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表现

2020-09-10阿斯亚·阿不都热西提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舞蹈表演塑造人物形象

阿斯亚·阿不都热西提

摘要:在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的舞台塑造和表现能力是一个舞蹈演员的基本素养,考验了舞者对各种舞种的驾驭能力,在舞蹈表演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并从动作、面部表情、节奏把控上进行人物塑造,从而综合提升舞蹈的表现能力。基于此,本文对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表现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舞蹈表演;人物形象;塑造;表現

一、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的特性

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之中,演员主要是先天舞蹈形象的基础上,将舞蹈表演过程中所使用的表情进行一个大致的整理,之后进行艺术上的加工。故舞蹈演员的表情要随着舞蹈情境的变化而做出相应调整,这些表情与日常生活中有很大差异,其应该具备的一些基本特征有:①虚拟性。在表演中,舞蹈演员经常会借助一些外在的东西来协助表演,这里就要求表演者根据剧情对事物进行艺术化的加工再向观众展现出来。所以要求表演者结合具体的场景来表现事物,以及用虚拟的表情向观众展示舞蹈形象的内在的感情。例如著名的《雀之灵》表演者杨丽萍老师,他在表演时就时常加入适当的面部表情加之自己柔软的肢体语言,表现出一只孔雀在湖边孤独寂寞,将自己化作一只活灵活现的孔雀,她对舞蹈艺术的表演引起了观众的共鸣。②感化性。所谓的感化性,与我们平时所说的感性化是不同的,也就是与人的某一种生理的器官对于某个事物所产生的一种直观性的认识是不同的。而这里的意思是,舞蹈演员在进行表演时,通过的一系列的舞蹈动作来吸引、感染观众的能力。在表演中,跳舞人经常会使用丰富多样的表情来表现情感形象。这样的表情方式才能使得舞台的表现力表现的更加完整。

二、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表现分析

(一)注重舞蹈文化背景。在舞蹈表演前,要做好音乐和舞蹈文化的讲解,对任务进行深度剖析,分析任务的情感变化,把舞蹈编排当做是完整故事来进行了解。例如:蒙古族被誉为是“马背上”的民族,面对的是一望无垠的大草原,性格豪迈奔放,我们在塑造蒙古族人物时要坚持大气、欢快的原则。例如在蒙古族舞蹈脚下舞步跳动比较大,模仿大雁进行手臂展翅的动作。蒙古族“盅碗舞”表演时,需要发挥蒙古族舞者热情、爽朗的性格,双手手持酒盅,跟随着音乐节拍敲击盅子,同时搭配腿部的跪、迂回等动作,一边敲击盅子边舞,展现蒙古族舞者热情、载歌载舞的形象。结合蒙古族文化历史对于蒙古舞产生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了解了蒙古族人民热情奔放、欢快爽朗的性格,在舞蹈表演时可以把这些理解融入其中,提升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在舞台表演时会把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饱满,增强舞蹈表演的感染力。

(二)练好面部表情基本功。舞蹈表演过程中,想要呈现出灵活变换的面部表情,体现出较好的表演效果,那么舞蹈演员必须具备良好的面部表情基本功。第一,舞蹈演员应充分认知到面部表情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并在日常中重视训练,虽然整个舞蹈表演过程中,肢体动作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但面部表情的重要性仍然不容忽视。如果一个舞蹈表演者整个过程中均面无表情,那么无论舞蹈动作是否优美,整体效果就会缺少生命力,无法为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第二,舞蹈表演者应加强对呼吸节奏以及肢体的训练和控制,正确的思想认知是基础前提,舞蹈演员需要进行有效的训练,进而达到表演过程中,面部表情与肢体动作的完美融合。在练习过程中,应多加反复揣摩和调整,呈现出轻松的面部表情以及优美的动作,实现两者的协调统一;第三,舞蹈表演通常在舞台中进行,但后期通常会进行面部表情的艺术加工,所以肢体动作可以适当夸张化,达到吸引视线的效果,但是,面部表情要始终自然,轻松舒缓的呼吸,不能过于僵硬导致与表演主题分离。譬如双人舞《追鱼》,舞蹈表演的主题是一位傣族老翁在河边观鱼、捕鱼的场景,几次想要捕捉小鱼却未能实现。当舞台中的“小鱼”被渔翁抓住拖走后,此过程动作简单,但是“小鱼”斜眼看着渔翁,嘟起嘴时,天真中伴有一丝抱怨的表情,立即将整个表演推向高潮。由此可见,在舞蹈表演过程中面部表情发挥的重要作用,需要每个舞蹈演员引起重视并加强训练,进而呈现出良好的表演效果。

