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腹症手术麻醉临床处理思路的探究

2020-09-10郑权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14期
关键词:急腹症麻醉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急腹症手术麻醉的临床处理思路。方法:于2017年01月~2019年12月本院接收的100例急腹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集、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其麻醉处理方式、麻醉优良率。结果:气管插管全麻47例,麻醉优良率高达100.00%;硬膜外阻滞麻醉15例,麻醉优良率高达93.33%;硬膜外复合插管全麻38例,麻醉优良率高达94.74%。结论:急腹症病情多变,为了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建议临床围绕患者实际病情选取适宜的麻醉方法。

【关键词】急腹症;手术;麻醉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4-00-02

急腹症属于危急重症,指的是腹内组织器官突然出现病理性改变而导致腹部严重疼痛不适,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反应,在临床中比较多见且发病率极高[1]。该病进展快、多变、复杂,临床治疗通常以手术为主。为了促使手术顺利,提高手术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术前需对急腹症患者进行麻醉处理。但是病情程度不同的急腹症患者,其麻醉处理方法也会有所不同[2]。为探究急腹症患者手术麻醉处理思路,本研究特此以100例急腹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观察对象为100例急腹症患者,接收的时间为2017年01月~2019年12月,入院后均接受手术治疗;临床资料完整齐全;无麻醉禁忌。排除精神异常或认知障碍而无法正常交流沟通的患者、不适合手术治疗的患者。收集、分析观察对象临床资料,结果其中有58例男性和42例女性,年龄60~70岁,均龄(65.4±3.8)岁;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麻47例;硬膜外阻滞麻醉15例;硬膜外复合插管全麻38例。疾病类型:43例外科急腹症(6例血管病变、7例肠梗阻、7例腹部出血、5例绞窄、6例器官穿孔、12例炎症或感染),38例内科急腹症(4例肿瘤压迫痛、3例神经牵涉所致的放射性腹痛、9例铅中毒、12例急性病毒性肝炎、10例急性肠胃炎),19例妇科急腹症(均为急性盆腔炎)。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已签署研究同意书,在征得患者的同意情况下,收集其临床资料并进行深入分析。

1.2方法

1.2.1麻醉前准备 急腹症手术麻醉实施之前,应当充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包括(1)心理干预。多数急腹症患者由于腹部疼痛不适或者是因为突然发病而极易产生过度的焦虑不安、恐慌等心理,这对于手术麻醉处理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基于此,围绕急腹症患者的心态变化,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显得十分重要。护理人员主动接近患者,耐心的讲解手术麻醉过程、目的、作用,比如麻醉能够减轻痛苦,确保手术操作顺利实施,以此来纠正患者错误认知,使其正确看待手术麻醉处理,进而积极主动配合手术麻醉,提高其治疗积极性。(2)环境干预。多数患者血循环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如果环境温度偏低,极易引起肺炎,环境湿度偏低或者是温度过高,又可能会导致患者口干舌燥,故而合理控制治疗环境的湿度、温度,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显得至关重要。根据患者需要,将治疗环境湿度控制在50%~60%,温度控制在23℃~24℃。(3)术前充分准备。实施手术麻醉之前,遵照医师嘱咐,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耐心的讲解注意要点、术中配合事项,比如术前4~12h禁止饮食饮水,以防术中呕吐。

1.2.2麻醉处理 手术治疗急腹症患者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幾种麻醉方法,包括:(1)气管插管全麻。此种麻醉处理方法适合病情十分严重、操作复杂、手术治疗时间较长的急腹症患者。将患者送入室之后,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以及脉搏等生命体征,若有必要,对患者进行动静脉监测。诱导麻醉方案为:静注咪唑安定0.05~0.07mg/kg+阿曲库铵0.6~0.7mg/kg+芬太尼2~3ug/kg+丙泊酚1~1.5mg/kg,同时气管插管,术中利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每分钟呼吸频率调整为10~15次,潮气量参数调整为6~8mL/kg,保证患者术中能够顺畅呼吸。与此同时,围绕患者具体病情,间接性静注阿曲库铵,利用微量泵持续注入芬太尼0.02~0.08ug(kg·min)、丙泊酚40~80ug(kg·min),吸入七氟烷,促使麻醉深度控制在理想范围。术毕前5~10min,停用麻醉药物,期间注意保护患者呼吸功能,给予氧疗,留意患者体征变化,严控患者腹内压,避免腹内压过高而使得患者误吸、返流。(2)硬膜外阻滞麻醉。此种麻醉处理方法适合身体情况良好、无休克表现、循环情况稳定、可顺畅呼吸的急腹症患者。安全送患者入室之后,密切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呼吸以及脉搏,若有必要可监测急腹症患者动静脉。围绕患者具体病情,明确最佳穿刺位置,成功穿刺之后,给予1.5%利多卡因4mL注入,而后将硬膜外导管置入,为了减轻麻醉药物对患者神经、系统、心功能的不利影响,以免患者心律失常、呼吸功能减弱,术中应当将少量、分次注入麻醉药物。(3)硬膜外复合插管全麻。此种麻醉处理方法适合手术治疗时间长、对肌肉松弛效果较高的患者。安全送患者入室之后,密切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呼吸以及脉搏,若有必要可监测急腹症患者动静脉。围绕患者具体病情,明确最佳穿刺位置,成功穿刺之后,将硬膜外导管置入,先给予1%利多卡因3~5mL注入,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如果发现患者并未产生副作用,则继续全麻诱导、气管插管麻醉,期间注意保护患者呼吸功能,让患者能够顺利呼吸,出现麻醉平面之后再进行气管内插管操作,术中利用微量泵持续静注瑞芬太尼0.05~0.09ug(kg·min)、丙泊酚30~60ug(kg·min),而后通过硬膜外导管,给予0.25%罗哌卡因6-7mL注入,间隔1h~1.5h追加4~5mL罗哌卡因,若是情况特殊,可考虑间断性静注阿曲库铵,充分彻底的放松患者肌肉,但是一定要确保急腹症患者水电解质平衡。

