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比较阅读活动的两种方法

2020-09-10巨天勋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西楼金陵李清照

巨天勋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生必须进行学习与传承。开展古诗词教学可以陶冶高中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适时开展比較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下面,笔者就介绍两种开展比较阅读活动的方法。

一、引导学生比较阅读题材相同而主题不同的作品

研读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教师可以发现一些古诗词的题材是相同的,而这些有着相同题材的古诗词表现的主题却不一定相同。原因是不同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其人生经历与生活阅历也各不相同,所以产生了不同的见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题材相同而主题不同的古诗词,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鉴赏能力。

例如,《题金陵渡》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张祜,《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的作者是北宋末年的词人朱敦儒。他们都在自己的作品中描写了金陵城附近的景色,张祜在《题金陵渡》中以“愁”为诗眼,通过描写长江金陵渡口美丽的夜景,抒发孤独落寞的羁旅之愁;而朱敦儒在《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中以“悲”为诗眼,通过描写金陵城附近的凄凉秋景抒发了国破家亡之悲。两首作品的题材是相同的,都描写了金陵城附近的景色,但表达的主题却不相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着重引导学生分析两首作品中的景物,让他们思考作者是如何描写金陵城附近的景色的。通过比较阅读,学生发现,在《题金陵渡》中,诗人写了自己伫立小山的楼上所看见的景象。天边的月已西斜,江上寒潮初落。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里,在烟笼寒水的背景上,忽见远处有几点星火闪烁,那“两三星火”点缀在斜月朦胧的夜江之上,显得格外明亮。两三星火与斜月、夜江明暗相映衬,融为一体,如一幅淡墨山水画。在《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中,词人写了无边秋色和万里夕阳。登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他看到了一片萧条零落的秋景,悲秋之感不禁油然而生。又值黄昏日暮之时,大地都笼罩在落日夕阳之中,而南宋的国事就如词人眼前的暮景,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

二、引导学生比较阅读作者相同而风格不同的作品

古诗词的作者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写出来的诗词往往具有不同的风格。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阅读作者相同而风格不同的作品,让他们感受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了解作者在每个阶段的创作风格。

例如,《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与《声声慢·寻寻觅觅》都是李清照的作品。但是,两首词的风格截然不同。两首词分别为李清照在前后两个时期创作的作品,反映出李清照在不同时期的生活与心态,呈现出不同的韵味和格调。《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属于李清照的前期作品。当时,北宋的经济和社会比较稳定,而且李晴照出生于富裕的官宦之家,生活上无忧,与丈夫赵明诚的感情也很好。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写的是自然风光与闺中生活,展现了小女儿的情态,抒发了与丈夫别离后的相思之情。《声声慢·寻寻觅觅》写于靖康之耻之后,属于李清照的晚期作品。金人南下,宋朝皇帝无能,徽钦二帝被虏,李清照只能追随当时的新皇帝流寓南方,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其夫赵明诚死后更是凄苦无依。在亡国、亡夫、居无定所的情况下,李清照的作品也发生了变化,大都描述的是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内容,表达出深入骨髓的孤独、哀愁与惆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阅读这两首词,深入感受李清照前期与后期的创作风格。通过比较,有的学生发现,李清照的前期作品风格绰约、清新自然,最能展现出年轻女性的活泼与天真;后期的作品风格趋于含蓄深沉,多写家国之痛,带有深沉的感伤情绪。

总之,教师要开展比较阅读活动,引导学生阅读古诗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西楼金陵李清照
谈李清照婉约词的艺术特色
登金陵凤凰台(节选)
点绛唇
如梦令
灵犀
咏菊怀李清照
海水为什么不能喝?
秋雨
修篱种刺
金陵十二美女瘦身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