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Z世代大学生“丧”心态的纠偏研究

2020-09-10范嘉云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心态

范嘉云

摘 要:由丧文化带来的“丧”心态能对Z世代大学生身心状况带来负面影响,需进行必要的纠偏。文章首先梳理Z世代大学生物质丧、学业丧和情感丧表现,分析“丧”心态的产生原因有社会发展转型期带来的现实压力、大众传媒议程设置的商业化导向及个人消极悲观心态的自我合理化,进而提出依托国家宏观政策改善现实环境、借助高校管理渠道突出价值引领及及重视个人理性和心态培育养成的“丧”心态纠偏路径。

关键词:Z世代大学生;“丧”心态;纠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4-0230-02

“丧”作为一种青年亚文化现象,是指流行于青年群体当中,带有悲观、颓废等负面情感色彩的语言、文字或是图画,它反映出的是当下青年群体的精神特质和集体焦虑,在一定程度上可被认作是青年社会心态和社会心理的一个表征[1]。“丧”文化现象,更多地表现为青年顺从与反抗的矛盾心理,因而本文探讨的是如何在丧文化影响下对“丧”心态进行纠偏。

Z世代概念源自于欧美国家,泛指1996年到2010年间出生的一代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95后”。Z世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若在这个时期没有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任由各种负面消极思潮作用在他们尚不够成熟的头脑,就有可能阻碍他们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

一、Z世代大学生的“丧”心态

Z世代大学生是网络原住民,因而从某个角度来看,他们对网络文化的适应力理解力较强,但若缺乏选择力和辨别力,他们也更容易为网络文化左右。丧文化肇始于互联网,具体表现为“丧”文学、表情包、毒鸡汤等,它直接作用于互联网使用者一大群体——Z世代大学生,无形之中形塑着他们的“丧”心态。

(一)“你拼尽全力做到的最好,不如别人的随便搞搞”——家庭条件差距带来的物质丧

生源差异让Z世代大学生呈现出许多不同特征,其中物质条件差距是重要表现之一。Z世代大学生日常的穿着打扮、消费习惯无一不在标识着各自家庭所处阶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阶层固化逐渐加深,家庭所处阶层能够对大学生本人产生深刻影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男子在社交网络上声称,在荆州“当官”的父亲为他找关系安排车,让他能突破重重关卡回到荆州家中,相关话题“你爸可能要大意失荆州了”一度登上热搜榜。事件一出,网友极尽讽刺与戏谑。这样的反应,一方面是Z世代大学生表达对官二代、富二代享受特权的不满与愤怒,一方面也助长了Z世代大学生“你拼尽全力做到的最好,不如别人的随便搞搞”的物质丧心态。

(二)“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躺下”——成绩不理想带来的学业丧

高等教育是大学生学习高级专业知识的途径,知识习得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甚至是人生轨迹。因而在高校里,学习专业知识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而学业成绩则是最直观的衡量和检测他们学习成效的刻度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个体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都存在差别,因而成绩和专业技能总有高低之分。对于未能达到预期学业目标的大学生群体来说,对学业的无力感,容易让他们陷入一种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可知的恐惧当中,当这种感觉不断强化时,他们会逐渐坚信自己无法突破这种状态,无助感与挫败感造就了他们的“佛系”心态,安慰着自己“60分万岁”,塑造着Z世代大学生学业丧心态。

(三)“恋爱的酸臭味”——单身状态带来的情感丧

社会风气的日益开放及所处年龄段的特点,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恋爱问题。作為区别于来自家人的情感支持,来自恋人的情感支持也能够对大学生的心理和态度产生重要影响。良好的恋爱关系能够为他们带来正向的支持,形成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反观处在单身状态的大学生,他们常常在社交网络以“单身狗”自居,配以相应文字和图片进行自嘲。他们常用“肥宅快乐水”来自嘲一个人独处时的境况,闻不得“恋爱的酸臭味”。Z世代大学生热衷于使用这些极具趣味性和戏谑性的网络流行语,而从这样一个使用习惯当中,我们得以窥见的是Z世代大学生在自我降格中传达出的情感丧心态。

二、Z世代大学生“丧”心态的原因剖析

Z世代大学生“丧”心态是一定社会存在的直接反映,只有全面剖析其产生原因,才能更好制定对策,规避Z世代大学生“丧”心态带来的负面效应。

(一)社会发展转型期带来的现实压力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发展关键时期,众多社会矛盾凸显,影响着Z世代大学生“丧”心态的形成。官二代、富二代的特权现象、不那么“好看”的第一学历造成的升学难问题、不断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等问题,都对Z世代大学生提出了挑战。Z世代大学生内心充斥着对现状的反抗,现实却不得不顺从于这样的“安排”,反抗与顺从带来的冲突感、焦虑感和无力感无处宣泄,消极和悲观主导着他们的情绪。当现实矛盾与冲突无法解决时,他们只得以戏谑和自嘲的方式来表达内心对无望改变的呐喊。

