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国庆庆典看仪式传播对国家认同的建构

2020-09-10刘田莉崔有为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集体记忆

刘田莉 崔有为

摘要:国家认同主要表现为公民对于本国的国家主权、政治制度、道德标准、历史文化等方面产生的情感和归属感,增强公民的国家认同感对于维持社会秩序、维护国家统一、保障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政府和大众传播媒介是建构国家认同的重要力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经由媒介的大量集中报道,形成了媒介狂欢。从仪式传播的角度来看,国庆庆典通过唤醒集体记忆,让参与者共同体验、共同营造意义空间,重新凝聚和团结了社会群体,使国家认同得到进一步强化。

关键词:仪式传播;媒介事件;集体记忆;象征符号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5-0091-02

2019年10月1日,我国举行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各大媒体对其进行了全程直播,充分展現了媒介的宏大叙事场景,展示了我国70年来所取得伟大成就,激起了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感,成为展示国家形象、构筑国家认同感的重要媒介仪式。本文旨在从国庆庆典中媒体的报道、群众游行方阵和象征符号语言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国庆庆典仪式传播在对国家认同的建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一、媒体超常规报道——媒介事件建构仪式感

(一)媒介仪式观

传播学家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中指出,媒介事件一般是媒体参与策划的,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媒介事件即将发生之际,媒体采用大量报道来渲染即将要发生的事件的重要性,并采用一种留有悬念甚至戏剧化的方式吸引受众。在媒介事件发生时,媒体则打破日常的报道活动,将精力集中在媒介事件的报道活动中[1]。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的系列报道中,我国媒体从8月份就开始向国庆倾斜,其中以人民日报、新华社最为典型。人民日报在8月24日报道西安故事《长安第二碗》,讴歌中华儿女拼搏向上、努力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历程,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8月29日权威媒体纷纷操刀70周年庆典活动安排。至此,关于阅兵的规模、武器装备、彩排演练等筹备活动纷纷登场。

詹姆斯·凯瑞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一书中指出,从仪式的角度来讲,传播并不起源于有用信息的传递,其最高境界也不止步于传递。传播是通过传递某些具有特定意义的符号,来表达其背后所传递的象征意义,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的世界,并可以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明世界[2]。仪式的构建需要借助一些特定的形式,形式越复杂,仪式也就越神圣。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从升旗仪式、阅兵仪式再到群众游行等各个环节的复杂性和规范化,让民众切身感受到国家的威严,激起了民众的国家认同感和荣誉感。这一庄重仪式经大众媒介进行传播,使全国人民在同一时间共同关注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从而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媒介所打造的庄重“仪式观”重塑了国家的伟大形象,彰显了中国的政治力量,坚定了人们的伟大信仰,强化了中国人民对于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自豪感,赢得了群众对国家权力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在仪式上起到对社会的维系作用。

(二)媒介狂欢

国庆当天,中央电视台13个频道,地方卫视以及腾讯、优酷、爱奇艺等网络平台纷纷进行直播。报纸大都推出隆重特刊,《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经济日报》《解放日报》等全彩印刷,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当天截至下午6点,关于国庆庆典的微博热搜居高不下,热搜排行榜前十全部为国庆庆典活动。

与此同时,全网微信阅读量前10也都是与国庆有关,阅读量达到十万以上[3]。

抖音号“@央视新闻”发布的“礼炮轰鸣,正步铿锵!威武军容,请祖国人民检阅”登上最热视频榜第一名,播放量超亿次,点赞数将近2200万[4]。

正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介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媒介通过报道受众无法亲身体验的事件或环境,让受众相信或是沉浸在这种环境当中,甚至把它当作现实环境来对待,这就是媒介所营造的“拟态环境”[5]。大众媒体的前期准备、话题设置等筹备工作,把国庆庆典活动推向高潮,设置了大众的议程,不断确认和提醒国庆庆典的重要性,从而刺激受众打破阅听常规,观看这一极具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强化国家认同感的国庆庆典活动。各大媒体集中报道国庆庆典活动,形成媒介事件,以激动人心的方式整合社会,唤起人们的集体记忆,从新中国成立时期的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现在的欣欣向荣、形势大好,迎来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二、群众游行——沉浸式传播营造仪式感

