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干燥方法对苦参趁鲜切制品中主要成分的影响

2020-09-10婷,王琳,杜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8期
关键词:浸出物苦参碱苦参

邓 婷,王 琳,杜 平

(毕节市中医院,贵州 毕节 551700)

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flavescensAit.的干燥根,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等功效[1]。其含有的化合物种类丰富,主要活性成分为以苦参碱、槐果碱及其各自氧化物为代表的生物碱类,以三叶豆紫檀苷、苦参酮等为代表的黄酮类以及脂肪酸成分[2-3]。苦参作为传统中药材已有几千年的药用历史,临床应用广泛。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杀虫、抗病原微生物、抗氧化、抗病毒、抗炎抑菌等作用[4-8],近年来又被用于治疗非典和肿瘤[9]。苦参中总生物碱及其主要生物碱成分存在明显的抑菌作用,各单体抑菌活性及作用也不甚相同,可为苦参开发为杀菌消毒剂的可行性奠定基础[10]。近年来,中药材趁鲜切制在药材初加工应用上越来越受到重视[11]。因此,本研究以苦参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及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为指标,探讨不同干燥方法对苦参趁鲜切制品中指标成分的影响。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LC-20AT高效液相色谱仪(LC-20AT二元梯度泵、SPD-20A检测器,日本岛津);JT5003型全自动天平(余姚金诺);HH-2数显恒温水浴锅(常州澳华);101-2AB电热鼓风干燥箱(天津市泰斯特);HS10260D超声波清洗器(天津恒奥);WP-UP-WF-20实验室超纯水机(四川沃特尔)。

1.2 材料

甲醇、乙腈为色谱纯,磷酸、三氯甲烷、浓氨水、无水乙醇为分析纯;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对照品(批号分别为VJOY-9B2S、BVFN-43CD)均购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5 g,内径1 cm)等。

苦参药材购自贵州省大方县羊场镇,经贵州中医药大学生药教研室魏升华教授鉴定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flavescensAit.的干燥根。

2 方法与结果

2.1 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含量测定

2.1.1 色谱适用性条件 色谱柱:BP-NH2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溶液(80∶10∶10),检测波长:220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 ℃,进样量:10 μL,理论塔板数按氧化苦参碱峰计算应不低于2 000。

2.1.2 对照品溶液制备 取苦参碱对照品、氧化苦参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乙腈-无水乙醇(80∶20)混合溶液分别制成每1 mL含苦参碱0.02 mg、氧化苦参碱0.2 mg的溶液,即得。

2.1.3 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苦参饮片粉末 0.3 g(过三号筛),精密称定,置于具塞锥形瓶中,加浓氨试液0.5 mL,精密加入三氯甲烷20 mL,密塞,称定质量,超声处理(功率250 W,频率33 kHz)30 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三氯甲烷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 mL,加在中性氧化铝柱上,依次以三氯甲烷、三氯甲烷-甲醇(7∶3)各20 mL洗脱,合并收集洗脱液,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无水乙醇适量使溶解,转移至10 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2.1.4 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对照品0.5、1.0、5.0、9.0、13.0、17.0、20.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按照“2.1.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以对照品质量(X)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分别得苦参碱的回归方程为Y=283002X-780.54,r=0.999 8;哈巴俄苷的回归方程为Y=516574X-1468.8,r=0.999 7。结果表明,苦参碱在0.010~0.400 μg、氧化苦参碱在0.10~4.00 μg进样量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1.5 精密度试验 取苦参饮片粉末 0.3 g,精密称定,按照“2.1.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照“2.1.1”项下色谱条件连续进样6次,结果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RSD分别为1.37%、0.73%,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1.6 重复性实验 取苦参饮片粉末6份,每份0.3 g,精密称定,按照“2.1.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照“2.1.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结果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RSD分别为2.75%、2.07%,表明该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2.1.7 稳定性试验 取苦参饮片粉末 0.3 g,精密称定,按照“2.1.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照“2.1.1”项下色谱条件分别在0、2、4、6、8、10 h进行测定,结果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RSD分别为2.27%、1.90%,表明供试品溶液于室温下10 h内稳定。

2.1.8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同一批苦参药材粉末6份,每份约0.15 g,分别精密加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对照品适量,按照“2.1.3”项下方法制备,按照“2.1.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结果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6%、100.71%,RSD分别为2.83%、2.46%。结果见表1、表2。

表1 苦参碱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

表2 氧化苦参碱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

2.2 水溶性浸出物测定

参照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2201中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中的冷浸法测定,结果见表3。

2.3 样品含量测定

取同一批苦参新鲜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切厚片,分别采用阴干、晒干、50 ℃、60 ℃、70 ℃、80 ℃、90 ℃、100 ℃热风干燥。按照“2.1.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照“2.1.1”项下方法取样测定,结果见表3、图1、图2。

表3 不同干燥方法的苦参各指标含量测定结果 (%)

图1 不同干燥方法对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总量测定结果

图2 不同干燥方法对水溶性浸出物测定结果

结果表明,对不同干燥方法(阴干、晒干、70 ℃烘干)进行方差分析,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总量(P=0.002)及水溶性浸出物(P=0.001)均有显著性差异,且阴干耗时较长,晒干易受气候影响;热风烘干方法中,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含量最高的是70 ℃,50 ℃最低,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最高的是100 ℃,80 ℃最低,90 ℃与100 ℃干燥的苦参饮片色泽变深,与其他不同干燥方法相比较稍有黒糊现象。综合各因素考虑,苦参趁鲜切制后以70 ℃热风烘干为宜。

2.4 干燥温度验证

取同一批苦参新鲜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切厚片,70 ℃热风干燥即得。按照“2.1.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照“2.1.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测定结果见表4。结果表明,分别测定3个指标含量,3次结果差异较小,表明70 ℃热风干燥方法稳定、合理、可行。

表4 验证实验结果 (%)

3 讨论

趁鲜切制工艺使得传统饮片加工由“鲜药材-干药材-饮片”的模式向“鲜药材-饮片”转变,实现趁鲜加工与炮制的一体化融合,有利于大幅提高生产效能,实现鲜药材到饮片的一步成型[12]。根据研究结果,不同干燥方式对苦参趁鲜切制品中的指标成分有一定影响,70 ℃干燥时苦参中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含量最高,100 ℃干燥虽然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最高,但在此温度下易导致药材表皮皱缩、开裂,颜色加深,木质部与韧皮部分离,影响饮片外观性状及色泽。基于此,苦参趁鲜切制后以70 ℃干燥为宜,既保证其内在质量,又兼顾药材外观性状,方便后续饮片加工和工业投料生产。后期还需对苦参趁鲜切制的片型、规格、贮藏保管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从而进一步规范苦参药材趁鲜切制工艺。

猜你喜欢

浸出物苦参碱苦参
Efficacy of Kushen decoction (苦参汤) on high-fat-diet-induced hyperlipidemia in rats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骨疏宁片浸出物测定方法研究*
陇西白条党参浸出物含量分级标准研究
大剂苦参治不寐
苦参碱对乳腺癌Bcap-3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不同产地黄精品种的成分分析
氧化苦参碱对SGC7901与ECV304的体外活性比较研究
氧化苦参碱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冲泡条件对绿茶水浸出物含量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