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和田地区文物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2020-09-10关懿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和田地区文物保护文物

关懿

摘要:和田“于阗”位于我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和田古称“于闻”,是古代西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对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有着数量多、体量大的古遗址,随着历史文物被人们不断的发现,也给文物保护者提出诸多的问题且亟待解决。相关专业人士的缺失,没有足够的文物保护经费,没有完善的文物保护法和严厉的打击力度等问题。这在时对文物保护学者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怎样突破重重难关建立完善的文物保護机制,需要政府职能机关引起高度重视,注重相关人士的培养扩大队伍,建立完善的文物保护信息等,共同保护好属于国家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和田地区;文物保护

一、和田地区文物基本情况

国家最近几年为文物工作制定了如下的方针,“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特别强调要“让文物活起来”。在发挥文物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要大力对文化遗产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为合理和田的文物遗迹提供了政策以及技术保障。

和田古称“于闻”,是古代西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对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和田的文物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精绝古城” 为例,在影视节目中有很高得曝光度,其原型“尼雅遗址”是汉晋时期西域"丝绸之路"南道上的一处东西交通要塞,位于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以北约100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尼雅河下游尾闾地带。其间散落房屋居址、佛塔、寺院、城址、冶铸遗址、陶窑、墓葬、果园、水渠、涝坝等各种遗迹约百余处,是新疆古文化遗址中规模最大且保存状况良好又极具学术研究价值的大型遗址之一。

“尼雅遗址”无论其保存完好的程度,还是规模之大,文化内涵之丰富,名声之大都让其成为众多传奇故事的首选,带动了和田地区依托文物资源的旅游等文化产业大力发展。如尼雅遗址一样承载了厚重的文化史、艺术史、佛教史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民丰县尼雅遗址、安迪尔古城遗址、洛浦县热瓦克佛寺、山普拉古墓群、策勒县圆沙古城(尤木拉克库木)、丹丹乌依里克、墨玉县麻扎塔格成堡遗址。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多处,馆藏文物1万余件,其中有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和一般文物,类别具全,极为丰富。

和田地区文物遗址大部分分布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昆仑山之中,只有极少数在绿洲和绿洲边缘地区,主要包括民丰安迪尔河流域、尼雅河流域、于田县克里雅河流域、策勒县达马沟以北沙漠深处、恰哈山区、和田县山区及周边沙漠、墨玉县与皮山县之间的皮亚曼戈壁沙漠深处、皮山县桑株-康克尔、阔什塔格山区及皮山县东北沙漠之中。

此外和田地区博物馆馆收藏文物3272套,9553件,其中珍贵文物559件,另有约2000件文物标本,660余本古籍,近800件民俗类物,还有大量珍贵的克540册各种珍贵的古代书籍。这些文物反映了和田地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以及两千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风俗等情况,也反映了“丝绸之路”对发展我国内地与边疆各族人民和中、西各国人民文化交流贸易往来所起到的历史作用。

二、和田地区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自我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对和田地区的文物保护工作高度重视;从改革开放后,相关的文物保护工作开展迅速有效,并在相关地区和县级单位成立了政府文物保护管理部门,完善保护体系。通过各个职能机部门间学者的努力工作下,挽救了一批又一批的历史文物,为保护中华悠久历史文化遗产贡献出了力量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但在这其中我们又不难发现在各个保护职能部门间较为显著的问题和矛盾。

(一)专业人才缺乏

自治区文物局在各级地区设立了文物管理职能机构,各个文物管理部门所配备的人员数量也不一样,一般是地和州级别的配备人员较多,而县市级别的只有地州级别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然而根据和田地区乃至整个新疆地区文物古迹分布来看,多数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得文化遗产均分布在较为偏远得县市乡镇。文物保护人员在其性质属于县市级政府行政机关中的一个机构,隶属于政府文化体育局下的编制,而且也没有独立的内部组织。和田行政区域广大,县市级基层工作人员少任务重,大多身兼数职。

同时因为成员组成的机制不同,对文物保护专业认知存在差异,导致部分人员不能担任此职务。为了能适应相关文物的保护工作,就需要配有专业素养的职责队伍,在今后文物保护的道路上提供技术支持。

