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抓好企业劳动纪律管理

2020-09-10苏丹 张驰 赫荣强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危害性举措定义

苏丹 张驰 赫荣强

摘要:据统计,石化行业有三分之二的事故是由“三违”造成的,“三违”即“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在人们的意识中“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的危害性很严重, 可“违反劳动纪律”这一条却往往被忽视。

关键词:劳动纪律;定义;重要性;危害性;困难;举措

一、劳动纪律管理的定义

所谓劳动纪律管理,就是在一切共同协作的社会生产过程,使劳动过程保持秩序的一种手段。

劳动纪律是用人单位为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保证企业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得以履行, 而要求全体员工在劳动工作过程中, 以及与劳动、工作紧密相关的其他过程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 另一方面, 劳动纪律也是企业为保证生产正常运行, 确保各种经济指标顺利完成而要求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二、劳动纪律管理的重要性

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是劳动者应具备的起码条件,劳动者在共同劳动中必须遵守的劳动规则和秩序, 每个劳动者按照规定的时间、质量、程序和方法完成自己应承担的工作。

劳动纪律的本质是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规则,保证实质是企业的本质安全,合理的劳动纪律管理能够有效保证生产工作的正常运行,能够大大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从而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劳动纪律的管理代表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反映一个单位的作风状况。

三、违反劳动纪律的危害性

有些员工为了夜班能打个盹, 就少挂一次牌,少检一次尺等,置企业的纪律性规定于脑后。涣散的劳动纪律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 不按时巡检可能导致机泵停运而不知、管线泄漏而不晓,夜班打盹监盘不力造成装置生产波动等。许多人认为违反劳动纪律, 没有违章作业那么严重, 岂不知侥幸的心理, 涣散的工作作风,最终导致的是个人和企业受损。有些操作员却对劳动纪律置若罔闻, 或躲在偏僻的地方看闲书, 或明目张胆地玩游戏, 这种违反劳动纪律的后果使班组纪律松散, 操作员无心操作, 整个集体的战斗力和应急水平下降。

四、劳动纪律管理的实际困难

(一)企业管理思想虽然明确,考核约束机制较为完善,但实际与之配套执纪方式手段单一滞后,大部分管理力量集中在个体纠违上。随着安全生产对管理水平要求的不断提升,对比安全生产对管理的需求,执纪管理思想更新滞后,实际管理过程存在维持固有管理模式的思想,管理手段单一,不能更好的调动多方管理资源,在营造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管理氛围上还需进一步提升。

(二)企业管理虽然倡导以人为本,努力为员工提供个人发展的舞台,但是劳动纪律管理一旦落实到实处时,总有“人情关”的障碍,  难以真正实行。执纪人在工作性质的认识上,还是存在工作中“怕得罪人”的想法,导致在管理中存在不敢碰硬、不敢直面问题的管理偏软的情况,根本在于对工作性质的理解深度不够,管理手段偏少,不能站在更高的管理角度上教育和引导员工正向理解企业管理。

(三)尽管劳动纪律管理是人事专业部门主抓工作,但许多二级单位进入了一个误区,认为劳动纪律管理与自身无关,反而没有明白自身既是劳动纪律的执行者也是参与管理者,这就使得各二级单位管理者对劳动纪律管理缺乏积极性, 并且难以起到带头表率作用,推卸责任的情况比比皆是,有的单位甚至仅仅强调一句违反劳动纪律,后果自负,却从未认识到自身所应承担的管理责任。

(四)有的企业虽然强调劳动纪律管理创新的重要性,然而落实到实处时,往往只是加强检查频率,将检查次数作为衡量劳动纪律管理强度大小,质量好坏的标志,而在管理方式的创新改善全然没有,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员工的工作热情,也挫伤了管理者的管理积极性。劳动纪律管理没有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只是一味通过检查次数、个体纠违数量去衡量劳动纪律管理水平的高低。个别员工在多年以前管理相对宽松的环境中,从思想上和行为上都养成了习惯性违纪行为,思想上还停留在对过去管理模式的认知,还抱着“过去是对的,现在管太严”的思想,导致思想还处于比较松懈的状态。违纪现象也相对集中于这部分“顽固”人员。

