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疗师人格特点和专业技能对动力性心理治疗的影响

2020-09-10赵毅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4期
关键词:动力性移情治疗师

摘要:心理动力学治疗是以精神分析为基础的心理治疗方式的总称。自上个世纪 30 年代以来,心理动力学治疗已经以更有效率更实用的面貌出现在临床实践中,影响力也非常广泛。本文就国内外一些最新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的综述。

关键词:动力性心理治疗;精神分析

心理动力性心理治疗(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与精神分析一样起源于Freud的学说,与精神分析理论密切相关。经典的精神分析治疗时程较长,一般大于2年,治疗的频度较高,一般4- 5次/周,而且要求患者有较高的领悟力,花费也相应较多,因而适合做精神分析的患者也较少。在这样的情形下,心理动力性心理治疗因其更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其理论基础和治疗技术的运用也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所以慢慢得到发展。

一、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也称精神分析心理治疗、探索性心理治疗和内省取向的心理治疗)是一种用于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通过言语交谈,探索患者的内心情感,也探索患者内心世界和人际交流中的行为,将患者过去的体验与现在的症状联系起来进行理解,从而改变患者现在的行为模式,以此达到治疗目的。它运用的理论基础包括:潜意识理论、冲突与客体关系心理学、移情与反移情及在治疗中的运用、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及其运用(阻抗)退行、治疗联盟等。心理动力性心理治疗的焦点是患者过去的体验对现在的行为(认知、情感、幻想和行动)的影响,其治疗目标是理解在医患关系中出现的患者的防御机制、移情反应。治疗师可运用治疗联盟、自由联想、防御和移情的解释以及定期有规律的会面等技术来达到治疗目标。一般治疗的时程约数月至数年。

心理动力性心理治疗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评估、治疗和结束阶段。评估阶段需要治疗师创造出安全的治疗氛围,动力性地聆听患者,从而判断患者是否合适进行心理动力性心理治疗,并对患者做出心理动力学诊断。在治疗阶段,治疗师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联盟,识别和利用移情和反移情,并对患者的防御机制和阻抗做出识别和解释在这个过程中,对梦的分析是一个重要和有效的途径。在结束阶段,治疗师需要找到合适的结束时间,对治疗进行回顾,并在此阶段再次利用移情和反移情识别和处理此阶段特有的问题。

二、治疗师人格特点和专业技能对长程动力性治疗和精神分析治疗的影响

在Heinonen的研究中指出治疗师的人格和专业技能特征对长程动力性治疗和精神分析治疗的过程和结果有着潜在的决定性作用。在专业技能方面:治疗进行到36个月时,有着高压力卷入(high Stressful Involvement)、频繁的困境(Frequent Difficulties)、厌烦(Boredom)、建设性的应对(Constructive Coping)和流动(Flow)的治疗师在长程动力性治疗中(相比较于精神分析治疗)能显著的减少患者的症状;有着当下灵巧处理技能(Current Skillfulness)的治疗师的治疗在38个月时的效果与上面结果相似,即在长程动力性治疗中效果要比精神分析中要好;在60个月的治疗结点上,两种方式下治疗师专业技能的影响无任何显著差异;然而,在整个5年的跟踪研究中发现,应用肯定关系方式(Affirming relational manner)的治療师在精神分析治疗中显著的减少了患者的症状。

在治疗师人格特征方面,治疗进行到36个月时,有着高温暖(Higher Geniality)、低力度(lower Forcefulness)或者是高冷漠(higher Aloofness)的治疗师在动力性治疗中显著的减少了患者的症状;相反,在60个月的节点上,有着低冷漠(lower Aloofness)的治疗师在精神分析治疗的显著的减少了患者的症状;同样在36个月的结点上,有着不急躁的性格(less Intense temperament)或者是在人际交往方式上更加肯定(more Assertive interpersonal manner)的治疗师在长程动力性治疗中显著减少患者症状。然而,在整个5年的追踪研究中,治疗师性格特征差异在这两种治疗方式上无显著差异。

三、总结

总的来说,治疗的专业技能和治疗前的人格特征能够预测患者在治疗不同阶段的症状减少情况和治疗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师较少肯定的专业技能和更加有力和更加冷漠的人格特征在精神分析中(相比动力性治疗中)能够预测患者在治疗结束时症状明显减少。同时一种更温和的关系方式和有着熟练以及经历过困难的工作经历能在长程动力性治疗过程中更快的(相比较于精神分析)缓解患者症状。这也是动力性治疗和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的区别之一。

参考文献

[1] Heinonen, Knekt, J??skel?inen. Therapists’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as predictors of outcome in long-term 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 and psychoanalysis [J]. European Psychiatry, 2014, Vol.29 (5)Elsevier.

[2] Carola H.Mann. 人际精神动力性心理治疗[C]. Abstracts of the Fourth Pan-Asia Pacific Conference on Mental Health(PAPCMH), 2005, CNKI.

[3] 乌桑诺.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简明指南[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4] 曾洁. 动力性心理治疗过程的质性个案研究[D]. 长沙: 中南大学, 2014.

作者简介:赵毅(1991.05),男,回族,青海湟中人,工作单位: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咨询与临床心理学。

猜你喜欢

动力性移情治疗师
厄瓜多尔传统治疗师疗愈身心
斯洛特的移情机制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肌肉紧张,六个拉伸动作来帮你
具有家庭干预的HTV/AIDS模型动力性研究
某小型电动清扫车动力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分析研究
军用混合动力越野汽车技术特点分析
商用车动力性、经济性评价方法研究
心理咨询中如何识别和应对反移情
心理·学
帮孩子摆脱分离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