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上地球之巅

2020-09-06何讷

新体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大本营登顶营地

何讷

愛上顶峰

第一次出发

珠穆朗玛峰,藏语中的“第三女神”,从海拔5200米的大本营望去,大多时候是恬静而美丽的,偶尔也会翻脸,头顶一缕旗云,或覆盖着波谲云诡的乌云,狂风暴雪,让人看不清楚真面目。

5月是珠峰最佳的春季登山期,窗口期能出现2到3次。毕竟是世界第一高峰,攀登周期较长,从大本营出发,一般要经过5800米过渡营地,到6500米前进营地休整一天后,再往上攀登,途径7028米—7790米—8300米,直至登顶。如果不出现任何极端天气,攀登周期差不多要持续一周!

英国著名登山家乔治·马洛里曾在记者问到“为何想攀登珠穆朗玛峰”时,有一句精彩的回答:“因为山就在那里!”尽管马洛里在1924年6月8日第二次冲向珠峰时壮烈牺牲,但这句话仍被引为经典,也被用来解释珠峰的魅力所在。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的登山爱好者没有像往年一样汇聚在珠峰脚下,只有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的珠峰北坡,来了一支2020珠峰测量登山队。他们将使用先进的测量设备,继1975年和2005年之后,再度为珠峰测量身高。

这是一项由两支英雄团队共同承担的国家重大任务,一支来自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另一支是中国登山队。两支队伍的战绩无需赘述。单就中国登山队来说,自1960年成功从北坡登上珠峰,便与无数辉煌连接在一起:1975年成功登顶测量珠峰高度:1988年中日尼联合双跨珠峰;2003年在“非典时期”成功登顶,“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16字登山精神从此响彻体育界内外,鼓励着自强不息的中国人。2008年,中国登山队在珠峰成功实现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完成了中国人在申奥之时的承诺。

2020年是中国人成功从北坡登珠峰60周年,继承前辈的光荣传统,中国登山队树立了必胜目标,最终再一次成功!

5月27日上午11时,2020珠峰测量登山队8名攻顶队员次落、袁复栋、李富庆、普布顿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罗布、洛桑顿珠克服重重困难,从北坡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随后进行了150分钟的测量工作,测量数据成功准确,得到国测一大队的高度肯定。这是中国登山队第三次与测绘人员共同执行珠峰测量登山国家任务,又是一场漂漂亮亮的胜利!

一波三折 两度下撤三次冲顶

5月6日,2020珠峰测量登山队总指挥王勇峰发出“向顶峰进发”的指令后,30余名队员在午后两点左右出发,计划攻顶时间为5月12日。当天经过5小时20分钟的艰难跋涉,全员抵达5800米的过渡营地。

5月7日上午11点左右,登山队员从海拔5800米的过渡营地出发,徒步约6小时抵达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当天能见度比较低,营地飘着小雪,风力较小。

8日一天休整,队员们没有继续前行。此前6名修路队员和7名运输队员从6500米向7028米Cl营地前行,突破北坳天险。他们发现北坳降雪较大,容易导致流雪危险。队长次落等人在抵达北坳冰壁观察情况后,与大本营指挥部商量,决定放弃第一个窗口期,即12日登顶计划暂时取消,全队分两批下撤,等待下一个窗口期。

5月10日晚18点30分左右,队员全部下撤到大本营。休整!

气象预报显示:5月22日左右会出现好天气。按照登山周期,2020珠峰测量登山队制定了第二次攻顶计划,时间为22日。

5月16日,珠峰大本营召开动员大会,王勇峰布置了第二次出发的攀登计划,要求全体队员听从队长次落指挥,个人无条件服从团队。在登山过程中要做好环保工作,时刻保证每一名队员的生命安全!

16日午饭后,队伍第二次出发,当晚抵达5800米过渡营地。这一次,王勇峰与国测一大队队长李国鹏、西藏体育局局长尼玛次仁将队伍送至5800米。

17日,队伍抵达6500米前进营地。

5月18日上午,次落在海拔6500米前进营地召开攻顶动员会,公布名单。次落担任攻顶组组长,其余11名攻顶组队员为袁复栋、李富庆、陈刚、王伟、桑登次旺、普布顿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旺青索朗、洛桑顿珠、次仁罗布。

