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探讨

2020-09-10侯捷王金鹏

现代教育探索(万知) 2020年2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大学生

侯捷 王金鹏

摘要:现如今,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逐渐增加,高校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学生人数增多,毕业生数量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给就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如果科学的指导大学生就业创业就成为高校关注解决的重点问题。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高效应用,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提出了新的方向。为此本文就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情况进行阐述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渐增多,201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820万,201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30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从这一庞大的数字也可以看出,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是极大的。在民生问题中,就业是至关重要的内容,为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1],国家提出“互联网+”助力大学生就业,鼓励大学生依托互联网+优势实现自主创业,政府、高校给予学生一定的创业支持和鼓励,实现多渠道、多种方式的就业创业。

二、互联网+概述

互联网+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利用互联网资源与平台实现在线上对传统行业进行推广。互联网+就是利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结合,依托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模式,也依靠互联网技术对传统经济模式、结构进行升级改造。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也迎来了好的发展时期,互联网产业也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互联网+实体经济的结合,能够促进消费需求,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就业创业,更好地推动经济增长与发展。

三、互联网+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影响

(一)互联网+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带来的机遇

1. 就业创业就会增多

当前互联网技术在社会各方面深入,为就业创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如共享单车、饿了么外卖等平台的出现[2],给就业创业提供了极大地机会。从人社部公布的大学生创业人数来看,我国的创业人数逐渐增多(如表1),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新的就业形式。

2. 就业创业平台大,公平性强

截止2019年6月,中国网购用户人数达到63882万人。互联网为创业提供了丰富的平台,互联网经济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通过网络平台,社会公众能够平等的发布和接收信息,传统就业创业中女性处于不利地位的情况也日渐发生变化。互联网+时代下,所有人的竞争都更加公平,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投入到创业中。

3. 创业政策力度大,氛围浓厚

为积极落实就业促计划,创业引领计划的政策,政府部门、社会、高校都需要增加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扶持,比如简化大学生创业的审批、办证手续,为大学生的创业开辟绿色的通道等,使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门槛得以降低。同时落实和优化创业服务的配套政策,提供创业的资金支持,减少税费等。高校也开始建立创新创业学院,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创业基地、创业园等[3]。政府、高校开办多样化的互联网+、创业大赛,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并受益,通过比赛促进学习和创业,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二)互联网+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带来的挑战

1. 创业缺少经验支持与指导

互联网+时代使传统运营管理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旨在为客户提供全新的体验与服务。大学生创业缺少现有的运营管理方法和模式,并且也没有成熟网商的经验可以借鉴,创业全凭自己摸索,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障碍。所以在大学生创业时,必须加强学习,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创新。

2. 网络信息复杂,诱惑繁多

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其中也存在着暴力、色情、假冒、诈骗以及违法乱纪等负面信息,对于刚刚创业的大学生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大学生刚进入社会,阅历经验不足,对于信息的甄别、诱惑的抵御能力不强,信息甄别出现错误后就容易进入歧途,使创业陷入困境,甚至造成创业失败。所以在就业创业中,大学生一定要掌握在复杂、多样化信息中辨别准确真实信息的能力,在面对诱惑时能够保持冷静。

3. 竞争能力不强,容易受挫

大学生步入社会,竞争力远不如久经商场的商人,在选择和投资就业创业项目时,研判经验不足,对于市场的调查不到位,前期准备不足,看到他人就业盲目跟风。在创业过程中出现融资渠道不佳、团队成员分工不明确、经营管理不到位等挫折[4],在连续的困难打击下,就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无法冷静有效地应对,抗挫折能力较差,容易被挫折打倒。

