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常见问题分析及处理

2020-09-10刘飞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电厂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热工自动化系统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这给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中的常见问题,重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以期提高热工自动化系统运作的稳定性。

关键词: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DEH汽机跳闸保护装置

引言:热工自动化系统是发电系统的重要组成,热工自动化系统的运作质量决定着发电系统能否正常运行。但从现状看来,在对该系统进行检修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该系统的运作。因此,为保证发电系统的运作质量,分析并处理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中的常见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一、分析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中的常见问题

(一)检修人员未严格按照检修指标开展工作

经相关数据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检修人员在对热工自动化系统进行维修、检测时,并未严格按照相关规程标准执行,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甚至造成安全隐患。不仅如此,不科学的检修工作会给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升级工作造成阻碍,进而影响电厂的经济收益。经调查,目前由于检修人员操作不规范引发的问题如下:

第一,阀门关闭时间问题。在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规程中明确规定,进行关闭时间测试的阀门中包括抽齐逆止门以及汽轮机。虽然此项检修作业属于常规操作项目,但部分检修人员并未严格按照规程中的标准对关闭时间进行测试。在关闭时间测试工作中,规程中要求关闭时间要在100-500ms之间,并对测试结果的准确度进行了明确规定[1]。但是,部分检修人员在开展此项作业时,将阀门的行程开关量接入SOE系统,这种不科学的做法极其影响测试结果。

第二,DEH汽机跳闸保护装置方面的问题。对于汽机跳闸保护装置而言,其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保护信号,但由于汽机保护跳闸系统增加信号保护的过程较为繁琐,同时,对该系统进行检测也较为麻烦,导致相关检修人员在对该部分进行检测时,往往敷衍了事,没有对汽机保护跳闸系统进行仔细的检测,从而降低检修质量。除此之外,在DEH系统汽机跳闸保护中,往往都会设有加速度保护回路,但是因为加速度信号获取难度较高,所以,电厂维修人员不会对其进行测试,导致对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不全面,从而导致该系统出现相应故障,影响发电系统的正常运作,进而影响到电厂的整体工作。

第三,热工自动化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方面的问题。由于电厂自身特点,导致热工自动化系统往往是全天候运作,在该系统中,最为主要的材料就是电子。经过长时间的运作,导致电子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甚至出现腐蚀情况,进而线路以及电子设备会出现功能障碍,影响热工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作。针对该情况,维修人员需要对热工自动化I/O通道干扰能力进行检测,从而把握电子设备和线路的具体情况。而I/O通道抗干扰能力中包含抗共模干扰能力、抗射频干扰能力以及抗差模干扰能力。但在实际的I/O通道抗干扰能力进行检测过程中,检修人员往往仅对抗射频干扰能力进行检测,不对抗共模和抗差模干扰能力进行检测,进而导致最终的检测结果不准确,甚至存在部分电厂在对热工自动化系统进行检测时,放弃这部分的检测工作,从而无法掌握该通道实际的抗干扰能力,从而影响热工自动化系统的运作质量[2]。

(二)测试仪器不符合要求

对于热工自动化系统检测工作而言,最为关键的就是检测设备,该设备的精准度和质量直接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但经相关数据调查结果显示,部分电厂在对热工自动化系统开展检修工作时,往往未对检测设备进行质量、准确度的检验,且平时缺乏对该类设备的保养,进而导致最终的检测结果出现偏差。不仅如此,甚至存在部分电厂的检测设备不齐全,在开展检测工作时多是敷衍了事,降低热工自动化系统维修质量,进而导致相关人员无法掌握热工自动化系统中的故障位置和故障原因,从而影响热工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作,降低电厂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检测设备对于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工作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经相关资料调查,在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设备中,最容易出现故障问题的环节就是人工设备电源切换测试作业。维修人员在开展此项检修作业时,往往需要将电源切换时间把控在5ms之上,一方面把握电源的具体故障,另一方面保证电源切换后系统能够稳定运作。但从现状来看,大部分电厂在开展此环节时,并未对电源切换进行检测,往往采取对热工自动化系统进行重启,通过观察重启后的系统状态分析检修结果。通过采取该方式,极易导致热工自动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电源故障,进而导致整个系统瘫痪,无法开展相关工作。

二、探究处理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常见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深入学习相关规程,规范维修操作

在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维修方面,我国下发了相关章程,其中的标准和要求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维修质量,所以,电厂在开展热工自动化系统维修工作时,应要求维修人员熟悉掌握章程内容,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开展热工自动化系统的检修工作。第一,在解决阀门关闭时间问题上,电厂检修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根据220VDC普通继电器的动作时间进行解决。在该问题上,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动作时间差,但通过将普通的继电器更换为快速继电器,将动作时间从70-80ms转变为9-10ms,就能有效解决该问题。第二,在解决DEH汽机跳闸保护装置方面的问题时,检修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章程对加速度保护进行设置,并合理利用转速仪开展保护回路的测试验证工作,从而提高检修质量。第三,在开展I/O通道抗干扰能力方面的测试工作时,检修人员应按照章程对抗射频干扰能力、抗共模和差模干擾能力进行检测和计算,通过应用DCS心梗测试干扰信号驱动器能够有效降低检测难度,提升检测的准确性。由此可见,无论开展哪一环节的监测工作,电厂维修人员都应严格按照相关章程开展,严格落实相关标准,提高维修工作的质量。另外,电厂相关管理人员也应加强对热工自动化系统维修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专业的检修、检测技术,进而为热工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作提供保障。

(二)检验维修仪器,及时更换老旧设备

为避免因检修仪器和设备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在开展热工自动化系统维修工作前,应开展科学的设备质量、准确性检验工作,进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除此之外,对于厂内老旧的检修设备应及时更换,并对检修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新的检测技术,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结论:综上所述,对于热工自动化系统而言,其运行质量与发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和电厂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相关单位在对热工自动化系统进行检修时,应明确检修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并通过规范维修操作以及检验维修仪器质量等措施提高维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保证热工自动化系统稳定运作。

参考文献:

[1]王继帅.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稳定性的提升对策[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06):150-151.

[2]李延.燃煤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备及系统风险分析及对策措施[J].价值工程,2019,38(25):120-121.

作者简介:

刘飞(1976.05—),男,汉族,辽宁锦州市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厂热工专业。

猜你喜欢

电厂
下饺子喽
电厂热工控制系统中抗干扰技术运用分析
“互联网+技术”在电厂本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电厂烟气脱硝装置对锅炉运行的影响研究
关于火力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的思考
电厂继电保护二次回路改造问题探析
电厂热工调试的相关问题探析
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探析
加强对企业自备电厂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