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

2020-09-10叶建

巴蜀史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珙县宜宾市矿山

叶建

2020年刚刚开始,一个城市成为关注的焦点,一些人成为我们关心的对象,一种职业让我们敬佩,一群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人让我们感动流泪!

警报拉响全员皆兵

原以为疫情离我们很遥远,却在不知不觉中,新冠肺炎疫情已向全国蔓延,一步一步向我们逼近。1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I级响应措施的通知》,警报拉响,宜宾市矿山急救医院立即进入紧急状态。

宜宾市矿山急救医院作为四川省县(市、区)级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迅速启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应急预案》,成立以院长、党总支书记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并成立救治专家组、救援组、后勤物资保障组及消毒隔离防控组,明确工作职责,提出工作要求,坚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确保发生疫情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以控制疫情蔓延扩散。

每个人都希望不好的事永远不要来临。但是,有时理想会被现实打败,就如新型冠状病毒一样,昨天还在千里之外,一转眼就已发生在我们身边。

雷某,32岁,男性,1月23日晚从武汉乘动车到重庆,当日拼车换乘至珙县。到达珙县后,思子心切的雷父骑着摩托把他接回了家。回到家后,雷某身体已出现不适症状。雷某说:“当时他已知道疫情通报,对照自己有点感冒的症状,心里开始担忧,到家后就让家人给村里报告。”1月24日,雷某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呼吸困难症状。情况层层上报后,当日上午10时许,宜宾市矿山急救医院感控科科长江承琼接到珙县疾控中心电话,告知珙县恒丰乡出现一名疑似患者需要医院出诊。

疫情就是命令。矿山急救医院随即派出1名医生、1名护士跟随出诊车,经过4小时颠簸,于当日下午14时许将雷某接到医院,并立即对雷某进行相关检查。经过宜宾市级专家和珙县县级专家会诊后,矿山急救医院用专用车将其转运至传染病区进行隔离治疗,并将收治疑似病例情况立即上报珙县卫健局和珙县疾控中心,珙县疾控中心第一时间对其采集核酸送检。

在矿山急救医院传染病区,隔离治疗的雷某由6位护士、1位医生组成的治疗小组负责对其治疗,雷某精神状态良好。1月26日24時,经专家组评估确认,矿山急救医院收治的疑似患者雷某为宜宾市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为武汉返回珙县的输入病例。为让患者接受更好治疗,帮助其早日恢复健康,1月27日,矿山急救医院用专用救护车将雷某转往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隔离治疗。2月9日,雷某在经过精心治疗后,成为宜宾首批成功治愈出院的患者。

大敌当前主动请战

新冠病毒传播速度超过我们想象,不仅出现在湖北,全国各省也开始发生疫情。1月24日下午,四川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根据一级应急响应要求,全省各市(州)立刻行动,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全力阻止疫情扩散蔓延。宜宾市矿山急救医院作为四川省县(市、区)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其传染科自然成为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由于事发突然,情况紧急,矿山急救医院急需挑选业务骨干支援医院传染科。

经统计,矿山急救医院主动请战人员达47名,其中15人已于1月24日、1月28日分两批奔赴传染科隔离区,参与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医院以6名护士、1名医生作为一个治疗小组,负责1名隔离患者的治疗。主动请战人员中,有党员,也有普通医务工作者,绝大多数属于“90后”。他们说:“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我们的使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是我们的唯一目的,只要穿上了战衣,就会勇往直前奋战在第一线。”

可爱的一线白衣战士

宜宾市矿山急救医院副院长、医院救治专家组组长、共产党员邓德宏被任命为珙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专家组组长,从1月21日开始,他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他第一时间组织县内专家对每一例患者进行会诊,商讨病情,排查疑似病人,讨论诊疗方案,针对疑难患者及时邀请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专家会诊,并将会诊意见上报县卫健局和县疾控中心。每天,他都穿梭在珙县传染病区和三家县级医院,时常在吃饭时,还忙着指导乡镇卫生院对新冠肺炎的筛查、县级专家组的会诊和珙县传染病区的救治工作。疫情在珙县出现后,他没有好好休息过一天,不论何时何地,只要县内出现疑似患者,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对其进行会诊,确保每一位患者诊断的准确性。他每天只能休息3—4小时,有一天,从白天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早上5点,当早上6点接到医院要求县级会诊时,他又立即投入到工作中。他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是他的职责;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救治患者就是他的初心和使命。面对疫情,他选择迎难而上,冲锋在前,把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际行动践行党旗下的铮铮誓言。

