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9-07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6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低血糖胰岛素

741000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甘肃天水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慢性代谢性内分泌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外源性激素是临床治疗糖尿病的常用方法,通过给患者应用胰岛素等药物,可促进糖原合成,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有效减轻高血糖对患者的影响[1]。对于胰岛素的使用,常用多次皮下注射和胰岛素泵连续给药两种方式,为了解这两种方式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糖尿病患者38例,对其分别应用不同给药方法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糖尿病患者38 例,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20 例,男11 例,女9 例;年龄45~78 岁,平均(61.8±5.3)岁;病程3~12 个月,平均(5.6±1.3)个月。对照组18例,男10 例,女8 例;年龄44~79 岁,平均(61.6±5.7)岁;病程3~13 个月,平均(5.5±1.5)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均知晓本研究并同意配合。

排除标准:严重器质性疾病、认知功能障碍、合并严重感染和精神疾病患者。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胰岛素治疗。①研究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基础剂量为全天总量的40%~50%,剩余剂量于三餐前追加。②对照组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 注射液,于三餐前5 min使用,胰岛素的使用剂量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直到血糖恢复正常。

疗效评定标准: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 周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空腹血糖正常范围<7.0 mmol/L,餐后2 h 血糖<10.0 mmol/L 为正常,糖化血糖蛋白的正常值为4%~6%。比较两组患者的胰岛素使用剂量,并对其低血糖发生率进行比较。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患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s)

组别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 h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13.2±1.8 5.3±0.7 18.2±3.1 7.2±1.5 9.9±2.4 7.5±1.8对照组 13.0±1.9 6.9±1.2 18.1±3.3 9.4±2.2 9.7±2.5 8.6±2.1 t 0.331 2 5.083 2 0.096 3 3.633 5 0.251 5 1.738 6 P 0.741 0 0.000 0 0.923 8 0.000 9 0.802 9 0.090 7

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使用量比较:研究组患者胰岛素使用剂量为(29.5±4.8)U/d,对照组为(44.6±5.3)U/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17 4,P<0.05)。研究组低血糖发生率为5.0%(1/20)明显低于对照组为6 例(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0 8,P<0.05)。

讨 论

糖尿病在临床发病率较高,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若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对其多脏器功能造成损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明显增加。临床实践证实,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是导致2 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目前尚无任何一种口服药物可以完全改变患者β细胞功能的减退进程[2]。因此,如何有效治疗糖尿病一直是临床重点关注的课题。常规治疗对患者β细胞功能的改善作用不明显,所以可及早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促进患者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对于部分首次确诊的糖尿病患者来说,采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加速患者内源性胰岛素分泌,使患者的血糖恢复至正常范围,甚至部分患者可维持长达数年的时间[3]。诸多研究证实,通过给予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等药物治疗,可有效减轻高血糖对患者的影响,从而达到控制患者血糖的效果。但是在应用胰岛素治疗时,会存在一定不足,如可能诱发低血糖、导致体重上升等,给患者的康复和正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依从性。

胰岛素泵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是临床使用胰岛素治疗的常用方法,由于每天需要进行多次注射皮下注射胰岛素,操作相对复杂,而且会增加患者痛苦,给患者造成较大不便。采用这种给药方式,患者的血糖波动幅度较大,较容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胰岛素能够模拟正常人体胰岛素分泌,在给予患者稳定的基础胰岛素量的同时,根据患者的需求情况进行餐前餐后胰岛素输入,能够有效满足患者需求,让患者的血糖水平维持在稳定、理想的范围内[4]。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相比,胰岛素泵的剂量输注更为准确,且可重复性较高,能够有效降低胰岛素作用的变异性,从而确保患者的胰岛素水平达到正常范围。胰岛素泵可根据机体不同时间段对胰岛素的需求情况,分别设置不同的胰岛素给药剂量,可减少患者餐前、运动等过程中的低血糖发生风险[5]。另外,胰岛素泵易于携带,操作简便,即使是老年患者也较容易学会使用,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减少血糖波动,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诸多临床实践证实,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胰岛素泵输注,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且降糖稳定,更有助于控制患者血糖,达到抑制疾病进展的效果[6]。

王艳冰等研究学者通过将糖尿病患者174 例分为两组[7],分别给予胰岛素泵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结果显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多次胰岛素注射组,证实了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胰岛素泵能够将基础量与餐前量给药相结合,可保障患者的全天微量持续性输入,有效抑制肝糖原形成,通过餐前追加胰岛素输注,可对餐后血糖高峰进行控制,使胰岛素作用更加生理化。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每日胰岛素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增强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同时还可以减少胰岛素使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在临床具有可行性。

总之,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其血糖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且有助于减少胰岛素使用剂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减少患者的低血糖等情况出现,可在临床加强应用。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低血糖胰岛素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泵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新生儿低血糖108例临床分析
临床常用胰岛素制剂的分类及注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