合。瑐瑣实际上,它摒弃了“观察者——被观察者”的思想,田野中只有相互的对话,民族志是合作撰写的故事,是多声道文本。它或许本身就是对话;或许是一系列并置排列的叙述;或许是一系列分別的陈述;或许是用对位法交织为一体的陈述。多音道是体现整体间各个部分相互关系的手段,它最适应社会的形式,适应田野工作的现实,有助于解决主客位之间存在的权利问题。

结语

中俄民族音乐伴随着描述对象的拓展而产生叙释方式的改变,并不意味着对自身范式的反思质疑,音乐叙事仍需要自身文化的解析,要不断地在自我与他者的多层比较中进行文化批评与批判性检讨,要经常自我拷问,进而达到多向的理论认知和互镜映照,在多点中俄田野中捕捉合理的理性轨迹。

参考文献:

[1]于涛.世界视野 多元构建——第二届中国与周边国家跨界族群音乐文化论坛综述[J].歌海,2020(05):37-42.

[2]朱艳彬.中俄黑龙江流域跨境民族音乐文化交流探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