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远”在南宋山水扇画中的表现

2020-09-07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200000

流行色 2020年7期
关键词:团扇扇面山水画

张 舒(上海大学 上海美术学院,上海 200000)

一、扇画独特的构图方式

宋代小品画是一种十分独特的艺术形式,且大部分为作品纵横尺幅介于20—30厘米,形制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扇面形式,可见团扇在宋代非常流行。在扇上作画,使其除了实用功能以外,更拥有了艺术价值。在宋代以前就有关于在团扇上绘画的记载,书画与扇面的融合在宋代更是空前繁盛。宋人偏爱这种独特的创作载体,并留下了大量可视为宋代绘画盛况的扇面精品。

扇面从实物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崭新的绘画方式,其创作形式与观念随之改变。例如大、小、横、直、方、圆等形状的变化,将影响到画家“应物象形”“经营位置”的创作构思。团扇本身在形制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纵横尺寸多在20—30厘米之间,加上具有随身携带的实用功能,跟以往长卷、立轴等大尺幅的画面不同。画家作画需适应扇子的形制,舍繁取简,需在方寸之间,苦心经营。这同时也满足了扇子本身灵活小巧便于携带的特性,可抒发画家闲情雅致、幽雅情怀。因此,扇面绘画移大作小,从“以大观小”走向“以小观大”,艺术视角也随之发生转变。

扇面的特殊形制对中国画的构图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对南宋“边角之景”的绘画风格影响巨大。杨祥民在《扇子的故事:传统造物的礼仪性与审美性蠡测》中认为团扇扇面引入中国画创作的形制中,是南宋山水画取景变化的重要原因。①扇画在画面构成上有着特殊的绘画方法,尺幅虽小,但仍能表现出深远的层次,营造出简淡平远的意境。正如姚最《续画品录·萧贲》记载:“尝画团扇,上为山川。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②韩拙在《山水纯全集》后序中评论小景画:“指掌之间若睨千里,有得其平远者也……漱石飞泉,去骑归舟,人少有得其全景也。”③

由此可见,在团扇上作山水,必然对景象进行一番提炼和裁剪。以往山重水复、崇山峻岭的全景式构图并不适合在方寸之间的团扇上作画。由全景式构图转为边角式构图,这是画家适应团扇形制,在“经营位置”上的大胆革新。作品多呈斜上对角构图,仅近处写几株树木或山石一角,斜上方用淡墨淡淡地渲染远山,中部留白。例如夏圭《泽畔疾风图》(图1)。这是南宋典型的边角式构图,画面主体集中在左下一角,与右上角远山呈斜角对称,虽寥寥一角,隐隐半边,却给人意味深长、境界完整的感觉。这种突出局部、以少胜多的空间布局,更能体现出“疏淡空灵、深远无穷”之意。扇画中的边角一景,正是当时画家契合了扇面的特殊形制,是画家对空间意境处理的特殊表现方法。

图1 南宋 夏圭 《泽畔疾风图》 绢本26×27cm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二、远景虚淡的空间处理

扇面虽小,画家依然追求“远”的空间营造,扇面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宁静”与“清远”的气氛。④南宋“边角之景”的绘画图式,最能体现“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的意境。中国古代画家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意识到远近空间的表现,并形成一套有效的方法。传王维《画学秘诀》中云:“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此是诀也。”⑤这里的“无”不是没有物象,而是远距离观物,看上去好像没有而已。又如郭熙《林泉高致》中,“远山无皴,远水无波,远人无目,非无也,如无耳。”⑥远处的山和水,因距离和空气消融了山石结构和水的波澜,在云烟的笼罩下若有若无,山意飘渺。画家正是深入自然之中,对真实的空间有深入的了解,以及细节的刻画,才使画面中一切都在虚化的状态下表现出远近之间的空间关系。

宋代的山水尤其看重空间的营造。郭熙更是明确地提出“山有三远”,他在实际创作中把高远、深远、平远结合在一起运用。但是在扇画中,受到扇子形制的限制,画家对“三远法”做了重新的调整,更多地将“平远”运用到构图中。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对郭熙的“山有三远”的意义进行了延伸:

“愚又论三远者,有近岸广水旷阔遥山者谓之阔远,有烟雾漠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谓之迷远,景物至绝而微茫缥缈者谓之幽远。”⑦由此可以看出,韩拙的阔远、迷远、幽远基本上属于郭熙“平远”的范畴,并且都表现了一种缥缈的空间虚化状态。韩拙所提出的“三远”,在南宋的扇画中均得以体现。

