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任务驱动法下的《金属工艺学》教学策略

2020-09-10任丽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0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教学策略

摘要:现代社会对综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为实现教学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人才实际需求,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快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金属工艺学》课程是机械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其课程教学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该类专业学生技术基础掌握程度,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础。基于此,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本文主要探索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的《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策略,简单介绍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并对其有效应用应当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结合《金属工艺学》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金属工艺学》;任务驱动法;教学策略

引言

《金属工艺学》课程是一门主要研究制造金属零件工艺方法的综合性基础技术学科,课程应用性较强,是机械类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在《金属工艺学》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各种加工工艺,以及常见金属材料的性能、零件结构设计等等多项内容,因此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内容涉及到众多的微观知识点,并且专业概念多、十分抽象,极大的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理解难度,教学效率难以提升。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必须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通过让学生带着人任务去学习,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和教学的实践性,对于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简介

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是建立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摒弃传统的向学生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解决问题为主,让学生带着任务,以完成任务为目标进行多维互动的一种教学模式,将传统的知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互动学习。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课程参与度和积极的学习状态,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运用已有的知识及经验进行问题解决方法方案的提出与探讨。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明确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投入到课程资源的学习中进行实践学习,并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给予正确指导,使学生在真正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提高任务设计的针对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应用中,应当注意教学任务设计的针对性,在保证任务设计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学生适应性与教学条件匹配性。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目标各不相同,在任务设计过程中,其出发点与落脚点都在于教学目标,因此教学目标不同,任务设计具有较大的差异。在任务设计过程中,为提高任务针对性,需要教师建立与教学课程相适应的知识体系,确保任务设计功能的完整性。在专业性较强的基础课程教学时,需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根据实际岗位需求设计教学任务环节,但任务不宜综合性较强或者较大;在核心专业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收集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实际项目作为教学任务,需要注意项目体量与教学课时的合理分配,根据实际项目、教学内容、教学任务、课程课时数等,进行子任务划分,提高任务设计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提高任务设计的学生适应性,主要是实现任务设计对学生的针对性,任务设计需要与学生的能力、知识水平、情感接受程度等相适应,确保学生能够实施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关键在于为学生创设能够激发兴趣的任务情境。在任务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確任务涉及到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学生的基础、能力,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问题的解决途径等内容。提高任务设计的教学条件匹配性,主要是通过明确任务完成所需要的外在教学条件,如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等,以确保学生完成任务能够获得充分的外部教学条件支持,避免影响教学效率。

(二)把控教学过程的实效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效性表现在通过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获得感,实现自我发展。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学初始阶段,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任务情境,引导学生对教学任务有基础认识,并对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方法、知识等进行思考,促使其快速投入到以完成任务为目标的学习活动中。教学过程阶段,教师需要担任好引导者的角色,关注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有效的引导,保证学生任务完成的顺畅性,维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有所成。

(三)强化效果评价的作用性

效果评价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下产生的效能主要是使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得到巩固,感性认识得到升华,从而构建系统知识体系,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科学的效果评价既需要关注学生任务完成结果,更应当注重任务完成过程;既需要关注学生个体,更需要注重团退协作;既需要关注课堂;更需要注重课外。通过科学的效果评价,学生取得的成绩能够充分得到教师的肯定,极大地提升其成就感与获得感。同时,教师在总结任务完成方法时,如果能够进行横向总结,还可以极大的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对于任务完成结果不理想的学生来说,教师应当侧重于过程评价,引导学生总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自我有客观认识,提高学生的体验感,激发学生向上积极性。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下《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基本环节

(一)分析教学目标,合理设计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发下的《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环节设计的核心在于任务设计。教师首先应当明确教学目标,并以其为基础进行课程知识模块划分,在对各个模块进行任务划分,以模块任务体现整体教学目标。同时,注意任务设计的可行性,合理把握任务规模,以及任务设计知识点数量和重难点分布,尽可能使任务设计贴近实际,从而使学生能够充分联系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金属工艺学》课程中,主要可以划分为六大任务模块,包括金属材料力学性能、铁碳合金、钢的热化处理、砂型铸造、锻造、电弧焊;各个模块中分二级、三级任务呈现,并形成内在联系,使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也能够构建完善的知识网络体系。

(二)教师引导环节

教师引导需要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在课程准备阶段,教师需要将任务资料、涉及知识点介绍、工艺过程视频等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在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对具体任务完成过程进行指导。教师引导对于帮助学生获得完成任务的思路和方法,最大限度的投入到任务完成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三)实践操作环节

在任务提出后,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操作寻找完成任务的途径和方法。在这一环节,学生可以选择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任务,通过独立思考、独立操作获得完成任务的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自身所拥有的知识完成任务。一般这种情况较为适用的是体量非常小的简单的任务,例如分析手轮零件结构等。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在个人学习基础上,利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共同协作、相互帮助,完成任务。团队合作探究的模式较为使用难度较高、复杂程度较高的任务,例如绘制手轮零件铸造图等。

