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策略

2020-09-10花宝芬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韵律语调楚国

花宝芬

诗词鉴赏是一个灵动的、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不断地思考、分析,感受古诗词的美。接下来,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开展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策略。

一、开展朗读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几乎没有不押韵的。押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在朗读古诗词的过程中,需要眼、口、脑、耳的协调作用,才能感受到作品的韵律美。因此,教师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开展朗读活动,让他们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提升鉴赏水平。

例如,在讲解《念奴娇·赤壁怀古》时,笔者播放了王佩瑜老师朗诵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王珮瑜老师是如何朗诵的。王珮瑜老师在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时,提高了“大江”“浪”的语调,读出了气势;降低了“东去”“淘尽”的语调,显示了江水和时间的流逝;读“风流人物”时语调由半高到高,以表赞美。在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时,将“穿空”“拍岸”“卷起”的语调提高,读出了雷霆万钧、不可阻挡的气势。在读“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句时,在“江山”后停顿了较长的时间,“入画”后面轻拖,用舒缓的语调读出了词人的爱国之情。在读“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句时,将“飞”和“灭”轻读,以表现周瑜的作战风姿……随后,笔者给予学生三分钟的时间,让他们自由朗读。紧接着,我又引导他们反复比较自己与王珮瑜老师在朗读上的区别。有的学生发现,王珮瑜老师在朗读的时候用抑扬顿挫的京剧韵白进行演绎,而自己在朗读的过程中没有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此时,我鼓励他们学习王佩瑜老师的朗读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作品演绎出来。如此一来,学生能更好感受到古诗词的韵律美。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情感美

學生只有真正走进作品,才能感受到古诗词的美。教师想要让他们感受到古诗词的情感美,需要创设教学情境,还原作品中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将自己想象成作者,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例如,在讲解《离骚》一诗的过程中,笔者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为学生讲述了屈原的故事,创设了情境:“今天,我想给大家讲一讲屈原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屈原的人。他为人正直,不畏权势,因而受到了贵族的排斥。那时的秦国和楚国一直在争夺霸权地位。屈原身为楚国大将,一开始很受楚王的器重。但是,屈原的主张渐渐损害了贵族阶级的利益,使他在无意中得罪了很多权贵。权贵人多势大,开始在楚王面前诋毁屈原,甚至诬陷他。后来,楚王就疏远了他。一心想要振兴楚国的屈原,因为得不到重用而郁郁寡欢。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被秦军攻破,屈原因为不忍心国家破碎而跳江自尽。据说,在国破之时,屈原还在流亡的路上,听到秦军大破都城和楚怀王客死他乡的时候,他感到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于是跳进了汨罗江。百姓听闻屈原投江自尽了,纷纷跑到江边来悼念他,为他的死感到惋惜,都来帮助打捞他的尸体。这个风俗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如今的赛龙舟……”教师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了解屈原坎坷的仕途经历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这样,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就能更好地体会诗歌的主题思想,体会诗人遭谗被害的苦闷和矛盾,学习他为国献身的精神,以及与国家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他勇于追求真理和光明、坚持正义和理想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总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以生为本”,积极探索,找到适合学生、受学生喜爱的方法,凸显他们的主体地位,提高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

猜你喜欢

韵律语调楚国
书的国度
《自相矛盾》扩写
小燕子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偶感
浅谈英语语调及英语教学
老莱子娱亲
美玉和氏璧
朗读基本技能:语调(一)
谈汉语特殊疑问句的语调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