(二)大众传媒议程设置的商业化导向

丧文化的兴起离不开大众传媒的发展,媒介为丧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渠道,从而促进Z世代大学生“丧”心态的形成。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无形的“议事日程表”,上面“记录”着我们对当前各项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以及对解决的优先顺序的认识[2]。因而大众传媒具有一个“议程设置功能”。此时的大众传媒不仅是信息源,更是一个重要的影响源。大众传媒将“葛优瘫”“废柴”“马男波杰克”等网络丧文化现象推向这些网络原住民,众多品牌借机推广的商业运作现象层出不穷,如借高转发量提高知名度、推出相关丧文化周边产品等。资本在一定程度上操控了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将资本想要让受众看见的东西,排在了优先序列。大众传媒议程设置的商业化导向加深了丧文化氛围营造。

(三)个人消极悲观心态的自我合理化

为逃避众多无法突破的藩篱,Z世代大学生开始寻找自我合理化的路径。他们通常以两种方式进行自我合理化:一是释放压力以自我疏导。在面临各种难以克服的困难与压力时,调侃的表情包似乎能为他们带来轻松愉悦,让他们觉得这样的自嘲不失为一种好的解压方式。二是自我降格以示弱示丧。在激烈的竞争下,为替自己提前找好逃避的借口,人们常常会预先设定,“我就是不行”,以合理化可能的失败和挫折。传播学的第三人效果认为,我们总是倾向于认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对“你”和“我”难以起到作用,反而对“他”影响很大。而在丧文化的作用下,为合理化自身的“丧”反而出现了“第一人效果”,即Z世代大学生更愿意说,这个表情包说的就是很“丧”的“我”。

三、Z世代大学生“丧”心态纠偏路径

Z世代大学生是当今社会重要青年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他们的心态不光影响着个人发展,更影响着整个国家的未来走向。因而针对“丧”心态带来的现实负面影响,需进行必要的纠偏。

(一)依托国家宏观政策改善现实环境

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为此,国家应致力解决各类社会矛盾,打造良好社会生活环境。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解决好住房、就业、教育、医疗卫生保障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源头上减少Z世代大学生焦虑感。此外,还应致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对网络空间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监督。网络空间信息鱼龙混杂,Z世代大学生尚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辨别力,因而,净化网络环境才能避免对他们造成误导。社会环境和网络空间环境的改善,有助于从源头上消解Z世代大学生的不安感,避免“丧”心态的形成。

(二)借助高校管理渠道突出价值引领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对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价值引领也不容忽视。高校应积极带动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积极在学生中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Z世代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在Z世代大学生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强化对Z世代大学生的正向价值引领。高校应利用好其他渠道,开展好各类实践活动、文体活动,用有意义的活动丰富Z世代大学生课余生活,拓展Z世代大学生能力素质,于各类教学、实践活动中传递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三)重视个人理性和心态培育养成

外在环境的改善固然重要,个人内在素质的增强,也对Z世代大学生“丧”心态纠偏具有重要意义。Z世代大学生是丧文化网络狂欢的重要参与者,使他们参与其中的原因,不仅有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有群体无意识的作用。同属一个亚文化群体里,为寻求自我认同,Z世代大学生往往深受身边或是网络中的同类影响,有时丧失自身的独立思考,在群体无意识中随波逐流。因而,Z世代大学生应重视个人理性和心态的培育,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保持清醒的头脑,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不过分沉湎于网络带来的虚无感,给自己以正面积极的心理暗示,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亚文化影响中保持定力。

四、结语

Z世代大学生是正在盛开的一代,他们将逐步走向社会,慢慢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Z世代大学生良好的业务能力素质能够为社会生产发展创造具象的价值,而他们的心理状态,也能对社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只有联通国家、高校和Z世代大学生个人,共同助力Z世代大学生健康向上心态的养成,多层次多方位合理规避“丧”心态带来的负面效应,才能更好发挥Z世代大学生的创造力量,进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萧子扬,常进锋,孙健.从“废柴”到“葛优躺”: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网络青年“丧文化”研究[J].青少年學刊,2017(3):3-7.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93.

(责任编辑:林丽华)

猜你喜欢

心态
改变
保持心态,踏实学习,轻松迈入清华园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三种心态
做谦逊的人
心态三种
三种心态
心态决定成败
俏皮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