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传》被动句研究

2020-09-10裴文霞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被动式左传被动

摘要:《左传》作为我国第一部叙事详明完整的历史著作,在历史学、文学和语言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语言方面的成就和特色也体现在其中许多被动句的使用上。本文通过广泛收集有关文献资料,试图通过对《左传》中出现的被动句类型的纵向分析,着重分析它存在的状态和呈现出的特点,探讨了被后世所继承下来的被动句。

关键词:《左传》;被动句

朱冠明先生在《先秦至中古汉语语法演变研究》中这样定义被动句:“被动句是相对于主动句而言的一种句式主动或者被动,从语义上看,如果主语是谓语的施事,则句子是主动的;如果主语是谓语的受事,则句子是被动的”。[1]

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册《被动式的发展》一节中说,“在唐代以前,在被动词的后面都是没有宾语的,因为受事者已转为主语,自然就不要宾语了。但是到了唐代,被动式又有了新的发展,‘被’字的前面有主语,动词的后边仍然有宾语,而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又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所领有的。因此,在这类被动式里,主语只不过是个间接的受事者,而动词后的宾语才是直接的受事者”[2] 。

据唐钰明先生的研究,“ 汉语被动式起源于商代,且早期只有“于”字式。春秋开始,在“于”字式之后相繼出现了“为”字式和“见”字式,战国之后才出现了“被”字式。这几种单一式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就出现了综合式,如‘见……于’、‘为……所’、‘为……于’、‘为……见’”式等。[3]

一、被动句的类型

(一)主语+动词+“于”(“乎”)+介词宾语

“于”字作为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施事者,突出被动意义,不少学者认为它是先秦被动句的主要标志之一。王力先生也在《古代汉语》里指出,“不是介词‘于’字本身表示被动,而是动词用于被动的意义;但是,由于用‘于’字引进了行为的主动者,被动的意义就更加明显了。在上古汉语里,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于’字介宾词组放在动词后面。” [4] 例如:

① 初,王姚嬖于庄王,生子颓。(庄公十九年)

②许灵公畏逼于郑,请迁于楚。(成公十五年)

③子木之信称于诸侯。(昭公元年)

以上例子,“于”字所引进的都是动作的施事者。但是“于”的作用除了可以引进施事者之外,还可以介引时间、处所、对象等,例如:

① 丁丑,楚子入飨于郑。(僖公二十二年)

②困于石,往不济也。(襄公二十五年)

③辰嬴嬖于二君,立其子,民必安之。 (文公六年)

④鲁,卫偪于齐而亲于晋,唯是不来。(昭公四年)

例④杨伯峻注云:“为齐所逼,不得不与晋亲。”[5]即:被齐国所逼迫。

以上例子都是“动词+于+名词”句式。何乐士《<左传>的介词“于”和“於”》一文对两个介词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认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于’字已经完全虚化为介词,这也是‘于’字句作为先秦形式标志被动式的主要原因。当然,作为介词它们大多都与地名处所一起构成处所状语,真正用于被动句的并不多,这也恰恰反映了‘于’字作为被动句标志的弱点,‘于’作为介词身兼多职不易辨认其是否引进动作行为的施事者”。[6]王力先生认为,被动句的最基本的作用作用就是表示不幸或者不愉快的事情。例如:

①楚师薄于险。(成公十六年)

②小人老而无子,知挤于沟壑矣。(昭公十三年)

③鲁击柝闻于邾。(哀公七年)

④书于伐秦,摄也。(襄公十四年)

通过对这几个被动句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它们都是表示一种不幸或不愉快的事情。

(二)主语+“见”(“为”)+动词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前一分句是“为+动”式被动句,后一分句是“见+动”式被动句。

(三)主语+“见”+动词+“于”+介词宾语

杨伯峻、何乐士在《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中认为“见”是最古老的一种被动句式。[7]   例如:

①先者见获必务进,进而遇覆必速奔。(隐公十一年)

②黯也进不见恶,退无谤言。(哀公二十年)

③随之见伐,不量力也。(僖公二十年)

(四)主语+“为”+介词宾语+动词

“为”本为动词,后逐步虚化为表被动的介词,从而使被动句的形式标志有了新的扩展。“为”字式包括两个系列:‘主语+为+动词’和‘主语+为+名词+动词’。‘主语+为+动词’被动句中的被动标记‘为’是被动助词,它是由动词‘为’的‘成为’义演变而来的;‘主语+为+名词+动词’系列被动句中的被动标记‘为’是施事介词,是由被动助词‘为’演变而来的。

①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僖公三十年)

“为﹢动词”常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章,以“为”字引出施事者(也可不出现施事者),形成“为﹢施事者﹢动词”句式。

②寡君闻君有不令之臣为君忧,无宁以为宗羞,寡君请受而戮之。(昭公二十二年)

③夫大国之人,不可不慎也,几为之笑而不陵我,我皆有礼。(昭公十六年)

④今伐其师,秦必救之,战而不克,为诸侯笑。(襄公十年)

不过,并非所有的“为+宾+动”式都表示被动。例如:

①孤不佞,不能媚于父兄,以为君忧。(昭公二十二年)

②天降祸于周,俾我兄弟并有乱心,以为伯父忧。(昭公二十二年)

③若果立之,必为季氏忧。(襄公三十一年)

这三个例句中虽然都是“为+宾+忧”的形式,但是,根据语境可以看出“为”字在句中起到的并不是标志被动的作用。其中“为”字后面的“君”“伯父”“季氏”都是“忧”的施事,而“为”字在句中起到的并不是标志被动的作用。

①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僖公三十三年)

②必以仲几为戮。(定公元年)

③君其将以为戮。(僖公二十八年)

这三个例子中的“以为戮”都是“以……为杀戮对象”。因此不表示被动。介词“为”都是被动句中引出主动者的语法标志。

(五)主语+“为”+介词宾语+“所”+动词

这种结构形式在秦汉以后的古书中最为常见,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的书面语里。“为”在这里是介词,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所”是助词,放在动词前面,表示被动。

先秦时被动句较少,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否认先秦被动句处于萌芽阶段,判断被动句不能简单的把施事、受事和“于”、“为”、“见”、“所”等字作为唯一标志,应该结合语境,综合考察这个句子是否表达了被动的意义。

二、总结

被动句的句式由没有形式标志的意念被动句发展到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被动句的结构逐渐变得繁复,形式逐渐变得多样,数量不断增加。这些都说明了语言的发展总是朝着不断地完善而前进的。一方面,淘汰一切在交际中多余或者累赘的东西,以避免某种程度上的表意不明或者混淆等诸多问题;另一方面,发展出更加完美的表达方式,因为语言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

参考文献:∶

[1]朱冠明.先秦至中古汉语语法演变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2]王力.汉语史稿[M] .中华书局,2004

[3]唐钰明.论先秦汉语被动式的发展[J] .中国语文,1985 (4)

[4]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97

[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 .中华书局,1990

[6]何乐士.左传虚词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4

[7]何乐士、杨伯峻.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M] .语文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裴文霞 (1993—),女,甘肃天水,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

猜你喜欢

被动式左传被动
从善如流
蔓延
一道化学计算题的守恒多解
对剖面空间设计的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的研究
绿色建筑技术节能分类探讨
《左传》笔法
Contents and Abstr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