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肤多重扩张技术在治疗头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整形中的应用分析

2020-09-07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6期
关键词:头面扩张器皮瓣

416000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湖南湘西

临床上,瘢痕主要包括表浅性瘢痕、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瘢痕癌、萎缩性瘢痕与乱索性瘢痕等多种病理类型[1],通常采用皮肤移植、激光疗法或瘢痕手术切除等方式来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有报道称,不同疗法在治疗头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整形中具有各自优缺点。为此,着重分析头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整形中用皮肤多重扩张技术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 头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50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试验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14~54 岁,平均(34.16±5.73)岁。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13~54岁,平均(34.09±5.62)岁。患者病历信息完整,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2]:①肝肾功能异常;②拒绝治疗;③由其他原因所致瘢痕者;④语言障碍;⑤严重心脏病;⑥精神异常;⑦未签署知情同意书;⑧中途转院。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方法:①试验组接受皮肤多重扩张术治疗:儿童全麻,成人局麻。根据瘢痕形状和部位,对扩张器进行选择。在确保腔隙独立性的基础上,于同一个部位尽可能埋置足够数量的扩张器,避免发生扩张器渗漏或破裂情况。于瘢痕内外侧约2 cm 的正常皮肤处切口,设计切口长度为2~6 cm。将皮肤和皮下组织规范地切开,并在筋膜浅层对腔隙进行分离,腔隙需比扩张器大,且厚度要和扩张器相同。止血成功后,仔细检查扩张器,并将其置入腔隙中,确保扩张器底部处于平展状态。于靠近切口的瘢痕皮下组织部位将注射壶规范置入,并按要求留置引流管,予以负压引流处理,缝合切口。冲洗液为生理盐水、地塞米松和庆大霉素的混合液,需将冲洗液注入扩张器中。于确保皮瓣血运和切口正常愈合情况下,完成加压包扎处理。术后2~3 d,对引流管进行拔除。术后7~12 d拆线。按时将冲洗液注入,待满足所需的皮肤量之后,立即停止注水。视瘢痕大小,对皮瓣大小和形态进行设计,此后,再对患者施以2 期扩张处理。②对照组严格按照常规手术的流程对患者施以皮瓣修复术治疗。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

疗效判定标准[3]:①显效:皮肤功能和外形都恢复正常,且瘢痕消失。②有效:皮肤功能和外形明显改善,且瘢痕面积明显减少。③无效:皮肤功能和外形无变化,且瘢痕面积未减少。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20.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对于头面颈部烧伤患者来说,除了需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之外,还需要承受来自于社交、家庭生活及工作等方面的压力,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皮肤多重扩张技术属于是一种比较现代化的治疗术式,能够于受损皮肤周围正常组织部位利用扩张器对皮瓣面积进行增大,并能根据瘢痕形态和大小来对皮瓣进行设计,以有效避免因其他部位皮肤移植所引起的整体皮肤质地、颜色以及厚度不均等问题发生[4]。运用皮肤多重扩张技术进行治疗期间,利用松弛后无张力的皮肤对创面进行修复,能够确保受区表皮平整性,促进伤后愈合,减少感染风险,降低复发概率。此研究中,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运用皮肤多重扩张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头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整形整体疗效,还能有效避免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发生,十分安全、有效。为此,临床医师可将皮肤多重扩张技术作为头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整形的一种首选治疗术式。

综上所述,选择皮肤多重扩张技术来对头面颈部烧伤后患者施以瘢痕整形治疗,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建议推广。

猜你喜欢

头面扩张器皮瓣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常见并发症及防治
足内侧带蒂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瘢痕性秃发42例
烧伤整形采用扩张器治疗的临床护理
扩张器在治疗烧伤后大面积疤痕性秃发的应用
头面颈部深度创伤行皮瓣整形修复的价值评述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小儿头面颈部烧伤的综合护理体会
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眶周组织缺损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