5月20日,为了确保22日冲顶,即便营地阵风很大,队员们坚持行军,经历了自出发以来难度最大的一天。由于风大,队伍原计划10点出发,直到12点30分才出发,到海拔7500米“大风口”的大雪坡攀登过程中,能见度特别低,风特别大。按计划,当天一定要到7790米C2营地。大家赶上风大的时候先停下来,风小的时候再攀登。下雪刮风导致山上起雾,能见度很低,行军难度比较大。一直到晚上19点左右,队员才陆续抵达营地。晚饭后天气更为恶劣,雪越来越大,风力渐渐变小。

5月21日,原计划从7790米行军至8300米,但在行至8000米左右时,雪势过大,有些地方的雪甚至到了大腿根,有雪崩危险,行走很困难。考虑到队员安全,前线指挥部决定:所有队员下撤至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休整待命。

这一次攻至7790米,队员的体力消耗较大。下撤,对大家的士气打击较大。两次攻顶,两度受挫,队员们没有放弃,他们留在营地休整待命。大本营指挥部请来西藏气象局6名工作人员驻守前线,将天气预报精确到小时,继续寻找合适的时机再度冲顶。

5月24日,登山队第三次向顶峰出发,当晚突破北坳营地7028米,这一次的攻顶时间定为27日。

即便天氣预报呈现27日好天气,由于珠峰登顶时间较长,登山队员们在5月25日再度遭遇坏天气,突破“大风口”7500米,再度遭遇艰难的一天。从海拔7028米的C1营地出发时,风力就非常大,行至“大风口”时风力更大,队员们无法正常攀登,只能趴在路线上慢慢前进。抵达C2营地后,队员们在大风中花了一个小时,也没能把帐篷搭起来,只能抱着石头趴下躲避大风。为了赶上27日的窗口期,他们必须在大风中继续行军。

在大风中艰难地搭起7顶帐篷后,大家一直担心帐篷被大风吹走或吹坏。他们挤在一顶帐篷里,抓着帐篷杆坐着休息,小心保护着顶峰测量所需的仪器,一晚上几次出来加固帐篷。直到凌晨5点,大风才稍微减缓。

26日下午3点40分左右,8名攻顶队员次落、袁复栋、李富庆、普布顿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罗布、洛桑顿珠经过4个多小时的攀登,顺利抵达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随后,修路队员修通登顶路线。尽管大本营大雪纷飞,但是山上天气不错,一切进展顺利。

攻顶之战在27日凌晨展开。1点左右,队员们起床烧水吃早饭,检查好测量的仪器设备,2点10分左右换好冰爪出发。大本营以及北坳营地一直下雪,但山上没有降雪,只在风中有一些飘雪,风力约8级。这样的飘雪容易影响视线,原本计划6小时登顶,延长了两个多小时,直到27日上午11点左右,次落通过步话机向大本营报告:队员全部登顶!随后,队员们展开珠峰测绘等工作。

决胜之夜 大本营一夜未眠

5月27日是2020珠峰测量登山队攻顶的决胜之夜。从凌晨1点至上午11点登顶成功,前线总指挥王勇峰一直与前方保持联络。决胜之夜成为大本营的无眠之夜。

0点40分,王勇峰来到指挥帐篷,说:“睡了有40分钟吧!”5分钟后,副总指挥张志坚和自然资源部、国测一大队的负责人以及各路媒体记者50多人,挤满了不足40平方米的帐篷。

此时的大本营,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近一天,踩着积雪走来,每一步都深陷其中,雪深超过10厘米,让人不禁担忧山上的天气。

总指挥王勇峰在队员第二次出发之前作动员。

队长次落在行进中。

奋力攀登

凌晨1点左右,王勇峰用报话机呼叫次落。

王勇峰:次落次落,山上的天气怎么样?大本营雪很大。

次落:山上有小小的吹雪,风不大。

王勇峰:等你出发!

次落:我们收拾起床,争取两点出发。

从报话机中得知,此时的8300米突击营地,天气还算不错,小雪,有微风,对攻顶影响不大。

王勇峰又接通T6500米的接应组组长蔡卿。

王勇峰:蔡卿,现在大本营的雪比较大,你关注一下北坳的雪势。

蔡卿:6500米营地的雪比较大,明天起床后我们会去北坳冰壁走一下,随时关注情况,做好接应。

1点27分,王勇峰再次接通8300米营地攀登队长袁复栋的电话。

王勇峰:栋栋!现在情况怎么样?

