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yan Trecartin

2020-09-10强天锴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0年7期

强天锴

摘要:后网络刻意避开对相关艺术作品的一个正式描述,而是引导观看者进入一个混乱、模糊的当下,以及在数字技术的语境中生成的艺术。

关键词:后网络;实验影像

一、导论

Ryan Trecartin的艺术创作可以被理解为“后网络艺术”(Post-Internet Art)。而对于这一叫法的定义,至今尚未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布赖恩·卓尔库(Brian Droitcour)认为“后网络刻意避开对相关艺术作品的一个正式描述,而是引导观看者进入一个混乱、模糊的当下,以及在数字技术的语境中生成的艺术。”所以,后网络艺术和它的“前辈”网络艺术(Internet Art)的区别在于,在互联网全面介入人类社会与生活的现实情况之下,前者已经不仅仅是将互联网作为艺术创作的媒介,艺术家对应网络泛滥时回应的不再是新奇的技术问题,而是以互联网的一切元素作为原生素材进行处理和加工,通过存在或呈现于网络的真实生活中的实体作品对发生在互联网时代的现象、美学、冲突等等进行探讨和评论,回应普遍的文化环境。换言之这是一种具有“网络意识”的艺术形态。而在Ryan Trecartin的影像中,网络与现实交合在一起,界线已经被完全打破。

二、颠覆概念与边际

(一)非线性叙事与交流行为

Ryan Trecartin,1981年出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2014年毕业于罗德岛设计学院(RISD),Trecartin读大二时在学校礼品店打工,在这他结识了他的搭档Lizzie Fitch,这个顶着奇异发型的毒舌男生与他一拍即合,两人开始拍摄鬼畜视频。他们同伙伴一起将脸上涂满油彩,表演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故事。

2004年Ryan的毕业作品《寻找娱乐的一家》(A Family Finds Entertainment),一部40分钟的古怪成人剧,这部实验影像颠覆了观众对于一部影片的想象。影片一开始,一个小女孩夜晚在家中和一位男扮女装的怪人一起捉迷藏,人物打扮夸张,接着是倚偎在沙发的几个年轻人的歌唱与念白,伴随着粗犷廉价的特效、被音效扭曲的碎片式台词和全片劣质的画面,展现一种狂欢又碎片化的氛围。敏锐地觉察出了自己这一代人怎样消费并同时被媒体消费、被塑造、被摧毁,是种高倍速焦虑的狂欢。《寻找娱乐的一家》随后于2006年在惠特尼双年展上展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Trecartin的第一部长片《I-Be Area》(2007),一部关于收养、克隆和虚拟身份的戏剧,其中涂满油彩的短发女孩、破碎的窗户、癫狂的行为等等,影像之间的重叠,动作重复循环播放,加上滤镜和特效构成了这部影片的基调,影片中没有所谓的线性叙事,而从此“非线性叙事”这个关键词也同 Trecartin 结下了不解之缘。艺术家本人却坚持表示,这不是非线性,而是多线性好吗?

2011年,Trecartin在美国纽约MoMA PS1举行了个展“Any Ever”,评论家Holland Cotter撰写过评论,其中说道:“他绝对要归功于网络,在网络中只要你许可,一切都允许。许多人包括一些“I-Be Area”里的人,如今都从早到晚活在网络里。”

第九届柏林双年展“The Present In Drag”,这次展览上,Ryan Trecartin带来了更为“后网络”的艺术呈现,我们发现自己身处一个由几个相连的房间组成的长长的复合室,它的墙壁、地板和天花板都覆盖着地毯,配备了躺椅和周围的沉浸式空间化的声音景观。这些躺椅配备了绿色LED灯和一个有振动功能的低频音频传感器,观众可以通过身体的整个感官感受到触觉上的声音。Trecartin尝试家庭影院的手法和逻辑来对家庭领域的批判性模仿。

(二)别样的年轻文化与身份认同

Ryan Trecartin其作品大部分都取材于互聯网上的各种图片、文本和影像,经过大量的剪辑和拼贴,抹去了原生素材所具有的特性,并加入自创人物的表演,重新编辑为一段令人似曾相识却又无法精确理解其发生环境的作品,Trecartin 将每次展览都设计为电影实验,请他的朋友参与创意过程,根据他的想法进行创作,并加入他们自己的想法和艺术品。对他而言拍摄影片的乐趣之一就在于让每个演员去放飞自我的演绎角色,而非按照写好的剧本对台词。Ryan 表示:脱离剧本的神创意神转折仅凭艺术家一个人闭门造车怎么可能发生!一定程度上来说,每个人都是 Ryan 电影里的主角,而每个人又都不是。通过此种另类的创作方法,Trecartin 的作品成为年轻文化的神秘反映,表现出年轻一代的时代精神:对商品的渴望、精神虚无主义和社会价值。

Trecartin说:“我的作品不是关于技术和媒介的,是关于互联网是怎样改变这个世界和我们每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我的视频就是植根在这个带来了这些改变的特定的世界,在这里多重的个体叙事同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