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文学的兴起与存在的问题

2020-09-10王健

客联 2020年8期
关键词:碎片化阅读网络文学

王健

【摘 要】由于网络文学的读者群众发生了重大变化,传播成本非常低廉,逐渐形成产业化发展等因素,使网络文学迅速兴起并发展,一举打破传统文学的诸多模式,拥有大批忠实读者。但同时网络文学也存在着艺术价值削弱、社会功用受损、可能使读者陷入虚拟世界的潜在问题。

【关键词】网络文学;碎片化阅读;潜在问题

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碰撞融合的背景下,网络文学在作者、作品的数量上飞速增长,已经形成了显著区别于传统文学的产业。网络文学旺盛的生命力值得我们将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来讨论和分析。

一、网络文学的主要特色

(一)表达方式更为直白

网络文学的节奏非常快,往往要求一万字即要出现情节高潮。这同时加快了网络文学表达情感的节奏。网络文学的思想较为直白,往往不需要额外的铺垫和修饰。

由于人人都可以参与网络文学的创作,一般的网络文学作者都喜欢用网络文学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看法以及真情实感,更直白地让读者了解自己和作品;喜欢用更加浅显的语言来表达其作品人物的想法及内心活动,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更能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

(二)表现形式非常自由

传统文学更加注重考虑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纸张印刷的成本和出版周期的较长都导致传统文学在内容和表达上更加严谨,对作品的字数也更加重视。而当下的碎片化阅读使网络文学作者的写作更加自由,不受限于格式,不拘泥物形式,语言构成更简单。省略主语,较多的使用单句、短语甚至单词成句的写作方式屡见不鲜,而且起到很好的效果。

现在的网络文学不注重节奏、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等形式,更关注内容的表达,语言使用更加随性,甚至使用一些符合组合来表示开心、佩服等,拉近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表达更为简洁多元。

(三)语言使用创新而宽泛

网络文学紧跟时代潮流,网络文学的作者乐于对语言进行创新、改造,例如用“雨女无瓜”表示“与你无关”,用“C位”表示某个人实力很强。这些时代感很强的词汇容易被快速理解、获得认同,十分符合当下年轻人对词汇的审美。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词汇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富有新意的新造词越来越多,网络文学的用语也会更加百花齐放。

二、网络文学兴起的主要原因

(一)网络文学的读者发生了变化

与传统文学不同,网络文学的读者群体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文学的读者群体更为庞大,并且成为了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由于网络的介入,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更为直接、即时;同时,在很多网站,读者的评价直接影响网络作家的收入,网络作家与传统作家相比更为重视读者的意见,因此,网络文学逐渐发展成为互动叙事型的文本,读者成为作品的创造者之一。文学作品不再仅仅是作者的个性展现,受众也成为了创作的关键一环,影响着角色与情节走向。这一变化打破了传统文学封闭的创作过程。正因如此,网络文学的读者群体有了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加深了读者的阅读意愿,提高了阅读粘性。

网络文学作品文字量大,每日更新,作者与读者可能每天都发生着联系,作品连载期间形成了一种稳固的伴生关系。当作者生病中断更新章节时,会向读者请假;当作品的阅读量下降时,作者会向读者“卖惨”;当作者生活中发生重大事件,会与读者交流分享。读者作为积极主动的作品创作参与者,积极网络文学作品的叙事动态、关注作者,甚至成为了作者的粉丝,使网络文学趋向于粉丝经济,甚至形成更为狂热的状况。

(二)网络文学传播成本低廉

互联网技术不但使网络文学的读者基数迅猛增大,而且摊平了网络文学的传播成本。传播成本的降低一方面是指纸张成本的去除。手机、电脑等媒介构建成的阅读模式是网络文学的主要传播途径。无纸化阅读大幅降低了网络文学作品阅读的经济成本,而且网络文学作品主流的在线付费阅读模式使阅读的经济成本进一步降低。大量的免费章节使读者拥有充足的判断空间决定是否要购买全书,按章节购买的机制也比纸质书更加灵活,读者可以随时决定放弃购买剩余内容,避免不必要的消费。另一方面网络文学的时间成本也得到了降低。每天作者创作完成后,可以将章节通过平台实时分享给读者,省去了印刷书籍过程中编辑审读校对、出版社印刷、读者购买等一系列流程,节约了时间成本。