袁复栋:正在烧水,烧开了马上做早饭。天气还可以,没有风,没有雪,是个阴天。

通过袁复栋发来的视频可以看出,队员们早餐有煮麦片,还有小面包,甜的三角面包,以及藏族队员喜爱的糌粑。

王勇峰又一次接通了蔡卿。

王勇峰:蔡卿!请报一下6500米营地外面的雪层厚度。

蔡卿:我随便找了个地方,拿手插了一下,大约有20多厘米。雪还在下,比半小时之前小一点。

2点01分,报话机里传来了次落的声音。

次落:队员们正在穿冰爪,系安全带,准备一起出发!

王勇峰:仪器设备都检查好了吗?

次落:都准备好了,10分钟左右就可以出发了。

王勇峰:8300米天气怎么样?

次落:有吹雪,但风不大。

王勇峰:等待你们的好消息!

次落:谢谢总指挥。第一台阶、第二台阶、第三台阶、顶峰都会呼叫大本营。

此时已经是27日凌晨2点10分,王勇峰向指挥帐篷里的人们介绍了前方相关情况,招呼大家回到各自的帐篷休息。

漫长而煎熬的等待。帐篷里温度低于零下10摄氏度,大家裹紧羽绒服,打开电暖气烤手。厨房里准备好了热腾腾的酥油茶和甜茶,为大家驱寒。夜显得很长,大雪依然在下着,刚踩出来的脚印很快就被大雪覆盖。

4点40分左右,大家开始坐不住了,纷纷猜测登山队员们应该到了哪里,怎么还没信息。终于,前方传来消息:“大本营!大本营!已经抵达了8500米。有点飘雪,风不大。”虽然有了消息,但比意料中来得晚。

7点30分左右,队员汇报抵达第二台阶8700米中国梯。这个时间比预想的延迟了近一小时。据前方汇报,山上飘雪,视线不佳,看不清楚路。

此时,大本营的上空逐渐晴朗,不但指挥部帐篷里挤满了人,院子里也都站满了人。大家纷纷望向珠峰方向,关注着天气情况。

8点10分,报话机里传来最新消息:所有登山队员通过第二台阶,来到第三台阶下面,准备换氧气,继续前进!

9点58分,报话机又传来消息:度过8800米横切冰面。此时,从北坡攀登珠峰的所有难点都已经完成。大本营里传出轻松的消息,但不到最后一刻,没有人可以轻松以待。

10点20分,在众人关注的目光中,王勇峰再度联系前线,还没有登顶。

登顶过程并不顺利,攻顶组成员均为有经验、能力超强的登山队员,但原本6小时的登顶计划还是延长了两个多小时,可见天气不理想。

终于,上午11点左右,报话机里传出队长次落发来的信息:向大本营报告,所有队员均已登顶!

瞬间,香槟酒喷洒出来,王勇峰、张志坚、尼玛次仁,自然资源部和国测一大队的人员,现场的媒体、气象、保障等工作人员一起欢呼!“扎西德勒”的祝福声响彻大本营上空。

树立觇标

“心情非常激动,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第一步,马上开展后续工作”,王勇峰表示,成功登顶只完成了50%的任务,把测量工作完成,所有队员撤到安全地带后,才算圆满完成本次活动。

电视屏幕上出现了测量队员在珠峰顶部测量的画面,自然资源部国测一大队的人员与前方开始联络数据传输。过程并不顺利,150分钟后,次落和队员们结束了全部测量工作,将测量仪器背下珠峰。他们创造了中国人在珠峰顶上停留时间最长纪录!

次落一句“报告大本营,该做的工作都已经完成”之后,王勇峰一声令下:“下撤!”大本营帐篷里一阵唏嘘,不少人流下眼泪,感动于大家完成任务的执着与坚持。掌声与欢呼声背后是无数的感慨!

勇闯三关 每一次选择都直抵心灵

次落,45岁,本次测量登山队队长,北京奥运珠峰传递火炬手,有4次珠峰登顶经历,中国登山协会高山探险部部长。

袁復栋,34岁,本次珠峰测量队的攀登队长,北京奥运会火炬手,有两次珠峰登顶经历。

从去年9月参加本次测量登山的协调会以来,次落心头便是“责任”两字,要保证圆满完成测量任务,又要保证登山队员的绝对安全,他一刻都不敢放松,对每一次抉择都抱有强大的责任感。袁复栋去年年底和次落队长一起参与挑选队员,一直在队伍当中。最终,两人成功带领队员登顶,圆满完成测量任务,再一次为中国登山队书写了大大的辉煌。