图2 南宋 夏圭 《风雨归舟图》 绢本 23.9×25.1cm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扇画中最擅用虚实对比之法来营造空境,产生一种虚实相生、空灵深远的意境美。南宋画家不再描绘千岩万壑的宏伟山水,他们通常聚焦于近景的表现。例如与人物周围紧密相连的一两棵树木、一两块岩石构成了画面的主体,置于画面的一角。而画面的另一角,略施淡墨,隐约勾勒出远山的形状,寥寥数笔,极其虚淡。如夏圭《风雨行舟图》(图2),近景描绘细致,远山若隐若现,两者形成巨大的虚实反差,中部的空白处大大增加,几乎不加描绘,或为云雾,或为泛水。画面中虚实明暗相互交融,构成飘渺浮动的气韵,给观者“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想象空间。正是这种远景虚淡的空间处理所形成的虚实对比,给观者营造了无限的空间想象,将画面的另一边无限推远。

三、人物形态“望”的表现

“望”是南宋山水扇画中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特征。北宋山水的全景式构图更适合表现“游”的空间观念,例如关仝的《关山行旅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行旅”题材在当时山水画中成为一种经典的题材,这表现了画家观照自然的方式,他们习惯在游览之中观看山水,这也符合沈括“以大观小”之法。人在画面中“行旅”的形象,将人物置身于自然山水之中,正是“可游”这一空间观物的表现。

在北宋“可游”的画面中,人物的位置多在山间的小路上,形象多以渔樵百姓为主,以多人组合的方式,形态上是“行进”的,暗示路的转折,并以此表示山水的空间深度。在南宋扇画中,人物多被安排在山坡或阁楼中,悠闲地向远处眺望,形象多为文人高士,一人独处居多,形态上是“闲静”的。人物“望”的形象多与空旷虚幻之境形成固定搭配,这是对“可望”这一观念的直接表达。画中人物通过“望”的形象,引导我们追随其遥望远处的目光,画之焦点不再是画中的人,而是那人眼中的景象。⑧而“望”的对象,多是湖水、云霭、远山这样的表示空间之“远”的景象。如马远的扇画《月下赏梅图》(图3),左下角山石坚实有力,山石上斜出的梅枝劲健曲折,主枝向右上方延伸。一高士执杖静坐于山石的一角,身后立一携琴童子。画面题材虽为赏梅,但从高士和童子的形态来看,两者皆瞭望远方。梅在此画中只是作为人物所处的场景,并不是人物的观看对象,远处的虚幻之境才是高士目光之所在。一轮明月挂在空中,中部或是泛水,或是云霭,给观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这也是画面意境之表达。

人物通过“望”这一形态,与以往置身于繁琐宏大的全景式构图相比,是其担任的空间功能弱化的表现。他不再表现山路的曲折与幽深,通过“静坐观望”,上升到一种心理的空间感受,“望”在情绪上构成了南宋诗意的绘画。⑨按苏珊·朗格的符号学解释,恰是形式—情感的关系所在,形式按照某种情感模式构建,并对抽象的普遍情感产生意味。⑩

图3 南宋 马远 《月下观梅图》绢本 25.1×26cm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实际上,北宋中后期的山水画审美风气已经发生了些许转变,在郭熙归纳的“三远”的基础上衍生出“阔远”“迷远”“幽远”的体制,南宋马远、夏圭的边角之景正是这种衍生的最终结果。⑪从“以大观小”的叙事性的全景山水到“以小显大”的抒情性的边角山水的转变,以及人物形象由“游”到“望”的转变,都体现了画家空间观物观念的转变。

四、“远”作为一种审美概念

早在东晋士族文人审美中,“远”就已经超出了空间距离的本身意思,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魏晋时期人物品藻就是强调“冲静”、“玄远“、“旷淡”。⑫

宋代画论中明确提出“远”的概念作为空间营造的追求。“三远”是山水画发展成熟的一个标志,为中国画家的创作实践提供了空间处理的表现方法,并形成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审美特征,表现了中国人独特的观照自然的方式。“远”变成了以山水画为核心的中国绘画中对空间表达的引领,同时也是从具体的物象之“远”到抽象的意境之“远”的提升。

