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健身设施的供给现状与分析

2020-09-10郭楚祎贺子凡王磊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3期
关键词:体育设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郭楚祎 贺子凡 王磊

摘要:北京市为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正在加快群众体育的基本设施建设。为了了解全民健身工程在北京地区的实施和落实情况,本研究以“北京市全民健身设施”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考察法,分析目前健身设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有利于满足群众健身需求,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更好地落实。

关键词:全民健身;体育设施:公共服务

以全体国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儿童为重点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以来,作为国家体育总局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重要举措之一的全民健身工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就[1]。全民健身工程是国家体育总局拿出部分中国体育彩票基金与地方政府和社会方面共同投资,目的是让城乡居民有一个安全,舒适,卫生,科学的体育锻炼环境。北京市为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加快群众体育的基本设施建设,对各区县的街道,社区,乡镇,公园等地均有设置或正在建设的室内外健身活动场地。

为了了解全民健身工程在北京地区的实施和落实情况,本研究以“北京市全民健身设施情况”为研究主题,通过资料文献分析,调查问卷和实地调查的方式,试图更加深入准确了解北京市全民健身的设施建设现状、居民的健身运动的满足情况、居民满意度及设施配备和相关交通建设的情况。

1.研究方法及发现

本研究采用问卷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群众对北京现有全民健身设施的满意度和对健身设施的改进要求》的问卷,后回收有效问卷57份,分析数据指出,群众对健身场地距离近、健身设施种类完备、配套设施辅助有明显的偏好要求,但全民健身设施目前仍达不到群众需求标准。

本研究选择了北京市西城区德胜街道、朝阳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及延庆区新体育中心进行实地调查。三个地区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城郊差异与健身服务差异。其中居民区环境与服务均存在显著差异,近郊地区则具有较为完备的服务管理系统,设施满意度较高,但交通便利情况仍不能达到满意的程度。

2.存在问题分析

2.1全民健身活动场地硬件缺位

符合群众要求的健身场地、器材缺乏,场馆功能单一,利用率不高[2];场地及运动器材的质量差、寿命短,设备陈旧。此外,大众在使用健身设施时,缺乏专业指导,可能造成使用方法错误加剧设施的损坏程度。

2.2建管失衡

专业人才缺乏和专业管理团队缺失,大量的场地设施,快速发展的群众体育事业、繁重的群众体育工作任务,导致基层群众体育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严重不适应[3]。尤其是场馆类的援建项目,得不到合理的管理,很多都被挪作他用,或者本身的功用不能得到應有的发挥,造成巨大浪费。

2.3配套设施不足,交通不畅

大部分健身设施缺乏配套设施,这导致人们在健身时感到不便,削弱了群众的健身意愿。此外,调研显示,人们在运动健身时会将距离作为优先要素考虑,部分健身场地选址距离居民区过远,且周围无交通枢纽,交通不畅,这严重影响了健身设施的利用效率。

3.解决措施

3.1明确部门责任

明确牵头维护管理部门和各相关部门责任,建立完善的公共健身场所和公共健身器材维护管理机制,加大财政经费保障,鼓励市场化运作,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4],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维护管理工作,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全民共享的格局。

3.2充分发挥场地潜力、加强维护管理

充分挖掘现有场地设施资源的潜力,在同一地块上增加临时场地的建设量,使场馆可以灵活应对群众多样化需求,同时配备器材使用指导员,监督引导群众正确使用场馆设施和健身器材。

要加强公共健身场所和健身器材的动态管理,强化相关责任单位的服务保障措施,有效防止并杜绝安全隐患,确保健身场所和器材24小时有人管,对受损的场所和器材及时进行修复,切实为老百姓提供安全、便利、舒适的健身环境。

3.3重点支持建设社区型项目

距离限制与健身需求的矛盾使不少群众不再选择在空闲时间进行健身活动[5]。从问卷所得数据分析,57.89%的受访者表示,距离所住地近(1.5KM以内),提供便利简单器材的场地是首选;另有29.82%的受访者表示希望在距离住所2KM左右,提供运动场馆和场地的区域进行健身锻炼。基于此,我们应该重点支持社区型项目建设。

3.4运营模式、经营模式逐步提档升级

把场地设施建设作为满足群众健身需要的重要方式的同时,借用社会多方力量,采取多种合作方式,改善经营条件。如可借鉴地铁这类交通基础设施,进行PPP模式探索[6],利用社会资本出资建立体育场馆,政府采取租赁或服务外包等多种形式组织场地、人员,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民健身服务。

而在相关器材场地的运营上,也要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健身生活需要,加强规划,逐步对原有的公共健身场所和健身器材进行提档升级,融健身、休闲、生态、文化、娱乐等于一体,树立更好的城市形象,为市民群众营造更加宜居宜业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年鉴(2018).北京:中国体育年鉴社,2019年:40-41.

[2]魏婉怡.北京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管理现状及问题[A].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管理分会.2013全国体育管理科学大会论文集[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管理分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3:3.

[3]王菁,贾洪洲,陈琦,吕树庭.基于DEA模型的中国体育公共服务绩效综合评价研究[J].体育学刊,2020,27(04):67-70.

[4]姜爱华,杨琼.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全过程”绩效评价探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0(03):3-9+43.

作者简介:

郭楚祎(1999.4-),女,山西太原人,汉族,本科在读,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体育管理。

贺子凡,(1998.9-),女,山西太原人,汉族,研究生在读,爱丁堡大学莫雷教育学院,研究方向:体育管理。

王磊(1999.5-),女,山西大同人,汉族,本科在读,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猜你喜欢

体育设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更新研究
比亚迪集团扶贫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对策
探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民健身体系的开展研究
广州: 学校体育设施将向社会开放
探讨体育设施规划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