1月份队伍集结训l练,3月份抵达西藏,4月份进驻大本营,5月27日成功登顶并完成测量任务,回顾整个攀登过程,次落感觉举步维艰,队伍的训l练时间并不充足,攀登过程同样一波三折。袁复栋认为攀登过程异常艰难,但无论如何,两人都坚信,中国人一定能创造新的奇迹,再一次书写“成功”的历史。

勇士们成功登顶一刻,大本营指挥帐篷中一片欢腾。

“5月25日,我们从7028米冒着大风往上冲的时候,大家心里都清楚,第三次冲顶应该是最后一次机会了,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全国、全世界这么多双眼睛盯着我们……”袁复栋说,他从未想到“失败”,“60年前,老一辈登山家在那么艰苦的情况下,都能克服所有艰难险阻,最终站上珠峰之巅。相比之下,我们今天的这点困难算什么,冲也要冲到顶上去”。

回顾本次攀登过程,两人不约而同地回忆了几个阶段。袁复栋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次下撤。

第一道心理关:重拾信心服从大局

第一道难关出现在第二次冲顶失败那天,也就是5月21日。按照计划,再有两天就要冲顶。但是山上降雪过厚,修路组无法上去,便与队长次落沟通,经与大本营总指挥共同商议后决定下撤。

“实在没法继续前进,雪太大了。每一步都过膝盖”,次落说,这样的糟糕天气不但容易出问题,还会严重影响队伍的效率,平时走十步路的体力,在这里只能走两步。

次落宣布下撤的决定时,从大家眼里看到了打击,“好多人都不想下去,好不容易到了这里,下去,一切都要重来!加上此前攀登的体力消耗,每个人都遭受了不小打击”。

经过短暂的情绪调整,大家决定集体下撤。整个下撤过程,队员们情绪和体能都消耗殆尽,好几名队员跌跤,默默地爬起来,继续走。尽管心里有点气馁,但每个人都在凭借强大的信念支撑自己。

回到6500米营地后,大家的情绪逐渐恢复,互相打气鼓励。“我们还有一周的时间,还有机会!”次落的这句话是安慰大家,也是每个人坚信的事实。

登山就是这样,信心和信念是最不能缺乏的。休整了一晚,团队士气高涨,无论身体还是精神,都重新活跃起来。袁复栋说:“登山不是崇尚个人的项目,更需要的是团队精神。”

5月22日、23日,大家在6500米休整了两天,看着大雪,等待天气好转。登山的人都知道一句格言:“下雪,三天不动。”次落却在考虑第三次机会,尤其在前两个窗口期无法进击之后,第三个窗口期成了唯一机会。时间已经到了5月下旬,必须抓住最后一个窗口期,甚至有可能需要队员们跨营地攀登。

12名冲顶队员缩减为8人,挑选的原则是体能好、有珠峰登顶经验,又会使用测量仪器。24日第三次出发之前,8人名单公布,现场一片安静,每个人都知道这是必须接受的决定。在保证成功登顶并完成测量的任务要求下,任何个人意愿都变得微不足道。

第二道险关:突破大风口

5月24日,冲顶队员第三次出发,从6500米行进到7028米,天气还是非常舒服的。但在5月25日向7790米行军的时候,却经历了永生难忘的煎熬。

“出发的时候还好,上到7300米的时候,突然起了大风,到7500米的时候差不多能达到12级,风速26米,秒”。袁复栋介绍说,这样的风速不时把人吹倒,或者吹到侧面去,偏离攀登路线。但是大家摔倒了爬起来继续走,吹到一边去就回到原来的路上,降低重心再爬。大家前后照应,看见谁被吹偏了,会伸手拉一把,“这一天的攀登真正领悟到什么叫团队精神,什么叫登山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时,有不少队员等着我下达下撤的命令。但是如果真的下撤了,我们这次冲顶机会就没有了”。次落咬着牙发布一道命令,风太大的时候就停下来,等风稍微小点再前进。第三个窗口期有两个日子,27日和28日,他希望能在27日冲顶,即便不成功,还有28日。如果把希望都寄托于28日,那就再也没有余地了。

顶风冒雪突破大风口,好不容易抵达7790米C2营地。“风大到不可想象,帐篷搭起来就缩在一起,杆子完全变形,搭了两次,断了两次”。次落安排大家在风力太大的时候到大石头后面躲避一下。历经近两个小时,队员们才艰难搭起7顶帐篷。他们与大风奋斗了一夜。