以和田地区为例,和田地区虽然于2004年12月成立了文物局,但与博物馆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顾此失彼,从业人员严重不足,现有人员15人,除业务、博物馆工作人员外,没有文物保护工作的专门人员,七县一市的文物保护管理部门是各级政府文化体育局下属的科级、股级事业单位,一般没有内设机构。从事文物工作人员只有一到两个人,而且不是专业人才,文物管理人员素质偏低。各县市缺少一支高素质、专业性强的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者队伍。这极大地限制了文物的保护管理和保护工作。

(三)文物犯罪活动打击力度不大

可恶的盗墓行为不仅是对历史文物的一种破坏更是一种违法的犯罪行为,怎么样保护文物,杜绝违法的盗墓行为的发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在巨大的利益的驱使下,让很多人铤而走险走上了违法的盗墓行为从而获得更多利益,而蕴藏古藏的和田地区也深受其害。而到了中期的时候,这种盗墓行为变得越来越猖狂,直到后期这种行为才有所降低。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当地的人们对玉石的挖掘很是热衷,甚至出现的了全家齐上阵的现象,所以对文物的盗掘才会有所收敛。一旦人们挖尽了玉石,对文物的盗掘的事件说不定又会重新上演,因为他们拥有齐全的玉石挖掘的设备,可能这些人将会用这些设备假借挖玉石来盗掘文物,只为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而破坏文物,如何能有效阻止此种事件的发生,也是留给当地文物保护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对违法的盗墓犯罪行为需要多个管理部门联合进行治理,因为该地区很多的文物保护单位都设立在空旷且地理环境差的地域,面对文物盗掘的问题,由于没有专业的人员和设备且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文物管理人员无法进行有效的防范,只能对发现的盗墓行为进行逐层上报处理。

在当下没有完善起群众举报政策,人民大众对文物保护的意识薄弱,所以执法部门对违法的盗墓行为只能在事件发生后进行追责。与现实状况形成反差的是,在相关执法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该地区文物盗掘严重的人民大众却表现的习以为常。该现象也反應出了一个客观的事实现状,人们对文物保护意识的淡薄,因此我们要运用群众的力量进行加强普及教育,提升人们对文物保护的意识;宣传文物保护的法律知识,正确对待个人与民族间的利益,学会用法律武器与违法的盗墓行为做斗争;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做好基层宣导教育工作才能更好的为文物保护工作服务。

三、和田地区文物保护工作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作为政府相关的职能部门应该重视对文物的保护工作,将经费支出归集到各个地区的财政预算中去,用来保障各项保护工作经费充足。建立文物详细的资料库,并对发现的问题和导致的原因进行详细登记,对涉及到的相关文献资料一并做好记录,为今后文物修复提供事实依据。同时应该设立其他县市级地区的文物管理部门,并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工作。配备文物管理的专业人员,在各级建立起完善一体的文物保护机制。对于文物保护中一系列的经费问题,包括文物保护需支出的经费和人员工资等,应该划入当地财政部门的预算中,确保经费充足保障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人才培养。相比较其他专业文物保护专业相对冷门,因此该地区没有足够多的专业型工作人员,目前在职的专业人员不多,因此对人才的需要也是求知若渴。至今仍有很多的文物保护人员没有参加过专业知识的培训,只是一些基础的调查和发掘工作,很大一部分人只能靠自己专研来获取,自然效率也是极低的。技术人员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实践与理论知识,未曾在高级别的刊物出过相关学术研究。文物保护人员的学历低没有相关专业知识,不能获得较高的职称因此成为晋升的门槛,且工资待遇低便成为人才严重流失的问题之一。

(三)如今是网络信息化时代,通过学习新进的技术和方法从科学的角度规范文物的保护工作。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更新我们的知识库,及时掌握各项保护工作的新技能消除技能上的盲点,并学以致用更好的运用到文物保护工作中去。该地区由各种天然的地势形成,且文物点分散在不同地方,这给文物保护部门的工作人员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建立好基层人民对文物保护的意识,能给文物保护人员提供重要的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文物的资料库有待完善中,对于部分被盗的文物没有信息可寻,所以我们要运用到人民群众的力量联合建立起文物保护网络体系,便于及时掌握文物信息,为文物保护部门争取宝贵的时间。

参考文献:

[1]李洪飞.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0(16):217-218.

[2][1]韩潇.基层文物宣传工作的现状及建议[J].长江丛刊,2020(18):34-35.

[3][1]李洪飞.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0(16):217-218.

[4][1]李洪飞.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0(16):217-218.

猜你喜欢

和田地区文物保护文物
文物保护利用信息化建设研究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让文物讲述天路文化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