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白鹿原》之“白鹿”审美意象

2020-09-06李潇扬

现代交际 2020年14期
关键词:白鹿白鹿原文化

李潇扬

摘要:在经典作品《白鹿原》中,“白鹿”审美意象占据核心地位,其出现对全书的情节转折、发展起重大作用,其象征意义亦随情节发展体现多义、深化的特点。“白鹿”审美意象的选择又承载着中华民族审美理想,因而传达出深刻的文化信息,深化了《白鹿原》的文化主题。以条理性的方式剖析意象文本作用,深入论述白鹿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并提出新思考,如白鹿意象与佛、道、新时代精神的关联。

关键词:审美意象 白鹿 审美理想 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4-0110-02

审美意象对文学作品“象外之意”“言外之意”的表达,以及整体作品主题的丰富和呈现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中华文化审美意象整理分析,有利于更好地认识文化本身。关于《白鹿原》中经典审美意象“白鹿”的研究历来不少,但白鹿意象在文本中的多义性及其丰富文化内涵,值得继续挖掘。

一、白鹿审美意象的暗示性、延展性和多义性

白鹿意象在《白鹿原》中延展全文贯穿首尾,在延展中呈现象征意义的变化,在《白鹿原》情节发展暗示和主题深化上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全书开头,白鹿最初是以观念意象的形式出现。“一只雪白的神鹿,柔若无骨,欢欢蹦蹦,舞之蹈之……所过之处,万木繁荣,禾苗茁壮……万家安康。”可见白鹿作为白鹿原上的美好传说,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求和向往。传说为白鹿意象涂上了美好又神秘的色彩,因此全书白鹿的每次出现都带有暗示性,和情节或重要人物(皆有白鹿般高洁的人格)命运的转折息息相关。如白鹿精灵以雪地里一株绿苗的形状展现在白嘉轩面前,暗示白家“转运”的开始,白家转运和兴起是全书情节开展的基础;白鹿精魂的出现,暗示白灵的牺牲、朱先生的离世。

随着全书情节展开与复杂化,白鹿意象已不再是一个简单观念意象,而升华为核心审美意象。首先是“仁义白鹿村”村名的树立:在朱先生的引导下,白嘉轩的治理和《乡约》的实践,整个白鹿村显出浓浓的儒家仁义气息。村名寄托村人对全村生活安定、人与人之间按“仁义”原则相处的愿望。白鹿在这里带有优秀儒家文化的象征意味。优秀儒家文化是个人立身处世之根本,是人与人间的相处原则,是白鹿村,更是整个中国社会从古延续至今生生不息的内在纽带。

在后半部,白鹿两次出现,伴随全书两大重要人物的离世。白灵在肃反运动中冤死,化为白鹿精魂回到白鹿原;朱先生逝世时,朱白氏看到一只白鹿掠过房檐消失在原坡上。白灵投身革命事业,独立自信勇敢,是新时代新女性的代表;朱先生终其一生践行着儒家优秀文化,洞察人世社会的走向,是白鹿原上人们心目中的圣人。两个重要人物为白鹿原带来美好的前进的动力,而两人恰恰是白鹿精灵的化身。白鹿审美意象在此象征高洁人格,这种人格脱胎于优秀儒家文化,是传统文化在个人人格上的体现和升华。同时,白灵的新时代女性反抗精神和革命精神,让白鹿意象脱离了传统窠臼,带上了新时代色彩,体现了儒家文化与时俱进的特点。因此,白鹿意象从传统中来,又与现当代时代精神接轨,富有文化生命力。

作为白、鹿两大家族的共同祖先,白鹿代表着一种温柔、善良、敦厚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演化成一种“仁爱”的道德规范。可以这么说,白鹿原上的人们对于白鹿的崇拜,實质上就是对“仁爱”精神的崇拜。白鹿已经内化为白鹿原人的一种精神,是恪守仁义礼智信的白鹿原人的精神向往。然而白灵牺牲,朱先生逝世,白鹿“掠过”房檐“消失”,又象征儒家文化的式微,人们正在忘记对仁义的恪守追求,这正是作品“寻根”主题的价值。

白鹿精魂这一概念,又带有浓厚的佛家色彩。能见白鹿精魂者,必须与白鹿有“缘”。和白鹿在原上出现与消失的历史循环对应的,白鹿原儿女们在一百年间人生的起伏、斗争、生存与灭亡,又暗合佛家因果、色空观。因此,白鹿意象又带有佛家文化的象征意蕴。

白鹿意象贯穿全书,多次出现,象征意义层层深入,其多义性的特点为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人们对白鹿审美意象的阐释和想象无穷无尽。

二、白鹿审美意象反映了中华民族审美理想

《白鹿原》的主题宏大深刻,其主题表达离不开白鹿意象的创造。作者选择“白鹿意象”和“白鹿传说”,其中必定蕴含作者的审美理想,作者的审美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

