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运动队管理及训练社团化模式探讨

2020-09-10刘巍

当代体育 2020年16期
关键词:运动队社团体育

刘巍

在健康中国的引领下,中学生运动队管理和训练近年来逐渐被关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中学运动队管理及训练社团化模式进行探讨,主要从文化、训练、个人发展、社会参与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在运动队管理及训练中,相比传统训练模式,社团化模式更具有优势。

2006年国家发布《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要求学校要重视“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建设,不断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加强学生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建设。2007年国家发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倡导学校举办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竞技体育运动会,并指出要进一步办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2012年国家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建设,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健全体育竞赛体制,合理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活动。2016年发布的《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加快青少年体育发展,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体育传统校的建设提出规划。近年来,国家多次发布“决定”“意见”等文件,加强学生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建设。课余体育训练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学校通过科学的、有计划的训练,发展中学生身体素质,也是挖掘学校体育人才、丰富课余训练,为国家输送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中学运动队成员是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强大动力、有力保障。对于中学运动队建设以及管理、训练模式乃至学生个人发展,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运动队训练、管理社团化模式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进一步优化运动队建设,完善管理体系,同时关注到学生个人成长;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学学校运动队不断朝着系统、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1 运动队传统管理及训练模式现状

赵咏在《浅谈中学运动队的训练与管理》中提到一些中学的运动队中,有队员因为自身身体素质或是运动队活动条件和活动安排,十分消极被动地参与某项体育锻炼项目,甚至长期在心中对运动锻炼有着抵触的情绪,从而使自身有了运动心理障碍。常乐在《郑州市中学篮球队课余训练现状及对策研究》指出:部分学校训练脱节,运动员选材范围小,起始水平低,“学—训”矛盾比较突出;学校训练目标相对阶段性,缺乏长远规划,管理运行模式落后,监督管理不到位,训练存在盲目性。杨超曾提出福建省足球传统学校运动队管理过程中存在运动队制度管理意识缺乏,管理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管理方法陈旧,比赛制度加剧学训矛盾等问题。大多数教师在体育选项教学和训练当中仍旧采用的是灌输式、示范式教学法,即教师讲解动作步骤,通过进行示范演练,让学生进行动作模仿,这种教学模式机械老化,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管理和训练模式教学方式相对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消极被动、甚至带有抵触情绪地参与运动锻炼,导致运动心理障碍;其中最主要是出现学训矛盾。

2 社团化模式对运动队的影响

2.1 什么是社团

这里的社团,指校园中的学生社团;顾名思义就是由学生组成的团体,其特点是由有着共同的爱好的学生组成,有一定的自治能力;社团内部由社长及副社长进行负责,并根据社团成员的共同需要,分为若干个不同职能的部门或小组进行统一活动;其目的是活跃学校学习氛围,丰富课余生活,能提升学生的自治能力;社团所具有的作用是,让有着共同爱好的学生相互交流思想、互相启迪,甚至切磋技艺,以增进友谊,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普通高中课程由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成;而作为中学生校园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社团活动,其实就是综合实践的一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自主成长的重要渠道;社团的存在为中学生自主成长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对校园文化的发展,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2.2 对文化学习的影响

李艳在《对中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比较研究》中说到,美国 NCAA 非常重视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并制定了一系列规定,这些规定都确保了高水平运动员文化学习不掉队,有利于运动员人格的全面发展和将来运动员退役的再就业。目前情况看,运动队的学生考进学校的成绩相对较低,文化基础较差,大运动量和高强度的训练让身体疲惫,再加上学生自身还具有惰性,学习积极性不高,外出比赛,耽误文化课的学习,又不能及时复习,因此学习和运动训练之间的矛盾就出现了,影响了文化课和训练水平的提高,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通过团队内的互帮互助,开展结对子相互帮助学习,相互取长补短,文化成绩好的帮助文化成绩薄弱的;并利用比赛间隙、课余时间组织学习,开展团队内部的研讨活动,不仅提高团队凝聚力、调动团队的学习氛围,还能促进整个团队文化水平的提高。