南宋人崇尚空灵雅境的审美品味。这里的“远”不仅指“平远”、“深远”等空间概念,而是一个更大的审美范畴,是空间概念的升华,是超越物象之外的意境,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心里映射。“远”作为一种美的表现形态,是一种意境,也是一种韵味,具有非常强大的感染力。它通过渐微、渐稀、渐淡、渐虚、甚至“空白”的表现方式,使观者不自觉的产生无限向往,希望能够置身其中。李倍雷在《中国山水画与欧洲风景画》一书中写道:“文人将‘远’与老庄哲学联系起来,由视觉感知上升到形而上。山水画的‘空白’,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空间的意识,不仅仅是空间结构的问题,也体现了意境的问题。”⑬何加林先生认为中国的山水画是由物理空间上升到理性的思维空间,中国的“三远法”追求的是“远意”。⑭

宋人之所以将“远”作为山水画的意境,是因为“意境”的美学本质是表现“道”。烟波、江雪、空寂、虚旷、微茫、淡远之境,往往被文人画家当作直观悟道的缘起。⑮而远的审美特征更能激发观者心里空间的感受,以“远”超出有限的“象”,从而趋向于无限的“道”。宗炳提出“山水以形媚道”,以画的形式把哲理的内容表现出来。郭熙也是一个“澄怀味道”者,他的“三远法”也是道家思想在山水画上的体现。他以“玄”的眼光,发现了“三远”。远即玄,远的归宿是“无”,“无”正是道家所主之中心。⑯扇画中远景的虚无和大片留白的空间处理,以及人物形象“望”的姿态,都是突破了山水有限的形体,将观者的目光引向远处,从而通向抽象的“无”。相反的,目光远处的“无”也衬托了具体的山水形象。这种“有”和“无”,“虚”和“实”的统一,把人的精神世界引向远离世俗社会的自然山水中,就通向了“道”。由此,“意境”就由“远”表达了出来。⑰意境或是宁静,或是幽远,或是疏淡,或是空灵,最终归位于一种特殊的审美体验。

结语

宋代是团扇兴盛的时代,浓厚的绘画艺术气氛、文人雅士的参与以及皇室的倡导,使得团扇在最初的招风取凉的实用功能外,更被赋予了自身的文化和审美内涵。画家依据团扇独特的形制,调整了以往的构图方式,去繁取简,以小现大,是画家在“经营位置”上的大胆革新。南宋的“边角式”构图更适合简淡平远的意境表达。画家运用强烈的虚实对比,以及画面中人物“望”的姿态,引导观者的目光随着画中人遥望的目光逐渐远去,与观者产生共鸣,使“远”超出了空间的观念。因此,“远”具有了更深层的表现,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意境之美。

注释:

① 杨祥民认为,扇面形制所带来的构图变化,首先在花鸟画中有所运用和体现,并进而推动了山水画风的变革。从五代、北宋所留下的花鸟画扇面中,确实能够发现“马一角”“夏半边”的雏形。也可以说,扇面中的“折枝花鸟”就是潜在的“边角之景”。见杨祥民.扇子的故事:杨祥民.传统造物的礼仪性与审美性蠡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② 叶朗,朱良志.中国艺术批评通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5:310.

③ 韩拙.山水纯全集[M]//卢辅圣.中国绘画全书.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628.

④ 王天乐.论“韵”的审美嬗变及其在宋代扇画中的表现[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北京),2019(1):39-42.

⑤ 有关“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等内容的记载,分别见于《画学秘诀》《山水》《山水论》《山水赋》等文章里,并且文章大多署名王维,只有《山水赋》署名荆浩。但大致可以断定《画学秘诀》在北宋时期已经广为流传。见:李月林.中国古代绘画空间观物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8.

⑥ 郭熙.林泉高致[M]//卢辅圣.中国绘画全书.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500.

⑦ 韩拙.山水纯全集[M]//卢辅圣.中国绘画全书.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628.

⑧ 巫鸿.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M].文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13.

⑨ 王天乐.南宋山水扇画中人物“望”的图像阐释[J].美术与设计,2019(4):98-103.

⑩ 朗格.情感与形式[M].刘大基,傅志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71.

⑪ 卢辅圣.中国文人画史[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156.

⑫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词典编纂中心.江山留胜迹——历代山水诗鉴赏[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5.

⑬ 李倍雷.中国山水画与欧洲风景画比较研究[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6:291.

⑭ 何加林.凝视的空间:浅识山水画境界的契机[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218.

⑮ 卢辅圣.中国文人画史[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

⑯ 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修订本)[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11.

⑰ 罗一平.林泉札记[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13:36.

猜你喜欢

团扇扇面山水画
清 程邃 行书双进酒词扇面
南宋 吴皇后 行书题青山白云图团扇
南宋 杨妹子 楷书瀹雪凝酥七绝诗团扇
我来打开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雷家民作品
舒强扇面作品选登
扇面等式
陆俨少山水画谱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