(三)逐渐形成产业化发展

同样由于网络文学作者对读者阅读口味的主动适应,网络文学类型化明显,形成了玄幻、奇幻、仙侠、武侠等基础风格,甚至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网络文学范式,在题材、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塑造等方面出现了成型的模式。新的网络文学作者只要将各种要素进行调适,即可完成有下限保证的内容生产。

这种产业化发展还在不断进化迭代,网络文学细分出了废材流、无敌文、无限流、学院流、总裁文、虐主文等类型。读者在完成一部作品的阅读后,可以按照网站分类轻松找到类似的作品,维持自己的阅读喜好。

三、网络文学的潜在问题

(一)网络文学的艺术价值有所削弱

网络作家因为经济利益向读者让步,作家失去了独立性,作品的艺术价值受到削弱。而且网络文学读者群体庞大,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阅读偏好、审美取向,但网络文学的产业化使网络文学作者更多地创作人口基数大的群体偏好的类型作品,作品的集中加剧了同质化,进一步削弱了作品的艺术价值。作家为满足读者需求,将读者意见反馈作为创作考量,文学创作的封闭性被打破,文学的艺术价值必然受损,网络文学不再是作者精神世界的映射,而是偏离了文学艺术的应有性质,向商品的范畴移动,最终成为了大众消费品。

(二)网络文学的社会功用受损

文学作品本应负有教化人心,提升社会整体道德素养的责任。但网络文学淡化了文学作品的教育内涵,更加追求单纯的感官和心理刺激,弱化了网络文学的社会功用。无论是网络平台,还是作者,还是读者都对作品的价值与意义缺乏追求的意愿。网络文学作者没有筛选机制,任何人都可以加入网络文学写作,作品整体水准低下,而且由于审查机制主要针对色情、暴力、反动等违背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的内容,对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漠不关心,连基本的文学勘误校对环节都有缺失,无法期待网络文学作品对社会大众进行道德启蒙,一些错字较多、偏爱使用流行词的作品甚至对读者基本的文学阅读能力造成伤害。

另一方面网络文学的文学批评极少,评判标准缺位,导致无法形成健康顺畅地进行书评的通道。书评不仅是作者与读者沟通的渠道,更重要的作用是负责解释作品的美学价值。网络平台基本取消了传统书评的推荐渠道,使审美选择权和评判权来到了读者的手中,但网络文学的读者鉴赏力参差不齐,只言片语、断章取义的评论,甚至是表达情绪的评论占主流,严肃而有态度的评论稀缺。这些都伤害了网络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削弱了网络文学的社會功用。

(三)网络文学可能使读者陷入虚拟世界

网络文学作品极其重视代入感的营造,有强大的共情能力,读者极易将作品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代入现实产生认同,特别是涉世未深的年青人容易因作品而对虚无的美好和幸福充满渴望。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网络文学可以做到每日更新,这种沉浸性养成了读者的阅读习惯,具有一定的上瘾性,使混淆与误读变得更加危险。

网络文学为了满足读者猎奇的心理、寻求刺激的需求,内容中有很多暴力和软色情的成分,形成不良的示范,引导和诱惑读者,造成了潜在的社会风险。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中国网络文学二十年[M],江苏文艺出版社.2019-01.

[2]周志雄.网络文学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12.

[3]夏烈.网络文学的新传统与未来性[M],杭州出版社.2019-04-30.

猜你喜欢

碎片化阅读网络文学
调查
我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
Southern_Weekly_1920_2020_12_10_p36
中国网络文学闯荡海外江湖
基于媒介革命视野下我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路径探究
中国网络文学读者超四亿
数字时代下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
民办高校大学生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
有声读物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
碎片化阅读时代广播节目的生存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