五、抓好劳动纪律管理的主要举措

1.让激励制度成为主流,辅以合理的考核机制。俗话说“劳动纪律管理是员工所有负能量的集聚地”,可以见得企业员工往往是将劳动纪律管理作为自身的对立面。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追求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员工追求的一切根本上都是在追求利益。作为企业管理者更是要正视这一特性,劳动纪律管理制度的制定要注重 “以人为本”。我们都知道,企业管理者可以强制员工准点上班,却难以强制他们做出高质量的工作,高品质的产品。不得不说,人们处于不同的精神状态下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相差很大。因此,企业劳动纪律管理在完善的制度基础上,更要以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相辅,只有用科学的制度来约束员工,合理的奖惩激励员工,才能使劳动纪律管理落到实处。制定劳动纪律管理制度要使企业员工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只有这样制定出来的劳动纪律管理制度才具备公正性和可执行性。

2.情感管理与制度管理相融合,注重员工的思想动态,树立企业文化,引导员工正向理解企业管理与个体利益的关系。单纯的思想教育工作是有限的, 对于违纪人群来说, 单纯依靠监督管理、罚款等方式来抓劳动纪律, 效果欠佳。因此, 必要的岗位风险责任制、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的生产秩序以及对某种岗位行为结果的稳定预期, 都是打造职工敬业精神的基本手段和必要条件。操作技能可以通过培训来解决, 而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只能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提高, 一个严谨的团队, 一个有凝聚力的企業, 会给员工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给予善于管理的班组长和有着优良作风的老员工更多的话语权、担保权,在团队内部形成示范效应。

3.发挥各层管理凝聚力,强化管理失职追责考核。劳动纪律管理是企业管理最基础的一项工作, 是其他专业管理的基础。劳动纪律管理并不是人事部一个部门的事, 必须由各二级单位的主要领导亲自抓, 只有其他各部门及基层班组积极配合、齐抓共管 、严格要求, 才能建立各管理层级积极主动的劳动纪律管理长效机制。在基层管理中, 很多值班干部、班组长存在老好人的思想, 遇见问题绕道走, 对违纪现象不愿管、不敢管, 不能担负起劳动纪律管理责任, 甚至有些干部自身也存在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 管理起员工来底气不足。基层管理者应该担负起企业的重托, 不但要在劳动纪律方面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还应该时常下到基层与基层员工谈心、交心 , 充分与员工沟通思想, 主动关心员工, 找到制约劳动纪律管理制度落实的瓶颈, 用真诚和善意打动员工, 消除员工在劳动纪律管理问题上的对立情绪, 从而促进企业走向和谐发展的道路, 在考核处理违纪现象的同时对管理失职者进行追责连带考核,这样管理起来才能有理有据, 有说服力。

六、结束语

目前, 企业最大的安全隐患仍然是人员的安全隐患。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最终都要贯彻落实到基层、每个班组、每名员工的身上。员工群众是安全生产的实践者, 搞好企业的安全生产必须经过每一位员工的努力和自律精神, 虽然劳动纪律在企业制度中属工作态度的范畴, 可团队中每一个人的纪律遵守情况代表着整个团体的素质, 代表一个单位的管理水平。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选拔专业管理人才,只有通过劳动纪律管理,调动了人的积极性,才能使企业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基础管理手册

[2]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规章制度

[3]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流程管理手册

猜你喜欢

危害性举措定义
猪病防治中抗病毒药物的选用探究
以爱之名,定义成长
定义“风格”
浅析刑法中社会危害性理论
城市污染水防治探讨
酒的危害性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
教你正确用(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