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K-3型操作台面板配件模具的浇注设计优化

2020-09-10孙丽红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14期
关键词:优化设计技术

孙丽红

摘要:利用CAE技术仿真装备制造过程中的模具成型工艺,对TK-3型操作台面板配件的注塑模具生产进行研究,模拟和分析不同的浇注方案,根据仿真结果分析对比各方案的参数。进一步优化成型模具,调整工艺参数,为模具制造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设计方案。

关键词:CAE 技术;注塑浇注模具;优化设计

1  绪论

塑料模具被广泛应用于装备制造业各种配件的成型生产中。注塑是塑料模具的重要组成技术,但其成型过程相对复杂。设计者依靠经验或简单公式制订的成型工艺,只能通过试模来检验工艺的合理性。多次试模,影响经济效益,造成浪费。因此CAE的注塑成型仿真技术,被趋势性的应用于现代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本文使用的HsCAE软件,属于注塑CAE系列,由华中科技大学模具技术研究中心研发。能三维仿真传统的注塑工艺,对预采用的注塑方案进行模拟设计和显示。设计者可根据仿真调整预案的模具结构和工艺参数,形成最佳注塑模具方案并投入生产。本文分析对象为潍坊某模具公司设计的TK-3型操作台面板配件的注塑模具,面板配件的产品规格(498×190×8)mm,重量240g,为典型的薄壳类产品。

2  浇注仿真的前期准备

2.1 建立有限元模型和网格划分的修复

利用UG三维软件完成了面板配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并进行了网格划分。为了有效划分网格,对模型中的小几何特征如倒角、倒圆等进行删除。对网格单元出现的错误诸如网络重叠、自由边、相交等问题进行查找;并进一步进行修复,修复包括消除长高比偏大的单元,同一平面相交的单元,零厚度或错误厚度的单元等等。修复后软件网格统计:三角形面片数41223个,顶点数20579个,无孤立节点、自由边界、相交错误、零厚度单元等问题,保证了后续流动、冷却与翘曲模拟结果的精确性。

2.2 选择注塑机

考虑到面板配件壳壁平衡式的布置设计,并综合考虑理论注塑容量和锁模力,拟采用Generic 400 ton型注塑机,以其各项性能均可达到面板配件注塑充模的需要,其最大注塑容积,可以容纳两个面板配件的体积,所以注塑时采用一个模具中两个填充腔的设计。

2.3 选择制件和模具材料

根据厂家生产的要求,因属于中小型塑料制件,故选择面板配件成型材料为ABS 780。材料参数为:LG公司生产,象牙色不透明颗粒,密度 1.05g/cm3, 0.4~0.7%的收缩率,材料在200℃到260℃的温度下可成型 ,在 80℃到90℃的温度下干燥2小时可完成预处理。此热塑性树脂产品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优点多,耐化学性和电性性能好,受温度、湿度的影响小,应用环境广泛,成型和机械加工容易。

面板配件模具材料选用ToolSteel P20 品牌模具鋼,考虑其可切削性和镜面研磨性能好,且氮化处理可得到高硬度的表面结构。

3  浇注方案的仿真分析及确定

3.1 浇注建模方案

在选择浇注浇口方案时,综合考虑面板配件的成型外观质量,配件的结构,生产工期的快慢,确定方案A和B采用扇形浇口,方案C采用点浇口;考虑面板配件的浇口数量对外观的影响,减少浇口数量,使用一模两腔。并对面板配件进行多浇注方案的CAE建模分析。浇注的建模方案如表1所示。

3.2 填充各因素的分析比较

3.2.1 填充时间  从分析仿真结果观察到,三方案均填充平衡,无短射,注塑材料均能充满腔模,所需时间依次为是2.32s、2.13s、3.11s。三方案的填充效果依次为均匀、较为均匀、较不均匀。分析可知,方案C的充模时间相对最长,均匀性相对差,有产生翘曲变形的隐患;以填充情况考虑,方案B浇注效果相对理想,充模最快。

3.2.2 气穴位置  面板配件对外观表面质量要求较高,所以在熔体填充过程中,需要将腔体内的气体(包括腔体内原存气体,熔体蒸发时产生的水蒸气,过热分解时挥发性气体)排出腔模外,否则便导致形成气穴,影响到生产质量。从分析仿真结果可知,方案A气穴较少,且大多数分布在面板配件的侧面和背面;方案B和方案C同位置加强筋处气穴相对多于方案A,所以A方案较好。

3.2.3 熔接痕  熔体从分流到合流时易出现熔接痕,会造成面板配件的局部应力相对集中,影响导成件的强度,并且会对面板配件的外观质量产生影响。

在建模图片中可以观察到,熔接痕存在面板配件肋和角部等交叉处,这些位置多为面板配件的薄弱区域,会对外观和力学性能产生不良影响。三方案对比观察可知,仿真后熔接痕的存在位置(配件加强筋和拐角处)几乎相同。

