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2020-09-10仇昊杰

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 2020年9期
关键词:沥青路面市政工程施工技术

摘  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进度加快,市政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市政路网建设也愈加完善,沥青路面因其具有强度高、易施工和稳定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道路建设中。市政道路作为我国城市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路用性能直接影响我国城市交通治理和经济发展。基于此,市政工程中必须加强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控制,以此提高市政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

关键词:市政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903(2020)09-0000-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为我国经济贸易和城市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与此同时我国国民经济稳地提高,私家车数量持续增多,这给我国道路路用性能提出更高要求。新时期,如何加强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提高沥青路面安全性与耐用性,已成为现阶段市政工程道路建设应关注的重点问题。

1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控制的必要性

沥青路面施工是市政工程的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市政工程整体效果和道路的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一旦沥青路面出现施工质量问题,不仅会造成交通拥堵,同样还会威胁到人的生命安全。基于此,市政工程中施工团队应加强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控制,实现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的和谐统一,这样既可以实现路面施工的精细化管理,优化施工资源配置,提高施工质量与效率,同时也能提高道路的安全性与使用寿命。

2市政工程道路瀝青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2.1施工前准备

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前准备工作主要有材料进场控制、技术交底和机械控制。材料进场控制需要相关人员编制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材料和施工计划,按时收取材料质保单,确定外购产品的供应方式和来源,尤其是沥青、石屑、石料等材料,要从源头控制质量,同时在施工现场设置专门的人员来抽样检查进场施工材料的质量、认真审核原材料的质检报告、日期和厂商等,避免施工现场中混入不合格材料,为提高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奠定基础。技术交底即向施工班组进行施工技术、安全交底、文明施工交底,组织技术人员学习熟悉图纸,理解设计意图,掌握每道工序施工步骤,编制施工工艺流程,划分施工任务[1]。机械控制需要相关人员在施工前对即将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启动运行试验,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导致施工被迫停止,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另外,施工前要进行试验路铺筑,检验施工方案中混合料配比、摊铺工艺及压实次数等合理性,为后续施工提供可靠依据。还要注意不能选择亲水性的集料,技术性能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2.2混合料配制及运输

沥青混合料是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的主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施工质量,为保证沥青混合料质量,现场施工人员应做好沥青混合料现场配制和运输管理。第一,混合料配比控制。依据目标配比设计、生产配比设计和生产配比验证的顺序,通过马歇尔实验、搅拌实验和铺筑试验路面环节判断目标配比下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能否达到预期要求,如达到,则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如没达到,则需重新进行上述步骤,直至一定配比下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达到预期要求[2]。第二,拌和时间与温度控制。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与温度是影响沥青混合料物理性质的主要因素,为保证沥青混合料质量符合施工技术要求,通常情况下要求沥青混合料搅拌时间不低于40s,搅拌温度不低于165℃、出厂温度不低于165℃、到达施工现场时的温度不低于160℃、摊铺温度在140℃~165℃。而且相关人员应同时通过外观检测和温度检测等方式加强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3]。外观检测上如果发现花白料严重分离现象时,施工人员应适当提高搅拌温度、增加搅拌时间或减少后续搅拌细料用量。如果发现混合料色泽较暗,则施工人员应适当降低搅拌温度。温度检测上借助温度计测量沥青混合料温度。第三,运输与卸料控制。沥青混合料运输时应尽量选择大吨位自卸车运输,确保路面施工期间沥青混合料供应不会中断,同时利用篷布覆盖运料车,以减少散热。在卸料时,一方面要遵循“先中间、后两边”的摆放原则,另一方面应尽量缩小混合料下落的距离,避免沥青混合料出现离析现象[4]。在卸料工作中,如发现剩余沥青混合料出现离析、结团现象,亦或是其温度低于摊铺温度,则应及时将剩余沥青混合料废弃,保证路面摊铺质量。