矿山急救医院感控科科长江承琼,1月19日刚送完去世的公公最后一程,来不及安抚家人,就于1月21日赶回医院参加战“疫”。当1月24日矿山急救医院收治第一位疑似病例时,她没料到在媒体上听说的新冠病毒会蔓延到自己身边。医院安排她对前来支援传染科的医务人员开展防护培训,她十分担心因某个细节未做好,造成直接面对患者的医护人员感染。为把工作做得更实、更细,避免医护人员感染,她把防护用品穿脱流程的每个步骤认真演示一遍,然后让传染科每个人按演示步骤再操作一遍,最后人人过关,她才放心。大年三十晚,江承琼没有回家和家人一起收看春晚,她在办公室收集、更新新冠病毒肺炎防控知识,完善发热门诊、留观室、隔离病区的相关管理制度,直到凌晨1点,她才带着倦意回家。

矿山急救医院护理部干事、共产党员刘小燕,主动请缨上前线,与一线战友并肩作战。1月28日,在出发前的那刻,她才告诉丈夫:“我马上要去传染科支援了,可能半个月都不能回来,家里的事就交给你了。你要把爸爸妈妈照顾好,提醒他们穿暖防寒。小宝最喜欢的玩具放在卧室的抽屉里,平时你们尽量不要外出,若遇急事要出门记得戴好口罩,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千万别感冒。如果他们问我到哪里去了,你别说我去前线支援了,就说我外出学习去了。这些你一定要记住!”

刘小燕丈夫是本院的一名内科医生,作为一名医务人员,他懂得医护人员的辛苦,也知道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妻子作为一名党员,应该挺身而出上前线。但是,他还是放心不下,担心妻子在抗击疫情中哪一点做得不够好,不能较好完成任务,辜负组织的期望。他本想当面叮嘱妻子,可还没等“你要小心点,注意防护,我等你平安回来”这句话说完,妻子已挂断电话,踏上了开往前线的车。

矿山急救医院外科副护士长、共产党员罗燕,1月26日,向护理部递交请战书,主动前往传染科支援。1月28日,她作为第二批支援人员,与其他5名同事一道前往传染科,参与新冠肺炎预防及治疗工作。她每天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在隔离区奔忙,不仅要给患者做治疗、护理,还要照顾她们的饮食;每班坚持下来,当脱下防护用品时,穿在里面的衣服都已经湿透。作为一名党员,她掷地有声地说:“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我必须到一线,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我要用实际行动兑现党旗下的铮铮誓言。”

矿山急救医院传染科副主任医师齐兵,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其中最小的女儿才4个月。

从1月21日返回工作岗位至2月16日,他已连续27天没有回家,没有见到妻子和孩子。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他来不及顾及家庭和自己的亲人,反而让家中的妻子时刻牵挂。为了不让他担心,每次和他视频连线时,妻子总是笑呵呵地说:“孩子都很乖、很听话,我们都很好,你就放心吧。”虽然心中那句“你什么时候回家?”始终没有说出口,但她真希望这次疫情早点结束,让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早点回家团聚。

矿山急救医院传染科护士长刘安美,今年53岁,从1985年参加工作至今已35年,是这次在前线抗击疫情中工龄最长的护士。刘安美像母亲关爱自己孩子一样,叮嘱年轻护士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提醒他们下班后要向家人报平安,让亲人放心。她还时常安慰鼓励这些战斗在一线半月没回家的孩子们,让他们感到一种家庭的温暖。她说:“这场疫情让孩子们迅速成长,他们毫无畏惧地站在最危险的一线,成为保护别人的战士。我作为长辈,只要我在,就一定把这些孩子看好,保证他们平安回家。”

矿山急救医院传染科副护士长杨洁,在她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中,有一位3岁的小女孩是疑似患者,让她倍加呵护。为防止交叉感染,小女孩被獨自留在隔离区治疗,由于没有父母陪伴,女孩哭闹着要找父母,根本不配合医生。后来,杨洁就和同事一起哄着孩子:“孩子你喜欢奥特曼吗?”“喜欢!”当孩子点头不哭时,她又继续说:“你的爸爸妈妈变成奥特曼了,他们已经全副武装,要去消灭坏人了。”接着杨洁和同事们又变成奥特曼的声调与女孩做游戏,小女孩情绪逐步稳定下来。每天除哄着孩子,还要为她喂饭、冲奶粉、换衣服裤子。这些对杨洁来说驾轻就熟,因为平时在家里,她也要为自己4岁的儿子做同样的事。