3.2.4 锁模力  溶体被锁闭在模具型腔中,注射成型的过程所需的力称为锁模力。充填过程中锁模力在不同阶段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其分析结果为二维坐标系。坐标系生动准确的反映了整个注射成型的过程,随着时间的变化所需锁模力随之变化。在分析时,要注意考虑锁模力的数值,其值太大,容易使所用注塑模具夹紧力太大而造成磨损;其值太低,易造成面板配件的飞边现象,一般来说,选择的最大锁模力应小于所用注塑机最大锁模力的五分之四。由仿真分析可知,三方案的最大锁模力数值依次为2710、3052、3784,数值单位为KN。我们选用的注塑机满足三方案所要求达到的锁模力。考虑到延长注塑磨具使用寿命的问题,A方案所需锁模力相对更小,对注塑磨具磨损会最小,故A方案较好。

3.2.5 熔体流动前沿温度  在注塑型腔内的熔体实时流动时,当前某一节点处的温度,称为流动前沿温度。若此温度值太低,流动时易造成滞流或短射;若此温度值太高,塑料聚合物会出现劣化并在表面出现缺陷。在填充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前沿温度值的范围是否合理,防止因温度的不合理而使塑料聚合物降解。由仿真分析可知,塑料熔体流动前沿温度的范围如下:方案A前沿温度在209.6℃和242.96℃之间;方案B前沿温度在207.70℃和242.05℃之间;方案C前沿温度在204.07℃和234.15℃之间。对比面板配件选用注塑材料为200℃到260℃的成型温度,三方案均达到了熔体在成型中所需的温度,且各方案的前沿温度值范围符合要求。

3.3 保压结果分析比较

体积收缩率,是指塑料聚合物从熔化逐渐冷却,温度变化过程产生的体积收缩。注塑时保压时间的长短和熔体注塑温度影响体积收缩的情况。注塑时,制件太厚,保压时间太短,产生的体积收缩会较大,翘曲或缩痕等缺陷出情况现的概率就大。保压结束后,观察三种方案的仿真效果,A方案体积收缩指数相对最小,其实施后配件的面表收缩均匀;C方案体积收缩指数相对最大,其实施后配件的面表收缩最为严重;B方案体积收缩指数位于A方案和C方案之间,综合而言A方案较好。

3.4 方案的综合分析与选择

将三种浇注方案所得的各项数据进行综合列表,直观明确,如表2所示。

通过对三方案各结果参数的比较可知,所设计仿真的模具成型方案,A方案和B方案的模拟结果优于C方案,相对填充的情况更加均匀,获得的气穴和溶接痕位置更加合理。B方案设计时采用了热流道,溶体的体积收缩指数较A方案要大,实际的生产成本会较A方案高,虽然成型填充时间相对最短,但考虑生产成本这一重要因素。综合开看,我们利用CAE的注塑成型仿真的三个浇注方案中,浇注方案A最为合理。

4  实际生产的浇注优化

三种浇注方案的仿真比较,方案A优于方案B和方案C。随后生产面板配件的潍坊某模具企业,对浇注方案A进行了实际注塑成型应用。应用反馈,采用注塑浇注方案A生产的面板配件壳整体效果成功,但美中不足,在壳的边角和强筋处仍出现部分气穴和熔接痕,厂家为了产品质量的考虑,要求进一步优化方案A。因此,我们进一步结合CAE的注塑成型仿真进行了优化。

4.1 注塑模具结构的优化

在注模过程中,针对方案A仍然出现的气穴及熔接痕等缺陷,考虑从如何解决排气不良的情况进行优化,以期使手写板的废品率降低,生产效益提高,保证生产企业的质量信誉。对于面板配件边缘处所存在的气穴,在型面位置可设计排气槽来避免其产生。经充分考虑决定,针对面板配件这种薄壁制件,离浇口越远的地方,越应该开设排气槽。开设排气槽的部位应在熔体最后填充处的型腔周围,且避免正对着操作工人。最终确定开设排气槽的长度(L)*宽度(b)为9mm*5mm,在其尾部,设置排气沟,可以把气体引出模腔外。对于面板配件反面出现的气穴,在模腔中设计辅助顶出机构,机构中增加的推杆、顶杆等部件,会使顶出机构和型芯模板间产生间隙,模腔内气体通过间隙排出,从而减少气穴的产生。

4.2 注塑工艺参数的优化

在注塑成型的过程中,遵守注塑工艺参数的调整原则,为了保证塑件质量的稳定,不可同时调整两个以上的参数。针对方案A中扔有的熔接痕缺陷,采用增大浇口尺寸和提高注射速度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一)调制浇口的宽度,由54mm调整到57mm;(二)注射速度由98.54 cm3/s调整到到105cm3/s。

通过对TK-3型操作台面板配件注塑模具结构的CAE设計仿真和进一步的优化,为模具制造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设计方案。A方案确定的注塑模具被投入生产,通过此模具浇注系统注塑成型的面板配件产品,在成型过程中充模时间进一步缩短,气穴和熔接痕的数量得到了减少,生产实际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王春华.塑料模具设计过程中常见问题探讨[J].塑料包装, 2016,26(1).

[2]赵妙君.CAD/CAE 技术在膨胀水箱模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科技大学,2013.

[3]梅明亮,王翠凤.CAE 技术在改善手机中框翘曲中的应用[J].模具制造,2010(12).

猜你喜欢

优化设计技术
对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层协议优化的研究与设计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基于simulation的医用升降椅参数化设计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简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