(四)交流讨论环节

这一环节是课程学习的重要环节,主要是在任务完成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分享解决方案,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进一步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在《金属工艺学》课程内容中,很多情况下会出现学生实际操作获得的工艺参数与理论上的工艺参数不同的情况,针对这些情况进行沟通交流,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思路,强化知识学习,同时提高学生在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

(五)任务评价环节

任务评价环节的重要目的是完成课堂巩固,加强课后驱动。学生在完成任务后,教师及时根据其方案进行针对性的正确评价,能够有效实现学生感性认识的升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课程结束后的任务评价,采取科学的评价方式,给予学生引导与鼓励。《金属工艺学》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在一定的课时内需要学生掌握较多的知识,难度较大。基于此,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任务,加强课后驱动,以弥补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完善知识系统。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在绪论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金属工艺学》课程来说,教材绪论部分的教学同样十分重要,需要教师重视绪论教学。在绪论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在课程伊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例如,在绪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简单的学习任务,“人类开始使用金属材料的时间是?”、“影视剧中,我们常见的古人锻造刀剑时加热捶打后放入冷水中是什么原理?”等等,将这些问题设置为绪论学习的任务,使学生带着任务有目的的进行绪论学习,同时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穿越不同时代,合作探究不同时代金属工艺及其具体应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学到知识,并且能够对后续的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在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

在《金属工艺学》实验课程教学中,维护并保持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就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的同时,还可以将探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法融入其中。由于《金属工艺学》合成的专业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实验课程是教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在实际实验教学中,学生可能由于对专业实验课程的认识度不足,对实验方法、过程以及现象与结果的关注度不足,从而难以有效掌握知识。为有效提高学生实践操作专业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在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提前布置任务,为学生实验课程学习提供明确的目的指向。例如,在进行钢的热处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布置任务:分析探究两根完全相同的铁丝在烧红同时取出后,采取即刻放入冷水进行冷却的方式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方式后,铁丝的硬度差异,以及存在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任务布置完成后,学生能够获得明确的实验任务,然后立足于实验任务,让学生共同分析探讨实验方法、过程以及实验目的,带着问题完成任务。在任务完成后,学生需要根据实验的过程、结果,对任务完成的质量进行自我评价、师生互评等,明确自身在实验中的不足,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在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转化中应用

《金属工艺学》课程中,存在大量的微观知识点,提高了教学教学与学生掌握的难度。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微观知识点教学,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加快知识点才能够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转化,真正理解、掌握、记忆知识点,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进行“晶粒、晶界”概念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发布课前准备任务,让学生准备一个石榴,在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石榴拨开,进行观察,然后课程内容所给出的示意图进行对比。学生会发现可以将晶粒比作石榴籽,每个外形不规则,而内部原子规则排列的小晶体就是晶粒;晶界可以比作石榴中的隔膜,是晶粒间的分界面。通过将抽象的观念物化,学生的思路会更加的清洗,能够直观理解抽象的感念,并把握知识,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

(四)注重教学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金属工艺学》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综合性和应用型,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并能够将其更好的应用在专业实践中。因此,教师在设置教学任务过程中,应当重视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在一起,根据课程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同时注意将书本知识变为生动语言,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工作实践,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进行常用金属材料选用教学时,教师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去选择,并对其观察分析后再进行回来,并让学生进行互评,然后教师再用精炼简短、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总结评价,得出正确选用材料的一般规律,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总结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推进,当前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在《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中,该种教学方法也展现出了较强的优势。在任务驱动下,教师能够为学生的独立思考、探索以及发现提供广阔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努力完成任务。同时,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提高学生的创造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效应用任务驱动教学发进行《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发挥提供充足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郑海忠.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3(03):126-132.

[2]江丽,彭兆,吴超华,史晓亮,黄丰,李威宣,张丽,王玉伏.《金属工艺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52):158-159+162.

[3]韩春霞,赵牧原,王智超,陈韬.《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研究及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4):213-215+217.

[4]易大伟,孙万昌,师玉璞,张毓俊,田爱芬,张菊梅.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1):188.

[5]曹黎华.独立学院《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新余学院学报,2016,21(02):148-150.

[6]管晓光,王永东,郑光海,朱艳.提升《金属工艺学》本科教学质量的改革与探索[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Z1):85-86.

[7]易大伟,田爱芬,張菊梅,孙万昌,师玉璞.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7):241-242.

项目基金:

校级重点教研项目基于任务化驱动教学与实习相结合的《金属工艺学》课程改革与探讨,项目编号:2017xjy04。

作者简介:

任丽(1986.10.26-),女,汉,黑龙江绥化人,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学院工程硕士,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工程。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法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法在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法在车工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