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络磺钠氯化钠与西咪替丁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2020-09-10温敏彦

康颐 2020年2期
关键词:安全性

温敏彦

【摘要】目的:研究卡络磺钠氯化钠与西咪替丁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本院8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开展研究,标本纳入时间为2018年11月-2019年11月,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分别使用西咪替丁治疗和使用西咪替丁和卡络磺钠氯化钠进行联合治疗,对比治疗成效。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且和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所进行的治疗中,西咪替丁和卡络磺钠氯化钠的联合应用能够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卡络磺钠氯化钠;西咪替丁;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安全性

上消化道出血指的是在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所产生的出血状况,出血部位主要有胃、十二指肠、食管、胰腺以及胆道等。在临床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消化道急症,经常会产生呕血以及大量出血的症状。最近几年,虽然在临床中对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的质量越来越高,但是这种疾病的死亡率依旧很高。对此,探索出科学有效的药物来使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缓解并且降低这种疾病的死亡率是非常重要的[1]。本文的主要目标就是研究卡络磺钠氯化钠与西咪替丁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8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开展研究,标本纳入时间为2018年11月-2019年11月,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參照组男、女患者各22例和20例;平均年龄为(43.02±17.23)岁观察组男、女患者各23例和19例;平均年龄为(43.21±17.14)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存在障碍以及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不存在穿髓点以及血液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均知情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存在心肺功能障碍患者以及处在哺乳期以及妊娠期妇女。

1.3方法

1.3.1参照组

本组使用2毫升西咪替丁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8427;生产企业: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进行治疗,并且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当中对其实行静脉推注,按照患者的病情以及出血状况对用药量进行合理调整。

1.3.2观察组

本组使用西咪替丁和卡络磺钠氯化钠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0008;生产企业:华仁药业(日照)有限公司)进行联合治疗,用量为100毫升,对患者实行静脉滴注。

1.4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状况,主要包括恶心、晕眩、口干、腹胀;并且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对患者的腹部进行按压之后并没有产生出血、黑便的状况;有效:患者的活动性出血症状消失,临床症状显著好转;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没有产生变化甚至更加严重。

1.5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1.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并开展t检验;以%表示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并通过百分数的形式进行表示,并实施卡方检验,如果统计值P值小于0.05,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并发症状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参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这种疾病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胃癌、消化道溃疡等。如果患者的消化道表现为出血状态,患者则很有可能会产生咳血、恶心的状况,如果患者的消化道出血量超过55毫升的话,则会产生黑便的现象。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来说,临床中对于这种疾病所进行的治疗通常是使用具有止血作用的药物以及抗胃酸等药物进行治疗。在临床中,最为常见的药物就是西咪替丁和卡络磺钠氯化钠[2]。

西咪替丁是一种特异竞争性受体H2受体拮抗剂,能够对酚酞胃泌素以及组胺的分泌进行有效控制,进而降低胃液的分泌量。西咪替丁可以对胃液以及胃酸的分泌进行有效控制,进而减少患者的胃酸分泌量,使上消化道的止血效果得到保障。在对患者所进行的治疗中,加入西咪替丁治疗,能够对患者的胃黏膜进行有效保护,强化胃黏膜的抵抗程度。但是,西咪替丁的止血效果并不显著。卡络磺钠氯化钠是一种磺酸钠和肾上腺素的复合物。能够对毛细血管的弹性进行强化,削弱细胞的通透程度。在使用卡络磺钠氯化钠对患者所进行的治疗中,能够在不对患者心率以及血压产生影响前提下,强化毛细血管的抵抗程度。进而使止血作用获得充分展现,提高治疗效果。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能够使毛细血管以及其周围的组织变得更加稳定,有利于降低酸性黏多糖[3]。可以进一步降低出血的时间,进而实现止血的目标。这对于促进患者平滑肌的收缩以及对患者的水肿进行有效缓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这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可以使纤维蛋白产生转化,进而对出血点进行堵塞,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且和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所进行的治疗中,西咪替丁和卡络磺钠氯化钠的联合应用能够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西咪替丁联合卡络磺钠氯化钠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其治疗效果非常显著,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卢红霞,杨行星.卡络磺钠联合西咪替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53(15):535-536.

[2]郭昭丽.卡络磺钠联合西咪替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平均止血时间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9,23(22):244-245.

[3]鲍磊,马进,严明科等.泮托拉唑联合卡络磺钠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对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8,56(4):320-321.

猜你喜欢

安全性
细节护理在老年人健康体检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分析
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两种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比较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进近程序间隔安全性评估模型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