四、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策略

(一)完善就业指导与管理平台体系建设

通过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平台、管理体系,使更多的招聘信息、实习通告等发布、传播。并且在平台中建立就业创业政策版块,发布国家以及各地区政府颁布的最新政策。同时设立信息公告栏以及答疑界面,并对创业公告进行及时的更新,在疑问解答界面对常见问题的答复进行刊登,为学生的查阅提供便利,减少咨询的时间。此外,就业指导和管理平台要为创业者、招聘者提供双向服务,用人单位通过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宣传企业视频,并对投递的信息进行实时浏览,利用平臺将应聘学生的招聘结果告知学生,让招聘企业与学生之间能够有效的衔接。高校科学统计分析就业指导平台中招聘信息的浏览和转载量[5],及时总结平台用户的意见,对就业指导与管理平台进一步优化完善,顺利实现服务效果。

(二)发挥校友资源优势

在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中,校友资源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优秀的校友有着丰富的就业经验和创业经历,并且多年的社会打拼也积累了一定的人脉,能够为母校毕业生走入社会提供一条光明的道路,让毕业生顺利就业。校友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经验,为相同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强化其就业能力。优秀的创业校友可以为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提供实训、就业的机会,使学生的就业渠道得以拓宽,不仅使学生的就业创业需求得到满足,也能够帮助企业解决优秀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实现双赢。成功创业的校友可以将创业资源,如资金、人脉、运营方法等提供给有创业需求的学生[6],提高其创业的成功率。此外,还可以建立优秀校友和创业校友的微信群,学生结合自己就业创业中的问题进行咨询,通过线上交流的方法使校友与在校学生能够更好的互动、学习。

(三)组织就业创业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近些年来,就业人数增多,竞争激烈,很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压力过大,导致出现心理问题,为此高校可以就业指导平台、微信以及微博等将就业求职的相关要求、经验进行发布,如制作简历的方法、获得求职的相关技巧、在求职过程中怎样减轻自己的压力等,提供就业创业的专业指导,强化学生心理辅导。对于高校辅导员要密切关注不就业、求职屡次受挫的学生,及时与其交流,帮助其解决心理障碍,使其抗挫折的能力得到提升。高校心理咨询专业教师不仅要进行线上的心理知识宣传,还可以开展线下的毕业班辅导,让毕业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顺利就业创业。

(四)科学进行学生职业测评与规划

为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就业效果,帮助学生对自身的职业进行定位,科学的进应聘,需要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职业测评与规划。以就业平台为指导,建立职业测评版块,定期对学生进行职业测评,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爱好、目标等,为学生的就业以及未来发展规划提供便利[7]。同时,学校要结合学生的测评结果将相关的职业能力需求提供给学生,使学生尽早准备自己的职业规划,明确自身发展目标,更有目的性的努力,减少时间的浪费,使人才更快的成长。

(五)创造专业化就业创业指导队伍

在高校中,专业学科的教师资源是比较丰富的,相比而言,就业创业的教师人数不足,所以需要积极整合辅导员、就业创业教师、优秀的校友、朋辈辅导员等资源建立就业创业指导队伍,同时聘请专家对就业创业团队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可以进行例会探讨、企业实践或者外出考察等[8],使就业创业教师的水平的到提升。对于朋辈辅导员,其与学生在知识结构、价值观等方面是有很多相同点的,因此在交流指导中效果是比较好的,学生的抵触情绪小。所以要注重朋辈辅导员业务水平、沟通交流以及服务说的提升,更好地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指导和帮助。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支持,加快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进程。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到互联网+带来的挑战,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应对,完善就业指导与管理平台体系建设,发挥校友资源优势,组织就业创业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科学进行学生职业测评与规划,创造专业化就业创业指导队伍帮助学生解决就业创业中遇到的困难,顺利实现就业创业,并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就业创业的喜悦。

参考文献:

[1]江晓晖.“互联网+”时代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策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16(01):84-86.

[2]张婕.“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模式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35(08):124-125.

[3]吴松,张浩.“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创新路径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2(11):159-160.

[4]庄舒敏.“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40(05):66-69.

[5]袁凌云,萬丹.“互联网+”时代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9(03):98-99.

[6]章桂芝,康学梅,陈小蕊.“互联网+”时代开启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新征程[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17(09):172.

[7]卢晓.“互联网+”时代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策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36(03):172-173.

[8]乔磊花.“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31(14):28-29+32.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