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机械性血栓清除联合置管溶栓治疗的效果观察

2020-09-10姜炎杰张伟杜丙辉杜亚明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0年11期

姜炎杰 张伟 杜丙辉 杜亚明

【摘要】目的 对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采用机械性血栓清除联合置管溶栓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探讨,观察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临床分组对照研究,将筛选的9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其意愿和病情,将其随机划分为联合治疗组与置管溶栓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患者50例,置管溶栓治疗组患者49例,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基本一致,可比性充分。对置管溶栓治疗组采取单一的置管溶栓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联合治疗组患者首先采取机械性血栓清除治疗,然后再对有需要的患者联合应用置管溶栓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的有效血栓清除率基本一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溶栓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比置管溶栓治疗组患者更短,同时尿激酶用量也显著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单一的置管溶栓治疗相比较,机械性血栓清除联合置管溶栓治疗虽然有效血栓清除率无明显的波动和变化,但是其能够大大缩短患者的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尿激酶用量,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机械性血栓清除;置管溶栓

【中图分类号】R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0)11-036-02

本研究通过对5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机械性血栓清除联合置管溶栓治疗,大大缩短了患者的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减少了患者的尿激酶用量,一下为具体的研究情况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起止时间为2017年9月到2018年12月,研究对象为期间收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共计99例。根据患者意愿和病情,将其随机划分为联合治疗组与置管溶栓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患者50例,置管溶栓治疗组患者49例。分组后联合治疗组患者平均年龄(59.92±13.22)岁,男18例,女32例,腿肿时间(5.17±2.66)天,左下肢36例,右下肢14例,中央型13例,混合型37例。置管溶栓治疗组患者平均年龄(63.43±14.04)岁,男19例,女30例,腿肿时间(5.03±2.36)天,左下肢39例,右下肢10例,中央型15例,混合型34例。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基本一致(P>0.05),可比性充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未经治疗的初次诊断的累及髂股静脉的血栓;(2)发病时间≦14天;(3)无抗凝溶栓的禁忌症;(3)预期寿命>1年;(4)对研究完全知情,自愿参与;(5)单侧肢体发病,血栓类型为中央型或混合型。

1.2.2 排除标准

(1)既往有深静脉血栓病史或进行过抗凝和或溶栓治疗;(2)严重造影剂过敏;(3)严重的心肝肺肾基础疾病,严重贫血,对血管腔内治疗无耐受性。

1.3 方法

对置管溶栓治疗组采取单一的置管溶栓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联合治疗组患者首先采取机械性血栓清除治疗,然后再对有需要的患者联合应用置管溶栓治疗。两组患者均首先进行下肢静脉造影、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同时血栓清除治疗完成后如合并髂静脉狭窄超过50%,则进行球囊扩张与髂静脉支架置入治疗。机械血栓清除术、置管溶栓的具体方法如下。

1.3.1 机械血栓清除术

是患者保持俯卧位,经超声或路图引导,穿刺患侧腘静脉,对于存在穿刺困难的患者,可以改为健側股静脉穿刺。将6F穿刺鞘管置入血管腔,静脉肝素化后,由鞘入导管。导管与泥鳅导丝配合穿过血栓部位,进入下腔静脉无血栓段。通过造影进行情况确认,一切无误后,交换0.035inch 260cm硬滑导丝,由导丝入120cmSolent Omni Angiojet导管。将Angiojet调为power pulse模式,提前配置好尿激酶,25万U尿激酶+100ml生理盐水,将配置好的尿激酶从远端向近端喷洒,确保喷洒过程能够覆盖血栓全程,然后将导管撤出。暂停操作30min,等待血栓完全溶解。然后再调为抽吸模式,以0.25万U肝素+500ml生理盐水作为灌注液,调整位置至血栓相距1cm出,执行抽吸操作,抽吸速1-2mm/s,有血流的血栓,抽吸时间不超过240s,无血流的血栓,抽吸时间不超过480s。抽吸后,依然存在残存血栓的患者,进一步予以置管溶栓治疗,溶栓时间1-2d,尿激酶用量控制在60-80万U/d。

1.3.2 置管溶栓治疗

采用上述同样方法穿刺,将6F穿刺鞘管置入血管腔,由泥鳅导丝配合导管穿过血栓段,进入下腔静脉无血栓段,静脉造影确定无误后,交换硬滑导丝,根据血栓长度选择导管工作长度10cm、20cm和30cm的5F UniFuse溶栓导管,在导丝引导下完全插入至导管头端插过血栓近心端,退出导丝连接高压注射器,高压注射器内加入25万U尿激酶+50ml生理盐水,高压冲击溶栓后,换入溶栓导管自带的封堵导丝旋紧尾部,使导丝头部堵住溶栓导管头部。操作完成后,患者返回病房,依然需要使用微量泵予以尿激酶进行持续用药治疗,每天剂量控制在60-80U,一般情况下连续用药3天到4天,病情需要可以将用药时间调整为5天到7天[1]。定时测量患者的凝血功能及血红蛋白变化,每天或每2天进行一次静脉造

影,观察溶栓管头端位置。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了<1.00g/L,同时血栓完全溶解或两次造影相比血栓没有任何变化,便终止治疗。

两组患者术后根据需要,进一步予以其他药物进行配合治疗。

1.4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有效血栓清除率。

(2)观察两组患者的尿激酶用量、溶栓时间、住院时间等。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与x2检验。P>0.05为数据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有效血栓清除率为90%(45/50),置管溶栓治疗组患者的有效血栓清除率为83.67%(41/49),虽然联合治疗组有效血栓清除率略高于置管溶栓治疗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基本保持一致(x2=0.26,P>0.05)。

但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溶栓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比置管溶栓治疗组患者更短,同时尿激酶用量也显著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参表1)。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最常见的深静脉血栓类型,发病率较高,而且对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威胁非常大,其一般性的症状表现为下肢突然肿胀,局部疼痛,尤其是在站立过程当中,疼痛情况会明显的家具[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可能延伸至下腔静脉,或堵塞肾静脉,造成肾功能衰竭,引发死亡。药物抗凝是治疗该病的一般方法,可以预防和延缓血栓病情的发展,但是却不能及时、有效的清除血栓[3]。介入治疗手段的出现,则使得血栓的清除变得更加高效,置管溶栓是较早出现的介入治疗方式,其疗效显著、确切,但治疗过程较长,机械性血栓清除治疗的出现,进一步加快了血栓清除效率,通过联合置管溶栓,可以对患者起到最为快速、理想的治疗效果[4]。

本文的临床研究结果证明,与单一的置管溶栓治疗相比较,机械性血栓清除联合置管溶栓治疗虽然有效血栓清除率无明显的波动和变化,但是其能够大大缩短患者的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尿激酶用量,具有推廣价值。

【参考文献】

[1]玉素甫江·买塞地,慈红波,方青波,等.机械性血栓清除联合置管溶栓在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J].国际外科学杂志,2020(03):157-163.

[2]孙鑫国,陈堃昊,胡章,等.机械性血栓抽吸和置管溶栓对87例急性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静脉功能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58(01):26-30.

[3]李云松,刘向东,李亮,等.AngioJet血栓抽吸术在机械血栓清除联合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价值[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9(06):509-511.

[4]蒋鹏,李金勇,程志远,等.机械性血栓清除术结合导管溶栓治疗骨折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8,58(16):81-83.

作者单位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专业血管外科  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