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勤学苦读 走好教育路

2020-09-10崔晓荣

学生学习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研读勤学

崔晓荣

【摘要】新知改变生活,技高赢得未来。终身学习,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我们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明确要求。

【关键词】勤学;苦读;研读;拜读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一条漫漫长路,行走在路上,就算是踽踽独行,也会留下深深浅浅的串串足印,每一粒生命的细沙都蕴含着一个甜美纯净的梦想,正是因为有磨砺,有撞击,细沙才能在孤独与忍耐中嬗变成颗颗硕大饱满的珍珠。要想走好教育这条路,就要涵养师德,勤学苦读。

在你的心目中,师德是什么?师德是内化于心,师德是外化于形,师德的背后写就的一定是更多的爱心、更大的责任、更重的担当和更长的奉献。

在这里,就要提到大家熟悉的一個人——吴正宪老师,如果请你用一个词定位她的成就,你会用什么样的词语?

吴正宪老师很牛(……)!但是在这里,也请允许我告诉大家:我们所看到的这位全国特级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吴正宪,在1970年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她还不满十六岁,秉持的学历仅仅是初中毕业。

“十六岁”“初中毕业”,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这样的先天不足要给年轻的吴老师带来多少迷茫、困惑和彷徨。是她的父亲教给她:要“从阅读开始,从记录开始”。16岁,正是青春大好的年华,为了弥补自己没有经过系统科班学习的缺陷,吴老师少了许多同龄人的浪漫幻想,多了许多旁人所不知的苦学经历。今天的吴正宪,在小学数学阵地上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家赋予她“小学数学界女状元、领军人物”的头衔,在谈起经验时她总是说:“真要感谢那些年的勤学苦读,为我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功夫!”

勤学苦读,勤学,苦读,学什么?又读什么呢?

先说勤学。学什么?书山有路,学海无涯,今天我们不言其他,只说那些日常我们一直在做、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的“教学常规三大件”:

①听课  特级教师于漪、窦桂梅老师的听课论。平时我们往往会由学校组织听平行班老师的课,听优秀教师的课,我在这里再给大家分享一条:听名师大家的课。听课,其实就是拜师学艺,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去听你所执教学科的所有名师大家的课,听上一年半载之后,你会发现有那么一两位老师是你特别喜欢、想要学习或者效仿的“偶像”。目标明确了,然后跟定偶像,学习研磨,学个三五年,慢慢经历“形似—神似—形神不似”的阶段。

②评课  评课是把听课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梳理归结为理论的一种方式。在评课过程中,针对同一节课,大家会针对课堂的教路、学路、文路、思路和媒体使用情况从不同的角度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这些观点在很多时候恰恰正是经验的分享和思维的碰撞。

③磨课  磨课是什么呢?顾名思义:反复锤炼打磨,就是针对一节课,集中智慧进行反复推敲试讲,直至最后达到理想的课堂效果。去年我们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素养提升培训,设计了一个“磨课”的环节,通过实践证明这种“磨课”方式特别适合我们教师进行学科素养的提升,我们在努力打造一种适合教师自主研磨的一种校本研修模式。

陶渊明有名句曰: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必日有所长。我们讲“学高为师,学为师之骨”,我们讲“亲其师而信其道”,在很多时候学生喜欢你、愿意接受你的引导和教育,往往就是从迷恋你的课堂、佩服你的才华开始的。踏实做好听、评、磨这些环节,打磨自己的学科教学素养,巩固学科本体知识,方能以自身的精彩去赢得学生的喝彩。而最巧妙的以德育人,我想莫过于顺应儿童道德认知“顺从、认同、内化”的转变过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春风化雨了无痕。

再说苦读。读什么呢?人生可读之书、当读之书太多太多,如果你不是一个手不释卷、嗜书如命的人,建议大家可以在工作之余有目的地选择一些与专业发展有关的书籍进行阅读:

①研读课程标准  当下小学有12种版本,初中有8种版本(17年9月部编本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面世,但仍有不少学科教材面临多种教材并存)。异本同考什么是主导?答:课标。课标是教育管理、教材编写、教师教学、评估与考试的的直接依据,它清晰地明确了每个学段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力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熟读课标,有助于我们更为清晰地选择和整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要这样教?”

②通读学科教科书  在课标之外,教科书是教师的首选读物。除了所教年级的教科书之外,还要通读全学段甚至整个中小学阶段的教科书,教小学,最少通读六年十二册;教初中,那就通读九年十八册。只有这样系统的阅读,才能更为清晰地了解每册之间知识点的联系,找准自己所教的每一节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侧重点。

举例:写人写事写景,这往往被称为习作教学老三篇,说它老,是因为它在中小学习作教学中出现的次数比较多,我们有老师可能发现,这三类文章几乎在三到九年级每个学年都会出现。(写人作文6篇,一事写一人“三段文”,多件事写一人“讲详略”,抓住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来写一个人“抓细节”)。哪些知识和方法学生已经接触过,哪些需要精讲,哪些需要略讲,哪些不需要讲,这些都建立在你对本学科教材系统性的熟悉程度和掌握程度上。

③拜读教育名著  除了大部头的教育名著,在这里我着重想向大家推荐的是“教师写给教师看的教师用书”。顾名思义,就是一线教学名家写的与教育教学息息相关的作品专著。想做好班主任,读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系列;想做好主题教学,读读窦桂梅的“窦桂梅与主题教学”系列;想上好习作指向课、讲评课,读读管建刚的“指向性阅读”“作文教学革命”系列;想推行经典,读读韩兴娥的“海量阅读”系列;想创设和谐教学情境,读读王君的“青春课堂”系列。我把这些书称之为“教师写给教师看的教师用书”。所谓“教师用书”,是因为这些草根名家的教育叙事,没有艰深的理论,更多的只是教育叙事和经验记录,是一种可以“拿来主义用之实践”的指导性读物,可操作性强,你甚至可以比葫芦画瓢来做。读,然后思考,然后学以致用,站在名师的肩膀上看世界,你真的可以看得更远,视野更开阔。

新知改变生活,技高赢得未来。终身学习,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明确要求。我们说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们说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在完美师德的铸造过程中,积淀很重要,提炼很重要,吸收很重要,内化很重要,教师这点事儿,既然要做,何不就做得精彩卓越。“勤学苦读”,这是把金钥匙,让我们好好珍藏!

猜你喜欢

研读勤学
勤学篇之素描?水粉作品
爱里含着一把刀
观星塔上的凶杀案
浅谈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两个关键点
浅谈如何研读合唱作品
例谈“一文一字尽风流”
西风凋树惆何处,灯火阑珊情满路
注重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电子勤学本
勤学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