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人民的坚强与自信

2020-09-10胡跃宁

巴蜀史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汶川抗击武汉

胡跃宁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和崛起的先决条件,除了看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富有的物力、财力、人力,更要看这个国家的希望与未来,看这个国家人民有多少的自信力、凝聚力、能动力。

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人亦是如此。不管你年龄大小,不管你有多强悍,不管你有多健壮,当面临生死存亡的大灾大难,你绝望了吗?你动摇了吗?你丧失一个人应有的信念与信心了吗?

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一個有着优良文化传统的中国,从来不缺的就是这个国家、民族的信仰与信念、坚强与刚毅、团结与凝聚、拼搏与奋斗。

公元2020年新年伊始,中国——这个伟大而优秀的国度,开年就注定要被世人关注。世界聚焦中国,中国聚焦武汉。

对于一个新年的到来,人们准备了那么多的新春贺词,有那么多的期盼、祝福与愿景。返程回乡,举杯畅饮,共叙新春。

谁曾想到,新冠病毒像一条横空出世的洪魔妖孽,龇牙咧嘴、张牙舞爪在人们头上盘旋,浸染着全中国每一个人的心。

中国人吓到了吗?胆怯了吗?退缩了吗?没有,绝对没有!

1998年中国特大洪灾,持续的暴雨,水漫为患。长江、嫩江、松花江等江河告急。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4省以及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持续、特大的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

洪灾面前,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英勇的几十万人民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人墙。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面对肆虐的洪水,更显出我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里,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在闪烁。人民解放军的后盾就是坚强的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战胜洪水,就是中国人民的坚强与自信!

作为一个中国人,谁都不会忘记2003年发生在我国的那场抗击“非典”的全民战争。面对非典型肺炎这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旋律又一次在人们心中涌动,在祖国大地回荡。一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斗在全国打响,进入攻坚时刻,一座抗击“非典”的伟大长城,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最值得尊敬、崇敬的是我们的广大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危难时刻,是他们挺身而出,不辱使命。“这里危险,让我来。”第一批“扫雷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优秀共产党员邓练贤以自己宝贵的生命,为广大医护人员树起了旗帜。“选择了从医,就选择了奉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丁秀兰以身殉职,用生命实践了自己的誓言。“医院就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去?”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昼夜坚守在最前沿。

为抗击“非典”,全国各地,人不分男女老少,地不分东西南北,都筑起一道抗击非典的堤坝;工人、农民、军人、干部、学生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抗击“非典”守望相助,默默奉献。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用凝聚力,聚沙成塔,集孤弱为伟大,是我们的生命力和自强不息的坚强与意志。

2003年春天,中国人民携手铸就了抗击“非典”的英雄雕塑,同心谱写了民族精神的恢宏乐章,书写出一部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抗击非典,就是中国人民的坚强与自信!

来不及半点思考,地动山摇,一场毁灭性的灾难瞬间,降临于四川汶川,时间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8分04秒。

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中国,中国的目光聚焦到四川汶川。那同样是一个让全中国人民刻骨铭记的一年。

汶川,那惨烈的一瞬,那些遇难的同胞,令山河哭泣,令江河同哀;汶川,牵动了全中国人民及海外同胞的心。这无疑是人类史上最为悲惨的一页,无辜的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被突如其来的灾难推向未知的死亡。

地震发生后,中国军队迅速反应有效组织,一场世界范围内尚无任何先例的大规模非战争军事行动在灾区全面展开,几十万大军从全国各地迅疾赶赴灾区。

中国加油!汶川加油!这是一句喊出中国人内心想表达的心声。有多少的志愿者徒步走向汶川;有多少的汇款单飞向汶川;有多少的抗震救灾物资运往汶川。只要能为汶川做到一点力所能及的事,都是一种心灵的慰藉;每一个行动都是发自内心的祝愿与祝福,表达的只有一个心愿:汶川挺住!

在大灾大难面前,民族精神不倒,展示的是一个伟大民族在灾难面前的镇定、自信和战胜自然灾害的决心和能力。

回想汶川的浴火重生,印证着这样的豪言: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抗震救灾,就是中国人民的坚强与自信!

