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教学方式,让小学数学课堂更丰富

2020-09-10徐燕

南北桥 2020年13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小学数学

徐燕

【摘    要】当今社会,随着教育方向的不断改革,新的教学方式层出不穷,对于小学生来说,选择正确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其在学习的道路上变得更顺利,并且小学是步入学习时代的开始。要想在以后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打好基础是至关重要的。如何让学生努力学习,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改善课堂教学方式,让课堂更生动有趣,让学生爱上学习,从而使课堂更丰实。本文将探讨如何整合教学方式,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丰实。

【关键词】教学方式  小学数学  丰实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3.122

根据新课标所提倡的内容,教学应将激发兴趣的教学方式作为新的教学方法展现在课堂中,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新奇的,这种课堂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以及进行思想转换,并且能够激发教师深化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一、实验与理论结合教学

(一)小学数学的内涵

相比于其他阶段来说,小学阶段的数学是基础,学生在小学数学中可以了解到图形、运算、长度等一系列知识,这些知识很大一部分源于现实生活,如果想要了解数学知识,就需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尝试在随处可见的现实生活中联想数学,运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这个世界。根据调查发现,小学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一些问题。许多学生学习数学更多是被动学习,并非是对数学产生兴趣。如果利用课堂“玩中学”,将相对难理解的、抽象的知识转换为与学生所生活的具体环境息息相关的事物,则容易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参与数学学习,这一教学方法还能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能力和运用课本知识的综合能力。

(二)数学实验分析

用量度的平衡秤举例教学:第一,寻找用品自制实验工具:两根粗细均匀的木架、多根新皮筋、两个相同的铁盘子、多根粗细均匀的细绳子(制作简易平衡秤)。第二,收集实验过程中的信息:在简易平衡秤的两侧依次放上不同数目的小橡皮,平衡后对重量信息进行记录,并计算每一块橡皮带来的变化。第三,整理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上一个步骤的信息表格进行研究,探讨皮筋随橡皮变化所带来的规律以及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皮筋最大长度为多少。

(三)实验结论

本课让教师组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了自己学习数学带来的乐趣,并且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改善了学生将自己的思想局限在课堂中的不良现象,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会感受动手实践和教学实验相结合的思想,并体会独自经历“收集实验数据—整理数据信息—绘画信息图表—推理验证结论”的全过程,进一步促进对未知事物的探索乐趣。

二、生活应用结合教学

(一)生活中对数学的应用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存在数学。一些对数学不感兴趣的人可能会说数学一点儿用都没有,但是环顾四周就会发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数学。比如我们要想知道上课用的课桌的面积,就需要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和公式来计算才能得出结论。

(二)将数学运用在生活中

在传统教学背景下,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体现,而往往忽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导致学生在面对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时一无所知。在新课改要求下,教师要将生活化元素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引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例如“树上有12只鸟,飞走5只,还剩几只?”“王奶奶家养了15只鸭,8只公鸡,30只母鸡,一共有多少只家禽?”教师应通过设置此类问题让学生进行计算,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目的,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并增强生活经验性。

(三)合理运用数学于生活的体会

在生活中合理运用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从而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让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逐渐明白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提高把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创新型思维的形成;也让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还成就了一些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可以运用理论知识与生活结合的方式体现自己的优点。

三、“参与式”教学使数学味更浓,更显人文性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课堂单一、乏味,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和能力,在时代发展的今天,满足学生的终身学习是目前教学应重视的目標之一。新教学理念提倡教师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为标准,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性学习,带动学生的兴趣性和参与性,让学生从周围的事物入手,发现数学的生活魅力和人文价值,拓宽学生视野,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务必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方案,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另外,教师要注重对教学方式进行整合,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并积极发掘具有趣味性的事物,为学生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进而使学生能够在探究过程中深切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和广泛性,增强课堂教学的活跃程度,让小学数学课堂更丰实。

参考文献

[1]韩京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有效性的问题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2]沈英娇.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9.

[3]吴宏.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小学数学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