2.3沥青路面混合料摊铺、碾压技术

沥青面层摊铺是沥青路面施工的核心环节,加强摊铺施工控制对提高市政工程质量而言至关重要。施工人员摊铺施工中应重视以下几点问题:第一,沥青混合料铺筑之前需要仔细检查下层路面,清除表面杂物,平整路面。第二,做好摊铺前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保证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在140℃~160℃之间,如发现温度低于这一区间,或是混合料出现离析、结团现象,则废弃混合料。第三,选择合适的摊铺机,严格设定摊铺速度,以2~6m/min速度进行摊铺,并且注意保持摊铺的连续性,不得随意切换速度或是中途停顿。第四,如遇下雨天、路面有积水或是气温低于10℃情况,不得摊铺。第五,摊铺期间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拆除重铺,以保证整体摊铺质量。第六,在摊铺机工作期间,运料车应注意不得与摊铺机近距离接触,时刻保持至少50cm间距,卸料时,挂空挡,依靠摊铺机推动前进。摊铺后对路面进行碾压,初压时保证路面混合料温度在140℃左右,碾压速度维持在2~3km/h为宜。复压是保证路面混合料温度在125℃左右,碾压速度维持在3~4km/h为宜。终压是保证路面混合料温度不低于90℃,碾压速度控制在2km/h[5]。压实层厚度不宜超出100mm,且保证各层压实度与平整度符合要求。碾压期间还应注意做好雾状洒水,保证维持路面沥青混合料的粘结性,同时又避免混合料黏住轮胎。

2.4沥青路面接缝压实技术

第一,在混合材料完成摊铺、刮平后,应立即检查路面,对不规则部分及时进行人工调整,然后充分均匀压实。第二,在碾压过程中,压路机不能中途停下、转行或制动。第三,压路机不能停留在已经被压过70℃温度的混合材料上,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在压路机工作或停运期间将油料、润滑脂、汽油或其它有机杂质洒在路面。第四,在压实过程中,如接缝(包括纵缝、横口或其他因素造成的缝)处混合材料的温度不能达到压实要求,应采用加热器来提高混合材料的压实温度,然后将其压实至无缝处。否则,必须垂直切割混合材料并重铺,立即将其共同碾压至无缝。第五,摊铺及碾压工作,组织专家进行质量监测控制及缺陷修正。及时检查压实机温度差,一旦发现温差不够,应在工作温度下及时停工进行材料补压,在其他特殊地区检查如发现压路机不能正常进行的,应及时采用钢筋夯土或机械的捣压法对混合材料充分进行挤实。已施工完成车辆碾压清理处的行车路面,不得对表皮涂层进行任何修补。施工压实度密封测试方法采用弹性蜡胶密封测试方法。

2.5沥青路面保养与维护技术

路面维护是沥青公路技术在施工中的最后一步,常见的养护方法有以下几个:雾封层,将高渗透性乳化沥青均匀喷涂于沥青公路上,既可增加粗骨料间的粘结性,又可作为一种防水层,避免受到破坏;抗老化处理,清洁路面后,利用专业洒布机均匀在原路面喷洒沥青再生密封剂,以提高道路柔韧度和弹性,降低老化程度及脆性。

维护工艺是公路寿命延长的有效方法,在使用路面长时间后,经常出现车辙,造成道路积水,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还有裂口问题,地面的温度不均匀和底部沉降,导致横向裂口,车轮载荷会导致道路出现网状裂口。当出现这些问题时,维修者应及时调查,找出造成路面受损的原因,同时使用专业设备对损坏的沥青道面进行翻挖加热,再用与原沥青材料溶性较高的材料修复损伤部分。

3结论

沥青路面施工作为市政工程的重要环节,做好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对提高市政工程整体效果与交通安全至关重要。与其他路面施工相比,沥青路面具有后期养护维修成本低和可循环利用的优势,本文基于市政工程详细阐述了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及其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我国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推动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庆林.对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分析[J].低碳世界,2017(25):211-212.

[2] 张军.市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8):102-103.

[3] 雷海强.探讨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7):235-236.

[4] 丁世平.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24):175.

[5] 王志华.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名城绘,2019(3):268-268.

收稿日期:2020-07-21

作者简介:仇昊杰(1985—),男,上海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道路养护工程施工管理。

猜你喜欢

沥青路面市政工程施工技术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研究
雾封层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
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研究
透水沥青路面淤塞问题分析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荷载图式探讨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分析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基坑施工对原有市政工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