(三)以情感爆发为升华来塑造人物形象。情到浓时人自醉,在塑造人物形象中有了心理暗示作为奠基石,那么情感的爆发一定会带来空前的效果,成为点睛之笔。充沛的激情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的根本,笑容与悲伤不仅是在脸上,更应该是在心里。在舞蹈表演中塑造人物形象要能够找到舞蹈表演中的情感爆发点,把感情通过这些点释放出去,才算完美塑造一个人物形象。演员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还要避免直接诉诸情感,而是必须在舞台上根据人物形象的要求合乎逻辑地、有顺序地、有机地行动,这样才能走向角色,才会产生角色应有的情感体验,从而创造出动人的舞台情感。

(四)将肢体语言和脸上的情绪相结合。首先,舞蹈者要能够熟练的运用各种面部表情。表演者需要认真观察在不同情况下人们所流露出的感情,并不断的进行模仿,直到可以熟练的运用各种面部表情来应对舞蹈表演中的相应的场景。再者,对演员肢体动作熟练程度的要求很高。在跳舞时的肢体动作有别于我们日常的动作,舞蹈者需要以日常的肢体动作为根本,进行艺术上的改造,以此成功的转换成舞台上的身体展现力。最后,在表演的过程中,要将肢体动作与表情完美的结合起来。演员要依据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适时的使用面部表情,搭配合理的肢体动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将作品的内涵和灵魂表现出来。如何才能将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合理结合、相辅相成的表现出来?首先,熟能生巧,练习是一种最普通的手段,脸部表情通过连续的锻炼,总结生活中的习惯规律,做到像发自内心,使表情的感染能力得到提高,所以随时控制表情是作为一个演员的先决条件。其次,熟练转换各种表情的技法是增强感染力的重要方式,艺术具有生命,而这种生命的体现需要表演者的面部表情要活灵活现。最后,表演者要加强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的合理配合,做到协调一致,相辅相成。

(五)关注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现阶段,我国社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有无数的新鲜事物逐渐衍生,舞蹈创作也因此获得了极为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基于此背景中,出现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作品。针对舞蹈演员来说,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如果仍然局限于传统,无法跟随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那么将在时代的大浪淘沙中逐渐被湮灭。舞蹈表演者要重视在舞台中的面部表情应用,想要塑造各种鲜活经典的舞台形象,表演者必须密切关注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变化,真正走入社会中不断感受,在参与实践中获得丰富的经验和阅历。只有这样,舞蹈表演者才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面部表情,使其在任何舞蹈表演过程中均具备自己的特色和风格,这也是提高舞蹈表演者自身水平和能力的有效路径。

结语:

综上,舞蹈作为一项热门艺术,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在舞蹈表演中,要从肢体动作、舞蹈动作编排,音乐节点入手,让舞者和人物融为一体,利用舞蹈动作表达人物、音乐中蕴含的情感,这也是舞蹈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高晓彤.论面部表情在舞蹈作品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J].中国民族博览,2019(8):133-134.

[2]刘翩翩.舞蹈表演中表情艺术运用的有效思考[J].大众文艺,2019(20):143.

[3]殷强,张璋.从“舞研杯”视角谈艺术硕士在舞蹈作品表演中的情感表达[J].艺术教育,2019(8):122-123.

[4]曙格拉·努尔兰.论舞蹈艺术中的形象塑造[J].当代音乐,2019(3):80.

[5]袁琳.如何提高舞蹈演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当代音乐,2019(13):73.

猜你喜欢

舞蹈表演塑造人物形象
聚焦语文要素,整合单元教学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浅析舞蹈表演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和创新
浅议舞蹈中的想象力
浅析《天堂电影院》中次要人物的成功塑造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经济新常态下中小房产企业竞争优势的塑造
让人物形象定格在经典细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