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中的农业经济发展探究

2020-09-10林艳君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对策互联网+

林艳君

摘要:互联网金融在短短几年之间,从萌芽到蓬勃发展,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活力,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不仅能提升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此同时也能增加农户的收入,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发展,我们要从基础设施建设、专业人才等方面阐述其具体影响,进而开拓新的思路,最终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经济
;发展对策

目前互联网金融在农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但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农业经济整体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专业人才培养和经济模式欠缺,导致很多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农企业出现亏损现象。大多数农户缺乏先进的互联网知识和技术培训,难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最大程度地推销自己的农产品,互联网金融在农业经济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一、农业经济发展依赖于互联网金融的客观性

农业经济的发展依靠农村市场来实现,而农村市场是整个互联网金融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些年,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领军企业,例如京东、阿里巴巴已经先后开始争夺农村市场,其间存在着巨大的购买潜力。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农村网络消费已经达到5000亿元左右,且这一数据体现了购买力的双向性,农民在网络上购买所需的工业产品,并将自己的农作物同步在网上销售,实现了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庞大的农村消费市场必然能带动金融领域的发展,在互联网金融的带动之下,农业经济与之快速融合,产生更加强烈的融资需求。

二、互联网金融对农业经济的作用

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环境、自然因素等,同时由于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导致的标准化程度不足也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本身具备低成本、高效率、绿色经济、跨越空间的特点,两者相互融合,农业经济将快速发展。在我国,基于互联网金融发展农业经济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以提供各种综合性信息为目的而形成的交易平台,另一种是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联合形成的交易平台。这两种平台都利用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节约了农业成本,提高了农业企业和农民个人的经济效益,打破信息不对称的发展现状,帮助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的发展必然依赖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我国一些农村地区,互联网覆盖的范围极其有限,没有先进的互联网设备和技术,没有完善的信息交流平台,没有完整的农业经济发展信息,使得当地农村经济还处在一个落后状态。互联网金融实现了信息对称,农业经济和互联网金融有效对接,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技术和专业人才

根据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来看,从事互联网金融的人才与农业经济的人才分离开来,互联网金融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情况不是很显著,极少部分能取得理想成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农业经济发展中缺乏互联网金融人才。在我国,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农业经济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人才的缺乏和技术的欠缺,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文化水平欠缺

我国农村农户的文化水平较低,观念比较陈旧,互联网金融是新时代提出的一种新兴产物,农户对其比较陌生,且由于受到文化水平、周围环境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农户欠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农民没有接触过互联网金融相关方面的知识,所以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持观望态度,认为农业发展与互联网金融没有必然的联系,不愿意進行尝试和探索,进而农业经济发展还处于徘徊阶段。

四、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思路

(一)生产资料网络化

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生产资料,主要表现为农作物选种、化肥以及农药等方面。在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将互联网金融与农业生产资料相结合,对于农户和农资销售商来讲,是双向互利。提供资料的平台,应该以农业生产需求为核心展开网络化布局,保证信息有效对接,提高自身竞争力。

(二)技术加工智能化

过去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进行,这样导致生产力水平低下,销量不足。农户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农产品的加工与其结合,提高农产品加工的智能化水平。这样一来,不仅能提高农产品加工和生产的水平,保障生产水平的规模化、精细化,而且还能提高产品加工的质量。

(三)农业企业数字化

对于农业企业来讲,可以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对企业进行产品融资,同样农业企业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创新设计,最大程度化的实现农产品的宣传。同时,通过平台采取全国各地优秀农业家的意见,对自己的农产品进一步完善,实现农产品生产、农产品销售、农产品售后等一体化管理。企业之间也可以相互沟通、交流、交换意见,实现自身的稳定发展。

五、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一)加强互联网设施建设

时代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互联网的发展,因此要想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就必须加强互联网设施建设。要最大程度将先进的技术和互联网设备投入农业生产过程当中,且需及时处理农产品生产、运输以及存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农村经济较为充裕的条件下,为村民及时配备计算机、电脑、智能手机等先进的设备,并派专人教授他们使用方法,提高农村互联网的使用频率,从而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使得农村地区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二)加强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

要想实现互联网金融与农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必须加强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农村干部要定时去外培训,加强互联网金融知识的学习。少年强,则国家强,所以对于高校来讲,应在相应的学院开设“互联网金融+农业经济”专业,或者对农业专业的学生加强互联网金融知识的普及,进而培养互联网金融与农业经济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国家或者当地政府,应该制定一些政策,鼓励有能力有技术的年轻人下基层工作、服务,向农户一对一辅导互联网金融知识,不仅拓宽了农户的知识面,同时还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加强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

互联网金融服务属于新生力量,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规模壮大、整体较为落后、内容繁杂,还需要与传统金融服务相结合,一起协同发展。例如,在农业经济主体理财观念比较落后的前提下,银行储蓄是他们主要选择,而且农户与交易商直接的经济活动也倾向于现金交易,在交易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农村企业、个体经营户等在经济活动中逐渐开始倾向于互联网支付(支付宝和微信),从而造成市场资金流动问题。如果互联网金融可以与当地银行、农村信用社等传统金融机构进行合作,推动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形式,在农村进行传播,可以降低运营成本。

六、结束语

利用P2P、“三农”服务平台等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在开展互联网金融与农业经济有效结合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和有效资料,可以借助近几年发展的“大数据”技术优势,构建农业经济的信誉征信体系。在“大数据”的基础上,互联网金融服务对我国农业经济朝着更好方向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曾亿武.农产品淘宝村集群的形成及对农户收入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8.


[2]袁科峰,部宇.“互联网+农民专业合作社”构建现代农业物流体系川[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7,(9):36~42.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发展对策互联网+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