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框架下的“草原荒漠化报道”研究

2020-09-10塔娜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5期

摘要:草原荒漠化问题一直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主要的环境议题,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也赋予了草原荒漠化报道新的内涵。《中国环境报》作为专业的环保类报纸,在报道草原荒漠化问题以及增强受众的环保意识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本文在新闻框架下,对《中国环境报》的草原荒漠化报道进行分析,以期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媒体的草原环境报道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中国环境报》;草原荒漠化报道;新闻框架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5-0075-02

一、草原荒漠化报道数量分析

《中国环境报》作为国家级的环境保护报纸,兼具科普性与专业性。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之间,《中国环境报》纸质版发布有关草原荒漠化报道共95篇。草原荒漠化报道一直是环境新闻中的热点议题,在每年的特定环保事件或特定月份中会集中出现。

(一)娛乐媒介设置新闻媒介的议程

美国著名的传播学者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认为,媒介间议程设置会以一种非常不同的形式发声,如娱乐媒介设置新闻媒介的议程[1]。2015年报道明显增多的另一个原因是:同年2月上映的电影《狼图腾》引发了社会对于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热切讨论,介绍牧民原生态环保理念的稿件在此期间较为密集。在4月8日一天中就刊登了3篇同题材稿件。可以看出,娱乐媒介设置的议题促成社会讨论,新闻媒介在报道中根据社会热点主动设置关于草原生态保护的议题。这种影响体现在文章的数量上,也体现在报道强度上。电影促成公众讨论草原生态议题是草原荒漠化报道数量在2015年到达一个高峰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二)草原荒漠化报道进入平稳阶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众对待某个议题的意见趋势会被新的事件、外部事件和传播媒介所塑造[2]。2016年之后,草原荒漠化报道的数量趋于平稳,这主要与草原荒漠化问题基本得到治理,大气污染、黑臭水体等其他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有密切关系。内蒙古地区库布其沙漠治理取得了重大进展,草原荒漠化的趋势得到了遏制与改善。2013年至2015年雾霾问题已跃升为社会民众最关注的环境议题第一位。与其他环境问题相比,草原荒漠化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相对较低,直接造成了相关报道数量的锐减,进而影响了草原荒漠化议题在大众意识中的重要程度。大众媒介将关注焦点转移至其他环境问题上,向受众传达了一种强烈的信息,影响了受众对议题重要性的感知。而媒介此时作为环境的监督者,有责任设置更为紧迫的环境议题来唤醒大众的环境危机意识。

二、草原荒漠化报道形式分析

在草原荒漠化议题的新闻报道中,《中国环境报》刊登的文学副刊稿件较多,本文将报道形式分为以下5个类别进行统计:消息、通讯(包括深度报道与长篇访谈)、评论、摄影、文学副刊。

(一)形式逐渐多样,但评论性稿件少

《中国环境报》在2014年至2018年之间刊登通讯32篇、消息41篇、文艺副刊类稿件10篇、摄影8篇、评论4篇。草原荒漠化报道多以专版的形式出现,在长篇通讯的基础上整合专家评论与生态文学副刊稿件。立体式的新闻组合形式多维度地为受众提供了草原生态环境的最新信息,增强了受众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意识。

纯评论性稿件较少,主要是因为《中国环境报》内部将评论性质的稿件与具体的新闻事件相整合,使评论体裁的界定变得不明晰。“不同于编辑部直接刊发评论,众筹式评论的写作者不是编辑部成员,而是与编辑部保持友好合作关系的言论写作者。”[3]众筹式的评论融合环境事件与专家评论,拓宽了各类报道形式之间相互组合的可能。但纯评论性稿件的减少也造成了媒介在草原荒漠化议题的设置中缺乏主流声音的引导,舆论引导性较弱,导致大众对于草原荒漠化的发展态势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

(二)文学副刊稿件成为报道亮点

不同于其他环境类型议题,有关草原荒漠化的文学副刊稿件较多,成为整体报道中的亮点。草原荒漠化议题特性与文学契合度高,作者们关注草原生态的恶化,将文学意象融入写作中,提倡牧民原生态的游牧方式,反思禁牧政策对草原的后续影响,凸显了少数民族的生态观。他们认为游牧民族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他们营造了欧亚大陆舞台上最壮观的游牧文化,也在逐水草的生涯中找到了牧草与畜群契合的生存方式。从作家口中描述的草原生活图景也可以看到牧民群体本身意见的表达:牧民认为放牧要比定居好。放牧虽然辛苦,充满不可知的变数,但放牧成本低,付出的仅是劳动。羊群吃到的草是上天赐予的。不像定居圈养,牧草需要花钱种植。类似稿件有《大地之上 天空之下》《母亲一样的河流干涸了》《肆虐的尘埃镌刻于史》。文学性稿件的引入不仅丰富了草原荒漠化报道内容,也成为区别于其他环境议题的特色内容。

