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20-09-10宋杰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7期
关键词:协同校企实训

宋杰

摘要:推动校企全面深度合作,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已成为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师资互聘制度,校企资源共享,建立协同育人标准,完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校企“1+N”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推动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协同育人、共赢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协同育人;1+N

0  引言

随着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和社会对技術技能型人才质量要求的提高,校企合作日渐得到重视,许多职业学校也积极地开展校企合作实践,但纵观近年来各地开展的校企合作案例,校企合作中一直存在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参与程度不深、“一头热”“两张皮”等问题。为破解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不顺畅、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育人效果不明显等难题,2017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8年2月,教育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均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问题给予高度关注。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扶持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各类职业教育。因此,推动校企全面深度合作,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创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1  校企“1+N”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构建

依托职业教育集团,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先进经验,在学院创新实施校企合作理事会、专业群产学研合作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三级联动”机制的推动下,对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协同共建、现代学徒制试点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形成以数控技术专业为龙头、机电类相关专业为依托,联合省内外多家企业,共同打造校企“1+N”模式协同育人平台。以推进校企招生招工一体化、建立校企优秀人才互聘互培制度为突破口,形成了完善的课程与岗位契合、教师与师傅配合、考试与考核融合、学历与证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校企学生共招、人才共育、方案共定、过程共管、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运行机制,实现行业、企业、学校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人才共育。

1.1 发挥高职院校育人机制优势,构建校企协同育人体系  机电类专业经过前期的不断探索,在发挥高职院校育人机制优势的同时,坚持校企双主体办学体制、产教融合运行机制和工学结合教学组织模式,按照“1+N”模式,与多家名优企业共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如图1。校企本着合作共赢、互惠互利、权责利统一原则,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潜能,形成了订单式培养和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运行机制。保证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教学全过程,一方面把企业一线技术骨干“请进来”,让他们在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担任主讲或指导教师的角色;另一方面把学生“送出去”实习,通过举行“拜师仪式”明确师徒各自责任与义务,保证学生在企业实习工作的顺利完成,达到人才培养规格要求,逐步形成了校企分工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1.2 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促进产教融合、工学结合  以“产学结合、校企联动、资源共享”为建设原则,依托校内理实一体化实验室、生产实训车间和校外实习基地,依据“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职业资格标准”,切实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入手,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创新。按照“校内实训职场化,校外实习教学化,管理模式企业化,学习过程工作化”的建设思路,与企业共同制定实训项目,建成了学做一体、内外互补实训教学模式。

1.3 建立师资互聘制度,优化团队师资结构  在构建基于机电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的总体框架下,校企共建“技师工作室”和“名师工作站”,形成校企互聘、共培共享的管理机制。通过开展学校教师企业化培训、企业师傅教师化培训,选拔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高技能人才进工作室,安排中青年教师到驻企工作站体验锻炼,校企共同打造了一支双师素质高、服务水平强的教学团队。按照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协同组建专兼结合、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以企业案例为载体,将工学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1.4 共享校企资源,增强产业服务能力  引进校外优势资源,校企协同共享校内职业教育生产实训车间,共建“学做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将企业生产产品引入课堂教学,增加产学结合的紧密性。引入企业最先进的技术及生产管理方式,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下边生产边学习。实训车间从布局设计到设备安装调试全部由企业负责,引进企业先进的车间管理制度,实现了“实训环境工厂化、实训管理企业化、实训过程职业化”的目标。

1.5 建立协同育人标准,完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为促进校企合作质量的全面提升,必须建立以学校和企业双主体、以职业能力和职业标准为依据的校企合作质量评价体系。立足校企协同育人体系,校企联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培训、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企业参与课程标准的制定和教学质量监控,来构建新的课程评价标准。课程评价标准将教育标准、职业标准相统一,明确各专业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教学要求与考核标准,明确企业师傅与徒弟的关系、依据企业岗位需求和培养方案开发岗位技能训练和考核标准。学生必须达到相应的职业资格能力考试才可以胜任工作岗位。建立校企互动工作指导与评价是重要的工作环节,构建了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2  特色与创新

2.1 育人平台创新,建立了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坚持校企双主体办学体制、产教融合运行机制和工学结合教学组织模式,秉承合作共赢、互惠互利、权责利统一的原则,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的优势,形成了合作稳定、优势互补、协同有效的育人平台。按照“1+N”模式,通过“请进来”与“送出去”的创新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了校企分工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2.2 育人体系创新,促进了专业人才培养工学结合  深入推进以现代学徒制校企招生招工一体化,专、兼职教师培育、校企互聘互用的师资队伍建设为突破口,着重于完善教学运行机制、第三方参与评价机制,形成了完善的课程与岗位契合、教师与师傅配合、考试与考核融合、学历与证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构建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下的校企学生共招、方案共定、过程共管、人才共育、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运行机制。

2.3 管理路径创新,实现了校企资源共建共享  依托“1+N”模式,整合校企优势资源,以“产学结合、校企联动、资源共享”为建设原则,引进校外优势资源,校企协同共享校内实训基地,共建“学做一体”的SMT等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校企资源共建共享。

3  结语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推动政府、学校、行业及企业的合作育人,实现校企共赢发展。目前,学校机电类专业校企合作育人已形成以“现代学徒制”模式为核心的紧密型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新局面。获批山东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示范院校和企业,并以此为契机,通过校企共培,建成了一支由企业技师和骨干教师组成的一支德高技精、专兼结合的省级教学团队,助推其它专业的校企一体化办学规模与深度。

参考文献:

[1]关萌,张陈,刘劲涛.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5(04):508-511.

[2]刘炜.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27(03):8-10,14.

[3]李喜梅,黄安贻.校企协同模式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J].亚太教育,2019(08):50-51.

[4]张镜宇,王韵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下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模块化实训模式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38(10):136-138.

[5]姜凌.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04):172-173,193.

猜你喜欢

协同校企实训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