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散皆是缘

2020-09-10李兴占

南北桥 2020年20期

李兴占

【摘    要】在研究送别诗的过程中,要明确送别诗中“聚散皆是缘”的艺术内涵。本文通过实践探索,从多方面对送别诗进行了研究,希望通过分析能够进一步提高研究者对于送别诗的认识,从而全面提高研究效率。

【关键词】送别诗  聚散  惜别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0.027

送别诗体现了文人的文化品格,有的言浅意深,托物寓情;有的直抒胸臆,凄婉悲凉;有的含蓄蕴藉,缠绵悱恻,展现出送别双方形象高洁伟岸的品格美、送别语言和谐相宜的情调美、诗歌创作自然流畅的构思美,以及送别时所选择题材的意象之美。下面具体分析送别诗中的“聚散皆是缘”。

一、送别诗的情境营造

(一)饮酒话别

采用饮酒的形式与亲友道别,已经具有千年的历史。远在春秋时期,越国在吴国的逼迫下,勾践要将夫人送到吴国做人质。在送别时,群臣共同与勾践话别,君臣共同饮酒,情境凄婉悲凉。发展到盛唐,饮酒与送别诗便具有更为紧密的关系。原本饮酒形式中的祭祀色彩逐渐淡漠,反而增加了更深的哲理色彩。文人通过饮酒形式来抒发情怀、交朋会友,同时也借助饮酒来针砭时弊,体现出文人的风骨。如李白所做的《金陵酒肆留别》中便有“吴姬压酒劝客尝”等诗句的描述。李白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醉人酒香的描写为后人勾勒出美酒与美景的美妙,尤其遇到情谊相投的友人,更是会选择饮酒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传达更为真切的情谊。诗人通过自然的表达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真切的抒情,全诗仅通过六句诗句便体现出诗人绝妙的表达方式,借助洒脱的文字形式,在酒的催化下尽情抒发真挚的情感,与送别诗句浑然天成。

酒在唐代诗作中出现的频率较高,虽然表现手法和形式不同,但均是以酒作为情感抒发的催化剂,从而将友人离别的愁绪均融入酒中,以酒传达无尽的离别愁绪。

(二)折柳相送

我国古代将柳看作具有旺盛生命力和能够驱灾治病的事物。因此,在《诗经》中也频繁提到柳树的意象,通过对柳的描述来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而在《折杨柳枝歌》中对柳的描述,也表明折柳风气在南北朝时期便已经流行成风。

古人通过赠柳传达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基于柳树生命力的旺盛来传达对友人美好的祝福。在与友人分别时,将柳枝作为赠物,表达对友人在任何地方均能够顺利生活的期待。祝愿友人能够身体安康,万事顺遂。二是“柳”与“留”谐音,因此将柳作为赠物也表达对友人的不舍。希望友人能够长留在身边,或者早日归来。在唐代友人送别时,常以柳枝作为临别赠物。在唐代的经典诗句中,也多出现折柳送别的场景,甚至有些诗人还会通过与柳相关的诗句来表达自己送别时的愁苦心情以及表现出与友人深厚的情谊。

二、泪眼执手,惜别之中寓深情

在《别赋》中便有“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诗句,充分表现出诗人面对道别情境时的苦闷心情。纵观历史,离别总会让人伤感失望。诗人更是在情感方面最为敏感的群体,在与亲友即将分别时,诗人的心中更会泛起更大的涟漪,愁苦的心情也更为明显。因此在我国历代诗作中,送别主题的作品更是不胜枚举。柳永的《雨霖铃》在我国的诗词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柳永在当时所处时期也是享有盛名,其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便是描述离愁别绪。该作品主要描绘诗人与友人告别的场景。诗作通过情境交融的形式,真切地描绘出诗人与友人离别的悲凄情境,具有强烈的画面感,让人即使具有千年的差距,也能够真切感受到送别场面的悲痛。全诗主要以“伤离别”作为主题和情感基调,通过细腻的描述和情感抒发来表现诗人的伤感情怀,将诗人悲痛的情绪和郁闷的心情生动展现。后人每每读到该篇作品时,便会感同身受,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学生在对作品进行分析和鉴赏时,会真切体验到诗人的情感,在学习诗人表达方式和技巧的同时,也会相应提升对古代诗词的鉴赏水平。诗人借助具象的事物,同时联系景物来表达心境,用词细腻,情感真挚,在与友人惜别的场景描述中寄予了无限的深情,不但体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同时也为后人传下了经典名作,让后人在鉴赏诗作文化内涵的同时,也会引发共同的情感体验,从而感慨诗作的不朽魅力。

三、天涯比邻,豪放之中有劝勉

我国诗作中以别离为主题的作品不胜枚举。此类诗作多描写令人愁苦的离别深情,给人压抑和伤心的体验。而也有部分诗人能够主动打破传统离别主题诗作的情感基调,如《别董大》中便提到“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虽然与友人离别难以改变,纵有千般不舍,诗人还会以上述的诗句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安慰。又如《送元二使安西》中,诗人虽然通过诗句表达自己对离别的伤感,但同时也借助酒来体现出文人的豪迈。在众多送别诗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可算是翘楚。该篇诗作具有更为新颖的表述风格,给人更为开阔的感觉,因此诗人王勃也作为初唐四杰的代表人物。诗人在长安送别好友,虽然不舍,但在诗中始终没有虚假作态之感,而是安慰友人不要悲伤。全诗的情感更为豪迈,更能凸显出与友人真摯的情感。通过对送别诗的系统赏析,学生需主动打破以往对该类诗作的印象,结合不同诗人的性情和表达方式来具体理解和体验诗作中所传达出的情感,不是所有的送别主题均以伤感和悲凉作为诗作的基调,此外也会有诗人以更为豪迈的气概来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因此学生需具体鉴赏不同诗作的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从而获得更为准确的体验。

四、结束语

送别诗再现诗人的情感心路,展示诗人复杂又丰富的情感世界,其内涵丰富多彩,不管是惜别、壮别还是其他离别的送别诗,均深情难舍、哀婉缠绵、情真意切。因此,有效地研究送别诗能够提高对于聚散皆是缘的深刻感悟。

参考文献

[1]吴剑芳.送别诗中见真情——浅谈古典诗词之送别诗鉴赏[J].课外语文,2019(34):14,16.

[2]范亚兵.以“送别诗”为例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现象[J].新课程导学,2019(32):42.

[3]王晶.从羁旅诗看边塞诗、送别诗的抒情维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27):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