三、草原荒漠化报道议题分析

随着环境议题获得越来越多的重视,环境新闻报道的内容日趋多样化。环境新闻不局限于单一的会议政策性新闻,而是与经济、法律、科技等领域充分融合,增加环境报道的可看性,促进公众环境观念的转变。对于草原荒漠化的新闻报道,可以分为以下8类子议题:治理成果议题、政策会议议题、问题现状议题、生态文学议题、生态补偿议题、沙漠治理议题、环保活动议题、法律监管议题。

(一)宏观视角,反映绿色发展理念

治理成果议题、政策会议议题在总体中占比最高,共48篇。沙漠治理议题9篇,法律监管议题10篇。这些子议题着重从宏观角度来报道草原荒漠化。治理成果议题、政策会议议题与法律监管议题紧扣绿色发展理念,将全国生态发展与草原生态相连,与经济、法律、文化、社会等方面相融。与之紧密相关的沙漠治理子议题是反映治理草原荒漠化问题取得显著成果的细化报道。内蒙古库布其沙漠在草原荒漠化治理中创新的治理方法获得世界认可,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与库布其沙漠论坛在内蒙古召开,沙漠治理子议题侧重反映绿色发展理念中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相辅相成、生态优美与经济增长的方面。这些宏观角度的子议题更偏向于重大主题宣传性质的报道框架。

(二)微观视角,彰显人文主义精神

环保活动议题、生态文学议题与生态补偿议题从微观视角报道草原荒漠化中人的故事。人文主义与环境议题的结合促进了绿色观念的形成。例如,通讯《放下牧羊鞭 重回致富路》关注禁牧政策实施后的生态补偿机制问题,引入生态补偿、移民返贫的概念就超越了单纯的环保议题,赋予草原生态议题的社会意义与人文意义。更有深度的报道,在更高层次启发受众的环保意识,避免了孤立化的环境传播,有利于促成环保行动的发生。

生态文学议题的报道则更加注重人的精神层面对草原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反思与思考。生态文学议题对大众环保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相比其宏观角度的宣扬与引导,来自微观层面个人角度的反思更容易让受众接受并共享一种环保理念。

四、结论与建议

(一)增加评论稿件,加强主流舆论引导

在“人人拥有麦克风”的时代,环境报道更要重视评论性意见的传达,通过传播意见性信息显示出强大的舆论引导力。当负面环境事件发生时,刊发评论性稿件及时在舆论场中主动发声,在草原荒漠化议题中给出最权威的意见性表达。《中国环境报》非编辑部人员参与的众筹式评论成为环保人士不同观点、意见集合的平台。所以,《中国环境报》应重视在草原荒漠化环境事件中纯评论稿件的作用,加强报社评论队伍建设,结合专业人士的意见提供最权威的环境信息。

(二)结合文学副刊,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文学副刊为读者提供了静心与感悟的空间。《中国环境报》作为国内最权威的环境媒体,重视文学副刊在草原荒漠化报道中传达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审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媒体应借鉴这一经验,创新草原荒漠化报道。除了对草原荒漠化议题保持关注以外,要注重利用文学副刊中作家传达出的草原情结与少数民族的原始生态观,吸引受众深入了解草原荒漠化环境问题。充分发挥其地域特色,挖掘相关内容,通过文学这种艺术形式唤起本地区受众的共同记忆,从而让受众对草原荒漠化议题有多维的认识,有更成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深化宏观和微观报道,塑造立体的环境报道体系

《中国环境报》在草原荒漠化大议题下,子议题的设置中凸显宏观与微观两种视角。子议题丰富多样,绿色发展理念与人文精神并重,构成深绿色的话语体系。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媒体应将草原生态作为本地区重要的环境生态议程进行设置,持续关注草原荒漠化的治理进程,并展开跟踪报道。对其他媒介设置的相关议题保持敏感性,增加相关议题与草原生态环境的联系。同时,着眼于宏观与微观两种视角,丰富报道的形式,在文学副刊中增加关于草原荒漠化的生态文学议题,从情感层面唤起受众的环保意識,形成一个多框架、多维度与系统化的草原荒漠化报道体系。

参考文献:

[1] 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8-81.

[2] 陈秀云.生态文学的绿色传播困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33-36.

[3] 查玮.新媒体背景下“众筹式”评论写作探析——以《中国环境报》的实践为例[J].中国记者,2017(07):63-64.

作者简介:塔娜(1994—),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