2020年发生、蔓延的这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14亿中国人的心。我们又看到了迷彩服人民子弟兵的影子,看到了新疆、四川、贵州、山东、江西等多个省(市、区)医务工作者们携带防护服、消毒药物、药品、口罩等防疫物资集聚武汉。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全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战斗还在进行。令人欣慰的是,面对这样的疫情,除了积极应对、有效防控外,没有出现恐惧,没有出现恐慌。在5G大数据时代,人们每天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关注最新新闻,关注时事报道,关注权威发布;随即将看到的有效控制疫情最新信息、最新进展,有效防控措施及方法发给朋友、发往朋友圈,传递着友情,传递着大爱。

这是一个不同于往年,且更有意义与回味的年。“今年过年很有特色,过了一个标标准准的鼠年。人们都钻进洞里,趴在窝里,竖着两只耳朵,鼓着两只眼睛,静静地观察外面的异常动静。谁也不敢到处晃悠!因为外面来了一只怪异的、凶猛的大猫。坚持就是胜利!注定了,我们要过一个‘胆小如鼠’的鼠年;注定了,我们要过一个戴了口罩只露出‘贼眉鼠眼’的鼠年。祝大家鼠年身体健康像硕鼠,聪明伶俐像鼹鼠,活泼可爱像松鼠,收获多多像田鼠,事业飞腾像飞鼠,天天快乐像米老鼠!万事顺遂!庚子安康!春节快乐!”除了对编这条新春祝福短语者的天赋赞叹外,我还看到了人们面对疫情幽默与乐观、情趣与从容的心态。

没有出现恐慌恐惧,没有出现抢购囤积;没有人在大街小巷喧嚣闹腾,没有人在公共场所穿梭不息。人人宅在家中发新春拜年短信,除了满满的春节祝福还有那么多关心、关爱的嘱托,温暖人心,鼓舞斗志。

“国家有难,咱不添乱。坐在家里,就是贡献。亲戚不走,来年还有。朋友不聚,日后再叙。保护家人,保护亲友。打赢这场仗,以后天天是春节!祝亲们:身体健康!”读这样的段子是不是很让人感动又温暖。

“历来是人类把动物关进笼子,这次是动物将人关进笼子,而这个笼子是人类自己编制的。”这样的段子读完不仅是一种感悟还是一种警醒。

有一个抖音特有创意。点开视频,出现在眼中的是这么一段话:假如钟南山院士说可以出门了……随即画面出现的是铺天盖地的鸡在奔跑、放飞、狂飞。

城市空旷了,人烟稀少了,道路畅通了,地铁、公交、的士虽然照常运营,可是乘客却寥寥无几。整座城市进入“休眠”状态,所有人都宅在家看书、看文艺节目、看娱乐片,做着自己平时没时间做的事,享受着平时忽略了的岁月静好。

停下脚步未必不是好事,“休眠”是为复活做准备。“休眠”是一种沉默,一旦暴发,那就是每一个人的激情绽放,将会化作岩浆遇火星般的燃烧。那时,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战斗将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将会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欢欣鼓舞,會更加地享受新的生活、珍惜美好的日子。

有一条未经证实的消息:“今天,是武汉封城的第六天。昨晚的大武汉暴发了,间或也有人说“武汉人疯了”。约近20时,我正在与上海的朋友微信语音通话,突然听到一阵阵‘武汉加油!’的喊声在楼宇之间此起彼落,再一看院里家家户户打开窗户,大家慷慨激昂地唱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我和我的祖国》。随着歌声,人们一次又一次地、如痴如醉地高喊‘武汉加油!武汉加油!’,喊声一直延续了十多分钟。开始我以为它只发生在我们百步亭小区,过后我了解到,不仅是百步亭,不仅是汉口,整个武汉三镇都在同声高唱。朋友,我想你一定见过世界杯足球赛场上震天的狂吼和壮观的人浪,可那只是在一个球场上,而这却发生在一个人口千万量级的大武汉!

让那些笑‘武汉人疯了’的人去说吧,不信邪的武汉人原本就不在乎。在关键时刻,总得有人振臂高呼、挺身而出,尽管这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上不了阻击新冠的战场,帮不上多大的忙,但他们献出的是一颗颗滚烫的赤子之心。武汉人在歌声中失去的只是自私与恐惧,得到的将是这场新冠阻击战的伟大胜利。我相信,昨晚的武汉,创下了900万人自发合唱的世界吉尼斯纪录,它必将载入史册,它反映的是国人的心态与向上的精神。”

不想质疑这条短信的真实性,也无须知晓出自谁之手。无论是发布者,还是转发者,都在给一个国家的人们鼓舞士气、增加力量,这就是我们可爱的中国人。

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直至取得全面的彻底性的胜利,这就是中国人民的坚强与自信!

清晨,那轮鲜红的太阳冉冉升出海平面,升上高高的山顶,照亮山川河流,照亮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中国,一座坚不可摧的雄伟长城,将永远屹立于世界东方!

猜你喜欢

汶川抗击武汉
《众志成城 抗击肺炎》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抗击疫情·共迎青山绿水
抗击新冠肺炎专题报道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月赛优秀作品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曲奏汶川情花开时代梦
“5·12”汶川大地震10年记(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