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时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心理路径

2020-09-06李芳张智武

现代交际 2020年14期

李芳 张智武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与高校专业领域国际化的背景下,国内外思想文化交锋愈演愈烈,民族精神的培育在大学生教育中愈发重要。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实质是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理论和实践的认知过程,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培育面对着诸多难题。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视域中,通过研究民族精神教育心理学,科学分析大学生心理特点,对大学生加以有针对性的引导,为民族精神的培育提供心理基础。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 民族精神培育 心理引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4-0146-02

随着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力度的逐渐加大,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引入的心理学原则,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

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及民族精神内涵

(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原则

人的意识经过思维活动之后,产生人的思想,而人的思想形成的基础是人的心理活动。因此,思想的形成始终与人的心理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心理过程又由人的自我认识过程、情感认知过程和人的意志形成过程组成。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其个性倾向和独特的心理特征。因此,探究教育对象的思想规律必须遵循心理学原则。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就是心理共振原则,即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思想上一致、在感情上相融、在心理上共鸣。[1]教育者深入了解教育对象的心理需求后,根据不同教育对象选择不同教育方法,也就是因人施教原则。

(二)民族精神的含义

1.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就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共同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认同并接受的思想品格和价值观念,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思想情感、心理特征、行为方式等的综合反映。[2]民族精神是时代性与历史性的统一,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2.中华民族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内涵,即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3]事实证明,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的风雨飘摇中不断发展壮大,与中华民族精神息息相关。回顾过去,它是支撑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依然能不断繁衍生息的强大精神支柱;展望未来,它是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考验下殚精竭虑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中心理认知的失调

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对民族精神的培育不断增强,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当今社会,思想的多样性越来越强,变化的节奏越来越快。而正处于激烈的社会变革潮流之中的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不完善,部分大学生不理解社会变化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由此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出现偏颇。

(一)宏观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

1.文化多元化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冲击

在文化开放的背景下,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融的不断加深,对中华民族精神造成了强烈的冲击。美国当代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所著的《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构建》一书中说:“西方,特别是一贯富有使命感的美国,认为非西方国家的人民应当认同西方的民族、自由市场、权力有限的政府、人权、个人主义和法制的价值观念,并将这些观念纳入他们的体制。”[4]由此可见,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一直没有停止过。大学生群体极易受到腐朽思想的侵袭,表现出以个人为中心和过度崇洋媚外,忽视集体和他人利益,民族和社会责任淡薄,认为民族精神与自己的生活没有直接联系,对民族精神的认知学习缺乏主动性。

2.经济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冲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带来的优越感使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物质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激进的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吞噬了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领悟和认知。在大学生群体中逐渐出现一些追名逐利、奢侈浪费的不良现象,同学之间盲目攀比、过度浪费,渐渐失去了对世界的正确认知,以及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准确把握,开始对中华民族精神产生怀疑。有些大学生越来越把物质生活凌驾于精神生活之上,甚至开始忽视精神世界的发展,追求名牌和奢侈品,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这种扭曲的社会心理不仅有害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更加重了父母的负担。

(二)微观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

1.学校传统教育模式的弱点

学校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方面形式单一。首先,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单一、教学内容单一和教学形式单一。教师受固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心理的影响,仅仅将理论性的知识在课堂上灌输给学生,这些课堂大多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很少针对民族精神来单独开设课程。其次,教师教学内容仅限于课本上的知识,且内容宽泛,很少结合社会发展现实、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方式來加深学生对民族精神的理解。最后,教师教学的思维模式比较固定,重理论研究,轻实践培养,很少以社会实践活动来辅助教学,期末以考试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造成大学生因应付考试而不得不被动学习的现象。在这样单一的教育形式之下,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培育收效甚微,简单的课堂教学,并不能使大学生形成对民族精神系统性地掌握,甚至提不起大学生对于学习民族精神的兴趣。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民族精神没有实际的用处,只要保证期末考试不挂科就足矣。

2.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弱点

大学生群体的主观能动性受其生长环境、自身成长经历、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个体心理素质存在差异,在面对复杂的世界时,每个大学生做出的反映都大不相同。大学生个体的差异给民族精神的培育带来了不稳定性。

大学生群体自我心理建设不足。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接受快、求知欲强,解决问题、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灵活,这是其优点。但大学生群体普遍心理不成熟,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自我建设不足,包括精神建设不足、道德建设不足。第一,精神建设不足。当精神需求与现实生活产生差距的时候,部分大学生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极易出现心理懈怠、精神懈怠的情况,特别是民族精神的懈怠。第二,道德心理建设不足。部分大学生功利心重,道德修养缺失,道德价值的标准模糊,民族精神变成一种精神泡沫。大学生真正的价值诉求不在于民族精神,而在于自身利益。对自己有益的事选择着做,对自己无益的事情直接无视掉,这是大学生的通病。当大学生心理出现缺陷的时候,民族精神就会失去目的和意义的引导,民族精神缺失在所难免。

三、加强心理教育的路径

(一)加强大学生健康文化心理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國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学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鼓励大学生充分吸收、改造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学会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用先进的文化塑造自己,用优秀的作品鼓舞自己,用高雅的艺术陶冶自己,培育积极健康的文化心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自我健康文化心理建设,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自我思想道德水平。在诱惑面前,用丰富的精神食粮净化自己的内心。在健康文化心理培育中,主动欣赏有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自觉充实和丰富自我民族精神资源。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

(二)转变教育者的教育心理

邓小平在讲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时指出:“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受教育。要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接受营养。”[5]教育者要想实现更好的民族精神教育,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心理,既要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又要正视新时代背景下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深入到学生中,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和计划。教育者要注重实践研究,科学规划社会实践内容,使大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感知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以此来加强大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度,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认同感。教育者还应该善于抓住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的重大事件和活动,善于利用红色故事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形成强有力的引导,优化学校教育中民族精神培育的形式。

(三)转变传统家庭教育者的教育心理

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学校教育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根,要想使民族精神培育取得更好的成果,家庭教育具有奠基性作用。家庭教育具有基础性、普遍性和长久性特点,人的一生都与家相伴,家长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应该一味地追求学习上的进步,更应该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民族精神的培育。父母要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对孩子施加良好的影响。充分注意在民族精神培育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注意对其进行调控,形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的合力。

四、结语

少年强则国强,要想少年强,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必不可少。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必须加强大学生国家观念、国情意识、国家安全和国家自强教育,也是要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诚信守法、勤奋自强的教育。培育好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使之更好地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杨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2]邹广文.乡愁的文化表达[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6.

[3]习近平: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N].人民日报,2014-02-26.

[4]塞穆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构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5]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杨国栋