沉浸式传播是以大数据和智能网络为技术支撑的信息浸透模式,其以人为中心连接各种形态的社会环境组成媒介,实现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泛在传播[5]。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引入了以“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群众游行,邀请了各族各界、各行各业的群众代表。群众代表的身份差异,也体现了在同一政治体系下,我国对各个阶层一视同仁、平等相待的公平态度,也让观众在群众游行队伍中找到自己的缩影,使全国人民如同身临其境,实现了人与媒介的深度融合,人们获得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成为一场普天同庆的全民联欢庆典。群众游行方阵和无伴奏合唱,形成了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从中获得的感官体验、情感体验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传递分享,形成了裂变式传播,营造了一种超越拟态环境的虚拟真实。当天,全国各地许多中国人的脸上贴着国庆脸贴,手里摇曳着的小型国旗,与国旗一起合照。大街上,商铺门上挂着的五星红旗,LED显示屏上也写着“恭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充分体现了节日性、仪式性特征。

在社交平台上,人们对国庆庆典活动的转发、点赞、评论,以及在网络直播平台上观看国庆庆典呈现的“弹幕文化”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沉浸式传播。媒介成为个人与社会、与文化互动的主要平台,在潜移默化中表现国家权威,在无形中激发了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感,在社会秩序的塑形与建构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政治效果,即“以集体的心声凝聚着社会,唤起人们对社会及其合法权威的忠诚”。

三、象征符号语言——集体记忆构筑仪式感

象征符号是一种创造国家认同的重要文化资源,为增强国家凝聚力提供了最有力的方式。国旗、国徽、国歌、民族团结柱、56门礼炮70响轰鸣等是国家认同的重要象征符号,也是一个国家文化塑造的重要构成要素。通过象征符号的传播,使抽象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权力、中华民族的认同变得形象化和可视化。“致敬”方阵中,21辆礼兵车上的老兵模范英雄代表,更是激起了人们的历史记忆,一幕幕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涌上心头,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独立抛头颅洒热血的画面一一闪现,他们身上的战功荣誉勋章再次激起了人们对他们的崇高敬意,人们怀着对英雄的敬佩之情,爱国主义情感再次被点燃。

大众传播媒介对这些象征符号进行意义的制造和传播等方式,让这些集体记忆再次重现,形成了厚重的仪式感,成为一种社會的维系力量,加深了人民对国家的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中象征符号语言的运用,可以让群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国家这一抽象概念,并且认识政治生活。维和部队方队压轴出场,也代表了中国在一步步强大的同时,仍不忘大国使命,展现了中国军人的责任与担当,也是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郑重承诺。

四、结语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庆典活动,媒体的超常规报道使国庆庆典活动成为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营造了节日氛围浓厚的仪式感,形成全民狂欢的欢呼景象。国庆庆典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邀请各族各界人士一同参与,集体欢庆,展示了中国人人平等的治国理念和繁荣昌盛、社会和谐的景象。象征符号语言的刻写,生动形象地向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国70年来奋斗取得伟大成就,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参考文献:

[1] 马薇薇,赵渊文.国庆六十周年大阅兵的媒介仪式观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02):52-56.

[2] 王英.媒介仪式:国庆60周年及其媒介呈现探析[J].新闻记者,2009(12):15-18.

[3] 邢彦辉,林如鹏.电视仪式传播建构国家认同的符号机制[J].当代传播,2019(01):42-45.

[4] 大数据看国庆: 国庆阅兵刷屏,微博相关话题阅读突破200亿[DB/OL].新华报业网,http://news. xhby.net/zt/qzxzgclqszn/tt/201910/t20191001_6354879. shtml,2019-10-01.

[5] 王志锋.从沉浸式传播看“军装照”刷屏[J].中国报业,2017(17):54.

作者简介:刘田莉(1995—),女,河南新乡人,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新疆跨文化交流与双语新闻传播实务。

猜你喜欢

集体记忆
新媒体环境下祭礼仪式的转型与国家共同体建构
外白渡桥——一座城市的百年记忆
七十九平方米的记忆构建
高校档案在构建“集体记忆”中的实践与思考
民族传统体育仪式的文化解读
“网红”微博广告研究
古装电视剧与大学生的集体记忆
新闻社群的“情怀”策略建构
20世纪70年代台湾留美学生的政治文化
大屠杀记忆与创伤书写:“第二代”叙事与以色列人的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