1.3观察指标 麻醉效果优良率的评价:各项体征平稳,血压值,乳酸值及呼吸功能正常,没有误吸、返流、窒息,视为优;脉搏、体温稍高或稍低于正常值,呼吸略有不畅,但是没有误吸、返流、窒息,视为良;脉搏、体温异常,呼吸受阻,但是没有误吸、返流、窒息,视为可;脉搏、体温明显异常,呼吸不畅加重,有误吸、返流,甚至窒息死亡,视为差。优良率(%)=优(%)+良(%)。

1.4数据统计处理 汇总并分析观察主体的研究数据,并利用SPSS2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用均数±标准差(_x±s)表达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用例数或构成比(%)表达计数资料或等级资料并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设置为0.05,当P值<0.05时,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不同麻醉处理方法所获得的效果各有不同,就总体而言,麻醉优良率达到了97.00%(97/100),详情见表1。

3 讨论

急腹症指的是盆腔组织、腹腔内脏器、腹膜组织突然产生了病理化的改变,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控制不当,便容易使得患者出现诸多并发症,比如腹腔大出血、感染性休克、窒息死亡,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3]。临床对于急腹症患者的治疗,一般以手术为主,但是手术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为了规避手术麻醉操作不合理所致的相关并发症,确保手术顺利,在手术实施前,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围绕患者实际病情选取最合理的麻醉方法。

此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00例急腹症患者的手术资料,探讨了急腹症患者手术麻醉处理思路,结果发现大部分急腹症患者通过相应的麻醉处理方法之后均成功完成了手术操作,麻醉优良率高达97.00%,分析另外3例麻醉不成功的病例资料,均是因为休克程度过重而抢救无效死亡,其他97例急腹症患者通过手术麻醉处理后,病情控制良好,并没有因为手术麻醉而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手术疗效十分显著、突出,表明合理高效的手术麻醉处理方法对于急腹症患者而言,不仅有利于手术各项操作顺利进行,而且还有助于急腹症患者减轻手术侵入性操作带来的疼痛,加快术后康复[4]。需提及的是,为了获得更加高效、安全的麻醉效果,临床医师操作之前,应当深入掌握患者病情程度、疾病类型,考虑到患者身体承受能力,选取其中最合理的一种麻醉方法,以保障患者治疗安全。

为了规避血压大幅度变化、心率过低早搏等不良反应,手术麻醉实施期间,麻醉医师应当深入掌握患者各项体征的实际变化,对于血压水平显著降低的患者,及时调节补液速度,若有必要,可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帮助患者维持稳定的血压水平;若是患者出现早搏症状,则给予利多卡因1~2mg/kg注入;若是患者心率偏低,可给予阿托品0.25~0.5mg静脉注射,预防手术麻醉处理不当所致的相关并发症[5]。另外,手术麻醉之前的准备工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急腹症患者麻醉效果。比如心理干预,通过疏导患者焦虑不安情绪,可避免血压、心率、呼吸大幅度波动,进而让患者以平和的身心状态面对手术,可减轻手术麻醉对患者心理、生理的应激反应;环境湿度、温度的控制,可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让患者获得良好的身心体验感;术前耐心讲解注意事项、配合要点,可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使其主动配合手术麻醉[6]。

总而言之,急腹症患者手术麻醉方法有很多种,临床应当充分考虑到患者实际病情,为患者选取最佳的麻醉处理方法,保证患者手术麻醉安全。

参考文献

[1] 冯涛. 喉罩全麻与气管插管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 中国民康医学, 2019, 31(24): 45-47.

[2] 杨水平. 硬膜外阻滞麻醉复合气管全麻对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影响[J]. 基层医学论坛, 2019, 23(08): 1055-1056.

[3] 王俊, 郑君刚, 阮薏蒙, 等. 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急腹症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J]. 中华全科医学, 2017, 15(10): 1684-1686+1772.

[4] 芮骁. 手术室86例急腹症患者手术全身麻醉的护理[J]. 当代临床医刊, 2017, 30(04): 3298-3299.

[5] 施连章. 右美托咪定在急腹症并发感染行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现代实用医学, 2017, 29(02): 160-162.

[6] 王罡, 郑建辉.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老年急腹症手术临床效果觀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22): 132-133.

作者简介:郑权(1976-),男,汉族,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麻醉临床处理思路研究。

猜你喜欢

急腹症麻醉手术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七氟烷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研究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手术衣为什么是绿色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