矿山急救医院传染科护士郭倩,2020年除夕夜,休假的她正和家人吃团圆饭。突然她接到科室电话:“科室收治一名疑似患者,请全体医护人员立即赶回医院。”她立即放下碗筷,来不及和父母道别,在第一时间赶回医院。从1月24日除夕到2月7日,她已经15天没有回家。每天她必须全副武装穿好防护服,进入隔离区护理患者;对于无法自理的患者,还要为其更换衣物、喂食、排解大小便。在4个多小时的工作时间内,她要克服缺氧造成的头晕。每当她走出隔离区,脱下厚厚的防护服,取下口罩后,脸上留下的是清晰的口罩印记。

像他们一样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长期不能回家,冒着被感染风险的医护人员还有很多很多,他们都是值得称赞的勇士!虽然防护面罩、口罩遮挡了他们的脸,但人们仍然记得他们的名字:倪备、郭倩、杨柳、杨倩、彭凤莎、何小梅、冯娅、李秀林、陈庆、孙钰沁、闫方雪、周雪、陈建英、肖舜雅、张燕、王静、赵梦、王林、邹文文、邹小英、蔡长芬、刘安美、杨洁、罗燕、刘小燕、齐兵、唐林、吴灏、周娜、尹婷、吴定琼、何均梅、朱利萍、吴学秋、李洋、蒋华平、李廷东。他们,也是最可爱的人。

物资告急多方支援

“我们不怕冲锋,只希望冲锋的时候,手里能有武器。”由于疑似病例增加,定点医院收治的疑似病例也随之增多,造成全国各地收治疑似病例定点医院防护口罩、防护服、隔离衣等防护物资紧缺。宜宾市矿山急救医院也不例外。1月29日,宜宾市矿山急救医院出现防护物资严重不足,预计到1月30日,一线医护人员将没有防护服、隔离衣可穿,严重影响疫情防治工作。面对防护物资紧缺,医院及时发出捐赠公告,希望社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提供帮助,同时积极向珙县人民政府和珙县卫健局反映,争取政府支持。

1月29日,珙县人民政府知晓情况后,及时向矿山急救医院提供70瓶84消毒液、50个M99口罩、1400个一次性外科口罩、1瓶二氧化氯泡腾片、80瓶酒精、28瓶免洗手消毒液、140套一次性医用防护服、90个KN95口罩、500双橡胶手套和3个手持式红外线测温仪。但防护面罩的缺口仍然很大。医院的青年志愿者就自己动手,把从权威网站上学到的制作防护面罩的方法,及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选用胶片、泡沫胶布、订书钉和松紧带为材料,很快就自制防护面罩100余个,缓解了燃眉之急。

曙光就在前方

2月5日,经复查和专家会诊,3岁小患者符合解除隔离条件,转为留院医学观察。

2月13日下午,天空放晴,和煦的阳光洒向大地,田野里、山坡上一片春的景象。在医院传染科门外,矿山急救医院党总支书记、工会主席、纪检组组长刘征一行,正等待3岁小患者付某出院。当一行人看见她高兴地走出院区那刻,大家都为她高兴,并对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由衷敬佩。刘征将医院特意购买的芭比娃娃送到小女孩手中,并代表全院职工,祝福她健康快乐成长;希望她好好学习,长大后争取成为国家栋梁,报效国家、回报社会!

从1月21日至2月19日,矿山急救医院共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7例,其中解除隔离治疗出院5例,确诊2例转往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经精心治疗,均已解除隔离治疗出院。门诊医学留观7例,经会诊符合解除观察标准均转为居家观察。目前,珙县没有发生二代感染病例,坚决做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同时确保了医护人员零感染。

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难倒英雄的中国人民,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共克时艰,一定能打赢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猜你喜欢

珙县宜宾市矿山
绘就美好矿山五彩画卷
繁忙的矿山
绘就美好矿山五彩画卷
矿山的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