教师应密切关注团队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发展,始终保持中立的地位,做好学生学习活动的顾问,当学生需要的时候,为其提供帮助。在这里教师所扮演的教练角色通过适当引导,使队员之间在不同领域相互取长补短,不仅仅是老师在教,在指导训练,而是让团队中的成员一起参与进教学与指导中,让团队文化发挥胶水粘结作用,把队员凝聚一团,形成以教练为中心的同心圆。

2.3 对训练的影响

运动队具有良好的运动能力,比较容易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一般而言,运动队成员性格活泼开朗,身体素质好,对于运动比较擅长,在日常训练中,同样可以采用结对子形式,进行互相帮助,让运动技能好的同学辅助指导运动技能差的同学,在训练后能及时总结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用队员们间自己的语言进行反思与总结,吸取好的经验和教训,摒弃差的习惯与方法;在辅助指导过程中,不仅帮助了技能相对差的同学,还能让自己更好的去理解消化,并表述自己已经掌握的技能,使得自身的理解和表述能力得以提高,从而提升运动队整体水平。

2.4 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自主发展主要是合理调节支配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挖掘自身价值所在,有效应对外界环境。每个人成长方式各不相同,作为相对“特殊”的运动队成员,需要更多的教育与帮助。这个阶段一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生理突变和心理的巨变导致这个年龄的孩子需要表現自我,认同自我,建立集体归属感和安全感。社团化模式能扩大队员的人际接触面,而不局限于运动成绩好的学生;能让运动队队员更好地融入普通学生群体,让队员马斯洛需求得到满足,得到自我实现的幸福感、自信感,在树立客观的自我认知同时,还增强了自信心。

对于运动队成员的教育要着重道德情感教育,充分发挥团队文化的导向与激励作用。为实现团队目标,努力挖掘自己的潜力;然而实现目标后的集体荣誉感又会使队员感觉到自身价值所在。这种以人为本的团队建设,既可以满足队员实现自身价值的高层次的追求,又对建立健康、完善的自主发展体系起着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

通过社团化模式管理和训练,不仅利于发掘有运动天赋的潜在人才,还能更好地促进运动队成员的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其全面发展。

2.5 对社会参与的影响

学校教育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一名合格且优秀的社会人。大部分中学生心理在青春期易受同学影响,而学生的成长又需要逐渐融入社会生活;在这期间,运动队成员在训练中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得到实践锻炼的平台和机会,在与社团成员的交互活动中,能够较全面的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还能进一步深化了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最终增强了学生对于团队的归属感和客观的自我认知,一举多得。

团队是一个小社会,需要发挥每一位成员各自的优势,才能向着同一个目标快速前进,并取得一定成绩。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个性以及为人处世的方式;在社团中,成员间需要不断磨合达到和睦相处、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呈现出优势互补、实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从而队员的人际交往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学生在社团中所能学到的、锻炼到的各种东西,将对自己的社会参与能力产生非常重要且难以替代的影响。

3 小结

目前,传统的管理和训练模式相对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容易使学生产生惰性,导致运动心理障碍,还会出现学训矛盾。而社团化模式,能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马斯洛需求,使组织方式多样化;而这一切的关键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不同领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自主学习并丰富团队活动的内容。

运动队社团化模式,就是将社团的管理和活动形式纳入运动队的管理训练中,使社团活动与体育训练进行融合,在提升管理科学性的情况下实现更为全面的育人效果。

运动队社团化模式的出现是跟随着时代前进脚步的,有研究表明体育课程社团化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有明显优势。运动队社团化管理从团队文化、训练、个人發展以及社会适应都具有一定积极的影响力。

(作者单位:福州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运动队社团体育
合理确定文化课成绩最低要求
教育部:柔道、摔跤等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今年停招
过招
运动队管理中人际内耗问题与对策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我们的“体育梦”
社团少年
文学社团简介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