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缬沙坦氨氯地平结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观察

2020-09-07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6期
关键词:苯磺酸微量肌酐

100036北京市玉渊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目前我国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不断升高,患者往往伴随高血压发生。糖尿病引起糖基化终产物的产生,生长因子的加工及血流动力学和激素变化,导致活性氧和炎症介质释放,引起肾脏超负荷、肾动脉硬化,表现为蛋白尿和高血压[1]。高血压又加重了糖尿病引起的损害,导致肾功能衰竭[2]。因此控制血压、血糖,保护肾脏功能,减少尿蛋白,才能有效延缓糖尿病肾损害进程。近年来,使用羟苯磺酸钙联合缬沙坦氨氯地平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改善肾血流,减少尿蛋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2019年3月收治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0 例,糖尿病病程3~15年,随机分为两组,各40 例。治疗组男21 例,女19 例;平均年龄(58.05±6.78)岁。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8.76±6.0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内科学》(第八版)糖尿病、高血压诊断标准;②近一个月血糖平稳达标;③伴有不同程度新发高血压。

排除标准:①其他继发性高血压、高血糖;②急性并发症;③严重心肺功能不全;④尿毒症及血液透析;⑤精神疾病。

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综合治疗、健康教育、饮食控制、运动指导,常规服用降糖、降脂药物或注射胰岛素,血糖、血脂达标。①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1次/d,如1周后血压不达标加用1片。②治疗组给予缬沙坦氨氯地平,1次/d,如1周后血压不达标加用1片;羟苯磺酸钙0.5 g,3 次/d。两组均治疗60 d,观察各项指标水平。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水平。包括患者年龄、性别、BMI、血压、血糖、肌酐、尿蛋白排泄率、尿微量白蛋白。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尿微量白蛋白或血肌酐下降>20%;②有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尿微量白蛋白或血肌酐下降10%~20%;③稳定:症状体征有所改善,尿微量白蛋白或血肌酐下降<10%;④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稳定)/总例数×100%。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水平比较(±s)

注:治疗前后比较,a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bP<0.05。

指标 对照组(n=40) 治疗组(n=40)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BMI(kg/m2) 20.80±3.90 20.95±4.42 21.06±3.93 21.10±4.75 SBP(mmHg) 141.34±20.32 121.63±20.34a 142.31±24.48 118.20±20.06a DBP(mmHg) 85.42±18.67 74.62±16.63a 88.12±15.35 75.02±15.23a Cr(μmmol/L) 148.23±42.62 144.62±46.63b 147.42±45.67 123.15±44.03b UAER(μg/min) 407.32±112.02 378.71±100.93b 405.97±115.87 234.05±104.13b空腹血糖(mmol/L) 6.19±0.41 6.31±0.52 6.46±0.24 6.27±0.34糖化血红蛋白(%) 6.28±0.32 6.22±0.13 6.31±0.47 6.24±0.32尿微量白蛋白(mg/dL) 137±67.32 128±69.25ab 138±62.53 76.43±21.03ab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24.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年龄、性别、BMI、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肌酐、尿蛋白排泄率、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依从性好,无中途脱落。治疗组治疗后肌酐、尿蛋白排泄率、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23,P<0.01)。见表。

讨 论

糖尿病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基底膜增厚。高血压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肾小球高灌注、高压力、高滤过造成肾小球血管硬化,内皮损伤及微炎症反应。二者均可引起尿蛋白增高及肾功能渐进性下降[3]。微量白蛋白尿是肾脏损害早期标志,更是心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监测及早期干预尿微量白蛋白是延缓患者肾脏功能损伤的必要措施。

缬沙坦氨氯地平降压作用平稳,选择性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受体,扩张出球小动脉和入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内的高压力、高灌注、高滤过,改善基底膜电荷分布[4]。羟苯磺酸钙抑制血管活性物质诱发的血管壁高通透性,促进基底膜胶原合成,改善肾脏微循环和微炎症状态[5]。本研究在糖尿病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缬沙坦氨氯地平和羟苯磺酸钙口服,控制血压,改善肾脏微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尿微量白蛋白排出,延缓肾功能减退,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苯磺酸微量肌酐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微量注射泵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甲苯磺酸拉帕替尼原料药中的7种残留溶剂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瑞舒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造影剂肾病的保护作用
血肌酐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
早期微量肠内喂养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预后的影响
分析仪预处理器在微量氧检测中的改进应用
微量泵补钠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并稀释性低钠血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