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2020-09-10敬海清

南北桥 2020年13期
关键词:运用探究生活化教学新课改

敬海清

【摘    要】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显然不再适用于当前的学科教学要求。生活化是新时期提出的新的语文教学理念,以下文章中笔者将有针对性地展开具体探究,谈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  生活化教学  运用探究  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3.082

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是新时期面对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要求所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其根源于教育学家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教学理念,更加契合当前所提出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教学目标和要求。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新课程改革从小学阶段开始步步深入,直至当前各阶段的课程教学全部都焕然一新,各学科的教学也迎来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在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下,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学校教育更加强调学生兴趣的激发和潜能的培养,如学科素养、创新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等。那么,日常教学实际也就更加强调学科实用性和实践性,所以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也就逐渐成为学科教学的主流之一,和探究、启发等教学模式结合,共同为学科教学趣味性的激发、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础,本文中笔者就重点针对生活化教学这一理念展开具体的探究。

语文是初中阶段一门至关重要的科目,甚至从学生受教育的整个过程来看语文都占据着独特的学科地位。因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中华文明是根植于每个中华儿女骨子里的印记,关系着五千年历史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所以语文学科表面看是普通学科的组成部分,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能力,实际上其代表着中华文明的血脉传承。所以语文教学理所当然成为新课改教学的中心和重点,针对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新要求来看,在素质教育体制下,我们更加强调对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审美能力、语言实践运用能力和文学创新能力等,换言之,学好语文就是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充分发挥汉语的交际和文本表达功能。传统的以课本为中心、单纯注重知识传输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开发学生个性能力的教学要求,针对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进行教学创新才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最佳举措。在以下文章中,笔者就从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出发,谈谈初中语文教学的模式与实践应用,并结合当前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理念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一、教学理念的生活化,确定教学目标和方向

生活化教学不是具体的教学模式,其仅仅是一个理念导向,所以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并不是直观上的应用,而是潜移默化地融入各教学实践中。对于教师来说,在实际教学中要从初中语文的教学特性入手,理解生活化教学,并实现各项教学理念的生活化,从而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和方向。

首先,教学理念的生活化体现在师生关系方面。针对对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研究来看,其处于幼稚和成熟并存的阶段,一方面学生的独立意识增强,另一方面依旧存在冲动的特性,这也就形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青春期”,学生的这种矛盾心理表现在对教师既依赖又抵触,所以作为教师来说,我们既要从人格平等的角度去认识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平等的关系,同时也要从教学角度认识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生活化、日常化的师生交流状态,尊重与引导并存,从而保证教师和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

其次,在教学设计环节,教师要主动融入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备课就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利器”。那么,在备课过程中我们涉及知识和教学模式两个方面的准备,对于前者,我们要从学生的整体出发,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主、基础为辅,生活化内容为例,从而为课堂教学中知识的高效转化和吸收奠定基础;而对于教学模式,我们则是本着处处生活化的原则,将民主、互动的体系融入每一种教学模式,从而为打造生活化课堂奠定基础。

二、实现教学策略的生活化

课堂教学依旧是知识传输最主要的阵地,而对于初中语文这门科目来说,其知识特性使得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发挥空间更为广阔,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本着构建“最近發展区”的目的,在教学策略的实践方面融入生活化元素,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积极性。

首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涉及新的知识内容,我们可以优先采取启发式教学模式,给学生构建一个生活化互动和探究的课堂。当然,启发式教学的探究更加倾向于师生共同探究,针对问题设定场景,尽可能地让学生发散思维,不论对错多提出自己的想法,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活跃性,然后进一步根据教学目标提出有方向的问题,实现师生互动,从而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有方向、成系统的思维发散。

其次,在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实现课堂的生活化构建,即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也可以称之为小组合作探究模式。我通常会以群文阅读为基础,打破原有的单篇教学的固定结构,将同类型、题材的文章融合在一起,找出共性、分析个性,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基于一定的教学模式进行小组探究,引导学生之间形成学习合力,并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尽可能地融入自身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思维、例子,从而让学生在阅读理解、鉴赏过程中主动实现文学思维和生活思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实用性文学思维。

三、加强教学实践的生活化

所谓生活化教学,即理论应用于实践,所以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我们同样需要结合实践开展。

首先,教师可以统一组织对应的文学实践活动,例如,学习一些典型性题材文章,如针对写景的、人文古迹的文章,我们可以结合学校能够提供的资源或者自身的能力,带领学生进行对应的课下实践,如爬山观赏日出,参观名人故居、历史古迹等,在实践中让学生真正去感受文学中所描述的故事之美。

其次,语文的实践活动还可以让学生独立进行,如结合所学的文章主题,给学生布置不同的文学实践任务;如收集资料、进行实践调查,结合主题进行具体的活动实践等。给予学生实践的自由选择权,也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多地感受到文学和生活的连接,从而更进一步做到学以致用。

总之,生活化教学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作为一种主流教学理念,逐渐影响整个教学的展开形式,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深入剖析生活化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可能性,并在教学实践中做出具体的尝试,逐渐摸索出一条乃至多条更为高效的教学途径。

参考文献

[1]万秀霞.浅议生活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8).

[2]周峰.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J].高考,2016(33).

猜你喜欢

运用探究生活化教学新课改
试论分层教学在高中生物中的运用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插图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