在民俗文化方面,鹿自古以来是生命力与吉祥的象征。从鹿的属性看,鹿体形优雅,性情温顺,一雄多雌,鹿角能脱而复生。从“白鹿”名称之声义看,“鹿”与“禄”谐音双关,在世俗文化中是“升官发财”等的吉兆。“白鹿”的“白”在中国传统文学中一贯是高洁的象征,如梨花、白雪。从儒家文化传统看,鹿是帝王仁德的象征,白鹿的隐现常常会被附会为帝王德政的好坏和上天意志的表征。从文学传统看,鹿也经常出现在古代名诗之中。“呦呦鹿鸣”,于是“鹿鸣”与读书人,贤明之人之间建立起联系;“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于是白鹿又让人联想到“高洁”“隐居”等,带上一层缥缈而美好的面纱,甚至包含有道家风骨;从民族传说上看,白鹿传说亦存在于小说外的其他民族间,如台湾邵族人有“逐鹿发现潭中鱼虾”的古老传说,因此白鹿在邵族人心中象征吉祥丰收。

依此可见,白鹿审美意象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常常和“美好”联系在一起。从作者对审美意象的选择中,我们不难看到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中华民族来说,真正的“美”不仅来源于外形,更来源于内在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就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战争革命与西方文化的冲击始终冲不掉炎黄子孙内心深处的印记,那是中国传统文化“佛儒道”,特别是“儒”的印记,文化的印记便是几千年中华文明审美经验的积淀。对内在精神的追求,对“雅”的追求,对风骨品格的追求,对“真善美”的追求,这是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和价值取向。“陈忠实笔下的白鹿意象作为中华民族集体无意识的显现形式之一,凝聚了我们远古祖先无限的欢乐和悲伤,寄托了先民们对理想社会的期盼与渴望,甚至已逐步演化为人们普遍认同的审美理想。”

另外,不管是历史传说中的白鹿,还是《白鹿原》中的白鹿,都时隐时现,并且只能被有缘人看到,因而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正是这种朦胧和“捉摸不定”的感觉,才更使人神往和敬畏,显得更耐人寻味。这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意象,往往和周围景物一同构成韵味无穷的意境,引发人的遐想。这也是中華民族的审美理想特点之一,对“空境”“韵外之韵”和“味外之味”的追求。所谓“韵外韵”和“味外味”,其实就是中华民族心中的最高境界——“道”。

三、白鹿意象承载民族寻根主题

“朱白氏正打算让儿媳把孩子抱进屋子坐到火炕上去,忽然看见前院里腾起一只白鹿,掠上房檐飘过屋脊便在原坡上消失了。”朱先生的逝世和白鹿的消失,可谓意味深长。

在《白鹿原》中,朱先生是白鹿精魂的化身之一。综合前文两点内容,可以看到朱先生和白鹿共同代表民族优良传统文化。朱先生的逝世和白鹿的消失,则暗示着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衰落逐渐消逝。“白鹿原最好的一个先生谢世了……世上再也出不了这样好的先生了”,白嘉轩的这番话更是印证这种暗示。在白鹿消失后,白鹿原经历了历史巨变,革命取得胜利的同时,许多为革命做出奉献的战士(如黑娃)却死于阴谋小人的利益算计。所有这一切,似乎抹去了从前那个“仁义白鹿村”的痕迹,人心不古,这便是《白鹿原》寻根主题中的伤痛记忆。所有的白鹿之美,消失在了白鹿原坡之上。这样一段历史,应该被记住和深刻反思。

白鹿精灵在书末的“消失”和开篇的出现相互照应,形成文化的循环结构,给文化的寻根留下了希望和企盼。全书开篇讲到,“很古很古的时候,这原上出现过一只白色的鹿”,但是神鹿在长久的历史岁月中再也没有出现过,直到白嘉轩发现“白鹿已经溶进白鹿原,千百年后的今天化作一只精灵显现了”。这就是白鹿象征的民族文化的力量。民族文化也许会在某个特殊时期被遗忘,走向衰落,然而它已经“溶进”民族意识中,成为民族生命的一部分。可以企盼,这只白鹿有一天会再现于原坡之上,并且换上一层更美的绒毛。

四、结语

“白鹿”审美意象在《白鹿原》中占据核心地位,白鹿精灵是白鹿原的精神根基。“白鹿”审美意象的深刻性决定了全书主题的深刻性,其意蕴的丰富也使得《白鹿原》更加耐人寻味,反复品读而愈觉出深意。

参考文献:

[1]李清霞.审慎的态度 冷静的批评:2004年《白鹿原》研究综述[J].小说评论,2005(4):93-96.

[2]郭海峰.《白鹿原》中的“白鹿”意象探析[J].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37(4):39-43.

[3]杨敏,赖翅萍.仁义之德无可挽回的衰落:《白鹿原》中的白鹿意象及其原型分析[J].小说评论,2004(2):60-65.

[4]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5]曹赟,龚举善.《陕军》的文化寓言:《白鹿原》审美意象的重新解读[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3):105-109.

[6]徐桂梅.《白鹿原》审美意象开放特质品评[J].学术交流,2012(3):139-142.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白鹿白鹿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白鹿
草根模特白鹿:文艺小鹿也招摇
谁远谁近?
“很欣赏易烊千玺,因为我比较欣赏全能的男孩子”
扩展阅读
白鹿原民俗村
白鹿态度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