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任务驱动下的“微课导学”教学模式建构与探索

2020-09-06吴箫箫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驱动小说微课

吴箫箫

一、引言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已经遍及社会的各个领域,人们关注现代化信息技术带来方便与快捷的同时,也开始提升自身信息文化素养,并有意识地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微信、微博、微课等拉开了“微”时代的序幕,并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思想、生活和工作。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过书本向学生传授知识。而现代教学中,大部分的信息和学习内容来自于网络,而微课则以网络学习的形式,其特点是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更快捷地接纳知识。为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很多学校开始尝试甚至实施现代信息化教学,将多媒体、微课、慕课等信息化手段运用于教学中。

二、任务驱动下“微课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

1.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围绕课程目标,以完成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在每项任务中。在这些任务的驱动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2.“微课导学”一体化

“微课导学”是将微课教学与导学案融合在一起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微课导学”最先是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王同聚在《“微课导学”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以中小学机器人教学为例》一文中首次提出,主要用在实操型课程的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三个教学环节中。具体做法是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微课”视频,结合“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3.任务驱动下“微课导学”一体化的有机结合

任务驱动和“微课导学”一体化两种教学方式最大的优势体现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任务驱动法强调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微课导学”一体化教学方法形式多样,学习资源丰富,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进行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两者各具特色,优势互补,更好地优化教学效果,创设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最大化。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更好地凸显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的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任务驱动下,“微课导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示意图如图1所示。

三、中职语文任务驱动下“微课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下面以分析《项链》空白艺术为例,谈谈如何实施任务驱动下“微课导学”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课前发布任务

在教学莫泊桑经典小说《项链》第二课时学习中,笔者设计了三个任务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任务一:教材自学。阅读小说《项链》,情景重现,演绎课本剧;聚焦结尾,体会小说精巧的构思。

任务二:微课助学。根据自己完成导学案的情况,观看微课《小说的空白艺术》。微课视频已提前放在UMU平台,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进入学习。

任务三:合作互学。引导每位学生对小说情节发展大胆推理,合理想象,续写小说结尾。组内合作探究,推选续写最精彩的学生,代表本组在课堂上分享展示。展示后进行“续写能手争霸赛”,利用移动终端在UMU平台投票选出续写想象更丰富、内容更精彩的小能手。

(二)课中任务实施

1.问题讲解,答疑解惑

围绕导学案完成相应的任务,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先整体感知小说的情节结构。课前,已经发布微课视频《小说空白艺术》。课中,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再重点观看微课视频,突破教学难点。

2.小组合作展示任务

任务展示一:情境再现。为了更好地理解小说精巧的构思,课前安排学生排练一个情景剧,学生的表演还原了当时的情景,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出人意料的結尾。

任务展示二:续写小能手争霸赛。玛蒂尔德听到项链是假的后会是怎样的心情?她以后的生活会怎样?故事将会怎样发展?让我们给小说续写上一个完整的结尾。以续写小能手争霸赛的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理解小说空白艺术的特点,而且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

3.拓展延伸总结评价

许多的小说创作也会运用空白的艺术,在拓展延伸中,给学生阅读小小说《走出沙漠》,让学生讨论小说哪一个环节更出乎人意料。很多学生基本能掌握精巧的构思源于小说结尾的精妙设计这知识点,很好地突破教学难点,完成教学目标。

(三)任务反馈

1.课后微课复习巩固

任务驱动和“微课导学”一体化符合分层的教学思想。在课后,有部分尚不能完全理解掌握本课知识点的学生,可以再次线上微课视频学习。而需要及时复习巩固的学生也可以进行微课复习,这是传统教学中所不具备的资源共享。这一过程,实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 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升能力的目的。

2.跟踪指导,课后线上评价反思

课后学生登录UMU平台,对本节课有何疑问在平台讨论区,实时进行反馈。而教师可以及时给予指导,实现任务的实时性和高效性。

3.微课视频和任务优化

本课实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任务为主线,微课为载体的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本课结束并不代表着学习的结束。课后,要求学生对本节微课内容和任务进一步优化,不断完善不断修正,以达到最大的教学效果。

四、中职语文任务驱动下“微课导学”教学模式取得的成效

1.微视频自学,突破传统课堂时空界限

微视频易于携带,学生课前可通过移动客户端、互联网等预先自学,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易于学生把零碎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引导学生健康、合理使用电子类产品。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安排学习进度,把知识迁移至课外,节省了教师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课堂讨论的时间,探讨如何实现有效课堂、高效课堂。

2.先学后导,颠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微课导学”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导”的转变,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引导学生根据个人认知需求,课前在线上观看微课视频,自主安排观看视频的进度和速度。整个课堂以学生的学习反馈为主,辅之与教师的引导,体现学生参与课堂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效率,倡导合作探究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3.任务驱动,重新定位师生角色,实现“微课导学”一体化

信息技术大环境里,教师要与时俱进,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引导学生重新定位师生角色。通过本课《项链》课例中运用任务驱动与“微课导学”有机地相结合。课前,教师实现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预习新课内容。课中,教师采用任务驱动,布置学习任务后,创设教学环境,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或小组讨论或成果展示或师生、生生交流结合起来,从而完成知识的内化,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教师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在网络交流平台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发现新问题,改进不足之处。

善教善导,主动发展。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微课导学”一体化引入到中职语文教学中,同时对任务驱动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征进行研究、归纳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以任务驱动下“微课”和“导学法”为载体的“微课导学”教学模式。希望通过该模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不断优化教学结构、改进教学策略,实现教学模式的突破和创新。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十三五”教育技术专项课题《微课导学教学模式在中职语文的应用研究》(立项编号:gdjyzy2017212)中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驱动小说微课
探讨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倾斜(小说)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文学小说
不在小说中陷落
AMD VS微软 SSD的AHCI驱动选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