“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恐惧。那么大的风,人站不住,帐篷里听到的都是哗哗哗的声音。风从西边往东吹,我们就在西边垫上个包。一个人用身体抵住帐篷,不让风从底下吹,担心帐篷会掀起来,有一名队员一晚上都保持压在包上的姿势”。

袁复栋和两名队员挤在一个帐篷里,一个人压住帐篷,另一名队员将重约8公斤的重力仪挂在帐篷中间,用身体抵住,另一边用重物抵住,保持仪器不能倾斜倒地。“一晚上,队员们基本上都没有睡觉,担心帐篷被吹跑,担心仪器倒了……”直到凌晨5点钟,风力终于逐渐小了。次落放下心来,和大一起抓紧时间补觉。

“这个晚上,每个人都没有入睡。我要求大家穿著连体服、登山靴,做好最坏的准备”。听着外面哗哗哗的风声,次落这一晚不知道如何度过,他担心帐篷被吹塌吹跑。一旦那样的情况发生,他就让队员钻进仅存的帐篷里,甚至做好夜里户外保暖的准备。

第三道难关:冲顶测量困难重重

按照天气预报,以为突破大风口是最艰难的一天,没想到随后的登顶过程更艰难。

27日凌晨2点,8名冲顶队员穿好冰爪开始冲顶。出发的时候,前方报告天气还不错,风力很小,基本上没有吹雪。上到山脊8400米左右的时候,天气突然变化,风雪交加,吹雪严重阻碍了队员们的前进步伐。袁复栋解释说:“我们的眼部周围有热度,雪一吹上来会融化,上下睫毛就粘在了一起。这时候要闭上眼睛过一会儿,让雪融化,再往前走。走几步又冻上了,要再来一遍……视线模糊,攀登节奏很慢。”

吹雪严重影响了登山速度,上午8点多钟,差不多是大本营估计的冲顶时间了,但他们才翻过第二台阶。这当中,吹雪还导致次落、袁复栋等人出现冻伤。“我们脸部下面戴了氧气面罩,雪吹到这里会融化,积在脸上,出现冻伤”。他们全然顾不上这些,直到完成任务下撤到6500米营地后,次落和袁复栋等几个人才互相发现了脸上的冻伤。

次落说:“这都是小事。成功登顶,测量好数据后,队伍回到8300米,我心里稍微放松了一下。到这里,基本上能保证每一名队员的生命安全了。等到国测一大队告诉我们数据完好齐备,我的心终于踏实了,这个时候才算真正完成了任务。”

在比预计时间晚了近3个小时,临近上午11点,队员们成功登顶。尽管大本营一片欢腾,媒体都在抢发新闻,但次落和袁复栋知道,他们的任务才完成了一半。随后的测量工作,他们又进行了150分钟,测量过程并不顺利。

“我们8个人基本上是一起登顶的。到达之后就开始选地方,分工操作”。在8800多米的珠峰顶上,极端天气之下,一切看来简单的事情都可能出现意外。

第一个不顺利是觇标中间支撑的钢管与主体结构冻在一起,导致觇标架起后无法直立。队员们先要把冰块去掉。觇标重新立起来后,测验数据需要足够的时间,这也是队员们在珠峰顶上停留时间较长的原因。为了采集到足够的数据,他们重启并验证了多次操作,并要保证足够长的测量时间。

这些操作都要队员们在珠峰顶上不戴手套操作,时间长了会出现冻伤。操作到一定时候就要停下来取暖,再去操作,这也让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当国测一大队宣布一切数据顺利的时候,次落和袁复栋等终于松了一口气,宣告这次任务圆满成功!

测量登山活动总指挥王勇峰爱兵如子,13时30分发出指令:“次落次落,我命令你们马上下撤!”他担心队员们再待下去会出危险。次落在报话机中给出回答:“马上下撤!该完成的工作都已经完成,请大本营放心!”掌声与欢呼声同时响起,现场满是热泪。

责编 柏强

迎接勇士成功下撤

猜你喜欢

大本营登顶营地
尼泊尔向导26次登顶珠峰
回归营地活动
恐龙会谈恋爱吗
5G登顶
成功之后
联军围攻IS在叙“大本营”
板龙很呆板吗?
一起加入《快乐大本营》吧!
拯救营地
Because It?s T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